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的育人意义
习惯是一颗种子
对于很多“过来人”,幼儿园到小学,算不上特别重要的时期,但对于一年级10班班主任娜老师来说,这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因为它可以带给孩子一个新起点。娜老师知道影响孩子未来的很多习惯都是在这个时期养成的,所以她特别注意每个孩子的行为习惯,也希望能尽全力帮助孩子们。
打钩的笔记本
小睿刚刚步入小学,成了娜老师班中的一个孩子,引起娜老师的特殊注意还是因为一次班会的自我推荐环节,小睿第一个勇敢举手,自信地发言,被大家一致推举为体育委员。但这个体育委员,也让娜老师费起心来,因为这个班级带头人有时并没有发挥他的积极作用,小睿的身上总是会出现很多“状况”:上课几分钟了,课本还没有找到;经常漏写作业;等等。
为了让小睿养成良好的习惯,娜老师教给小睿很多整理物品的方法。
为了防止他上课时找不到课本,娜老师在小睿每天放学后和他一起查看第二天的课程安排,并且耐心地对他说:“带好明天所学的课本及需要的资料,小睿你可以试着给它们找一个固定位置,这样找起来会更方便。”小睿回家后也开始按照课程表一门一门地整理课本,还学会课间休息时准备出下节课所需的课本。这天上午课程结束后,他想起老师说的话,还尝试在午休时间自己整理课桌,分类摆放资料。
针对漏写作业的情况,娜老师在一堂班会上宣布:“小睿最近一直都能做到上课前就准备出课本,进步很大,奖励他一个小笔记本,希望其他小朋友也向他学习。”小睿得到了奖品非常开心,放学后立即跑去问娜老师:“老师,我可以用这个笔记本做什么呢?”看着一脸疑惑的小睿,娜老师笑了,摸着他的小脑袋说道:“小睿,你可以把一天中每位老师布置的作业全部记录在小本子上,回家逐项完成,并且可以在完成项的后面打上一个钩,这样你就很容易知道哪些作业做了,哪些作业没做。”小睿听到娜老师的建议,非常开心,从此每天都使用这种方法,很少出现漏写作业的情况。
我自己写,不要告诉我
自从小睿学会整理物品之后,细心的娜老师也发现,很多超出小睿能力的问题,小睿也都顺利解答了,很少对作业提出问题,因此娜老师决定和小睿爸爸打电话进行沟通。“小睿爸爸,您好!小睿最近学习特别努力,作业也完成得特别好,很多超出他能力的问题他也都能写出详细的答案。”娜老师一直带着肯定小睿的语气和小睿爸爸沟通。“娜老师,感谢您细心教导小睿,当家长的都希望能给孩子多些指导,有时孩子有不会的题做不出来找我,我就帮着解答了,也想着这样能帮孩子。”小睿爸爸真切地说道。“小睿爸爸,您的苦心我非常理解,帮助孩子这个出发点非常好,但是为了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我建议我们给指导,而不给出具体的答案,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得到成长。”“好的好的,娜老师说得对啊!”小睿爸爸很肯定娜老师的说法,连连称是。
计划实行起来,小睿起初很难接受,每次遇到问题都会找爸爸:“爸爸,这道题我不会,您帮我做一下吧。”看着小睿恳求的目光,爸爸虽然有些心软,但想到和娜老师的约定,还是对他说:“小睿,你看,这道应用题和前几天遇到的一个问题其实很像,只是把数量变更了,你回忆一下……”“小睿,假设你是题目中的小明,你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爸爸的不断引导,让小睿逐渐可以自己解答问题了,小睿开心得不得了,还对爸爸说:“爸爸,以后所有的作业我自己写,你可不要告诉我哦。”
分享的快乐
在娜老师的带领下,小睿不仅能处理好很多班级事务,同时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但最近,有些小朋友反映小睿总是一副很“高傲”的样子。这天,娜老师看到小雪捧着课本走到小睿的桌前:“小睿,你知道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思想吗?”小雪用诚恳的眼光看着小睿,而小睿看了一眼小雪低下头继续写着自己的练习题说道:“老师上课讲过的,我如果告诉你,那你就会了,你还是自己想一下吧。”听到小睿的话,小雪失望地回到自己的座位。
为此,娜老师特别在班级制定了一个制度:如果A同学向B同学请教问题,并得到友善回答,B同学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一学期下来,小红旗最多的同学会被授予“乐于助人奖”。有了小红旗的鼓励,小睿逐渐开始和小伙伴们分享他的学习方法。看到小杰经常忘记一些汉字的写法,小睿放学后主动走到小杰的课桌前说:“小杰,你可以把你经常记不住的汉字写在一个小本子上,有空的时候常常翻看,如果还是记不住可以每个字默写五遍或是十遍,相信一定会有效果的。”还有一天,晓峰问小睿一道应用题的解法,晓峰皱着眉头听了几遍都不会。这时,小睿擦了擦头上的汗水,又耐心地为晓峰讲了起来。小睿也因为帮助同学解答问题获得了很多朋友,即使娜老师后来取消了这个奖励制度,小睿还是习惯性地帮助大家,享受其中的快乐。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习惯就是习惯,谁也不能将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下楼。”娜老师就是一位耐心又有智慧的老师,她让小睿一步步纠正自己的行为方式,养成最基本的有计划、善整理、独立思考、乐于分享的习惯。习惯,它是一粒种子,好的习惯将生根发芽,为成长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