为了梦想的约定(1 / 1)

六年级伊始,宋老师让班上学生每个人写下一个新学年的梦想,并约定:不管梦想是什么,均由宋老师帮助同学们完成。

同学们的梦想卡收集上来了。

“我的心愿是海淀区监测各科都得优。您得特殊关照我哦。”

“我呢,写我的小说《小龙人》,争取写完第一本。老师要指导我。”

“当一个学期的广播员,为大家广播。”

“坚持做好公益,为自闭症儿童送去更多的温暖。”

“在母校做最好的志愿者。”

宋老师一一翻看着这些并不离谱的梦想,同时也在设想如何帮助这些同学们实现这些梦想,让孩子们的小学生活不留遗憾。宋老师认为这些梦想是她与孩子们之间建立信任和感情的纽带。

有些梦想却让宋老师感到意外且备感“压力山大”。

“读完老师规定的十本中外名著,宋老师一言为定邀请大家做客。”

这个梦想让宋老师压力不小。那段时间里,孩子们争先恐后,不断刷新阅读数量记录。同时,同学们之间的阅读进度差距也在拉开。宋老师既希望全班都达到目标,又担心部分同学完不成进度。

宋老师担心的问题解决了,组织阅读的同学为了保证阅读进度,号召同学们凑钱又买了一套书。最终这一梦想得以实现,全班有15位学生带着自己的读书收获在宋老师家召开了读名著分享会。而宋老师和家长们开心地为孩子们准备了精美的西式午餐。

“老师,您带领我和我的好朋友们,去唱卡拉OK吧。”

请学生们唱卡拉OK,着实让宋老师紧张不已。一是这种组织形式有点儿脱离学校的教学规范;二是家长的解释工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三是事实上同学们欢呼了,家长情何以堪?现实场合同学们的安全怎么保证?

这些问题经过包括宋老师在内的“组委会”周密安排得以解决。首先,选择大学附近的卡拉OK厅,这里人群相对单纯,同时,“组委会”又邀请了好几位家长全程陪同并安排好了所有学生的安全接送。所幸,参加此次活动的学生并没有太多,那天下午,老师和家长以绝对优势控制住了局面。家长说教育环境没有真空地带,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

“我的心愿是给宋老师留一次作业,写篇作文《我的好孩子们》。”

完成这样的命题作文也很让宋老师为难,关键是这作文需面对学生裁判。经过深思熟虑,宋老师在假期里完成了这篇“鸿篇巨制”,着墨不多,却塑造了39个不同特色的人物。

宋老师用了大量幽默风趣的语言,把19位男同学的优点放大,并环环相扣,首尾相接。且看上篇“男生班”——

话说19班的男生,人人英俊潇洒,各个身怀绝技,貌胜潘安,才过宋玉。咱们首先来说的是机灵鬼贾笑宇,人虽然黑了点儿,笑起来却是“哈哈哈哈”,爽朗。他思维敏捷,博览群书,课堂之上发言如江水滔滔不绝,课堂之下如脱兔眨眼不见。和他最铁的俩哥们儿,一是帅爆了的杜明达,二是大哥级的冯焕祥……

上篇脱稿之后,为了收集同学们的意见,宋老师拿部分片段在全班进行分享。同学们给出的评语可谓精彩。大家急于知道“女生班”又是啥样,在几番催促之下,宋老师的“女生班”款款而来。那些发生在未来的故事和穿越的人物,成就了同学们的职业理想,让同学们似曾相识又真心难忘——

2034年的世界,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抱住了宋老师:“老师,我是岛儿啊,好想您啊!您认不出我了?当年课上画奥特曼的女孩儿!我现在是国际设计界的大师了”……

学生的点评尽心用力,十分中肯。宋老师成功地引导了孩子们实现了语文综合能力最极致地发挥。

一年时间匆匆而过,同学们收获着惊喜并分享、体会着梦想照进现实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