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生之初的纪念(1 / 1)

逍儿的缤纷世界

逍——一个留着长长的辫子,总是笑眯眯的乖巧可人的小姑娘,管老师和班里的孩子们总是亲切地叫她逍儿。

2015年很偶然的一个机会,管老师在班级家长微信群中,看到了逍儿妈妈发送的“逍儿故事屋”微信公众号。在这个公众号里,大家听到了逍儿讲故事的稚嫩声音。

逍儿是三(11)班组织委员兼副班长。她获得了“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志愿者”“优秀班干部”等荣誉称号,在校内外的美术、舞蹈、科技竞赛中获得多项金奖、一等奖等奖励。她是校古筝乐团的成员,代表学校参加了海淀区艺术节的比赛。她还获得了“中华文化小大使”全国总评选特等奖,是北京美德少年。

“逍儿故事屋”是为视障儿童推送的一个公益公众号。中关村二小大队辅导员刘老师因此邀请逍儿和她的妈妈利用一次班会时间给全班同学讲了“逍儿故事屋”背后的故事。

原来逍儿妈妈利用网络资源创建的“逍儿故事屋”,是为了帮助视障儿童的。公众号每天推送一次,也就是每天讲一个故事或一首诗歌。

没有专业的录音设备,就用手机录制。有时候,逍儿会在纸上或白板上,准备一些国画、彩铅画、水粉画的插画,最后将录音链接附上手工制作的图片和文字说明,一起发送到公众号上。

在录制过程中没有任何剪辑,出现错误就要完全重头来过。刚开始,一个不长的故事就要录好多遍,这也促使逍儿朗读时进入“直播”状态,尽量减少或者避免口误的发生。

每天,有来自十几个省份的一百多个小朋友必到“逍儿故事屋”听逍儿讲故事。之后,逍儿的同学们也都成了她的铁杆粉丝。包括中关村二小的大队辅导员刘老师都开始期待每晚“你好,我是逍儿”这样甜美的声音。

“逍儿故事屋”获准参加中关村二小的“最佳现场”活动,老师希望逍儿给全校师生分享一下“逍儿故事屋”的故事。

准备“最佳现场”的演讲时,管老师和逍儿反复讨论演讲稿的内容,改幻灯片。虽然要讲的东西都是逍儿做过的,也并不难,但是讲的时候却发现要讲清楚并不容易。为了帮助逍儿演讲,全班同学都参与进来了。为了让逍儿的演讲听起来声情并茂,同学们闭上眼睛体会视障儿童听故事时的感受,并把感受和建议告诉逍儿。

在“最佳现场”活动现场,逍儿班上的同学当后援团在前排支持逍儿。在第二天的高年级专场,同学们为了能有机会继续在前排支持逍儿,午饭都没有吃完就跑去排队抢票了。逍儿的同学还作为志愿者在演讲现场服务,发放“逍儿故事屋”的卡片和礼品。

“最佳现场”后,班里同学强烈要求逍儿分享一下感受。逍儿小脸通红又无比自信,大声地说:“在准备和演讲的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感觉非常温暖,谢谢大家!”逍儿在“最佳现场”的演讲反响很好,演讲以后,“逍儿故事屋”的粉丝很快涨了很多,也收到了很多鼓励的留言。

到“逍儿故事屋”满168期的时候,可爱的小姑娘已经坚持了快半年了。每天无论多晚,她都会坚持录音。这使她得到了锻炼,感受到了责任。

小姑娘对老师说:“有一次晚上回家都11点了,刚录完音就坐在椅子上睡着了。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视障儿童群体并帮助他们。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会坚持每天晚上讲故事,以‘你好,我是逍儿,愿我的故事给你带来缤纷的世界’开头,让每个听故事的人都能感受这世界的缤纷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