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上演戏剧(1 / 1)

李海燕老师一直在思考怎么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六年级的学生提高英语语言能力,为上初中做好准备。通过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她已经明显感觉到课本上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补充教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过于简单、幼稚。

“只有通过阅读,加大语言输入,增强语言感知能力,才能为他们今后的英语语言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李老师认为该让孩子们读英语章节书了。最终李老师为六年级的同学们选择了定位初中学生阅读的英语分级读物。

这个开始让李老师颇费思量,如果选用,想象中的困难便会随之而来:家长会不会认为她是在拔苗助长?学校能同意吗?如果学生不愿读,后果谁来担?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李老师生性倔强,这些担忧反而激发了她的勇猛和斗志。这并不代表李老师有勇无谋。新学期,她决定先让学生试读一本故事书,然后做调研问卷,看结果再定对策。

试读结束,孩子们一致表示“不难,可以接受”。孩子们认为:这本故事书可以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词汇量,激发他们深入研读的兴趣;倾听有声书的朗读还能纠正语音和语调,提高听力和朗读能力。更有敏感的学生说读典范英语让她心情愉悦。

李老师在家长会上公布了调查结果,并与家长们做了较为细致的沟通。得到家长们一致认可之后,据此,学校倾力支持李老师进行新的英语教学探索。

这里有编剧才子

四位小编剧利用三个午休借用班里的计算机,将剧本改编完成。李老师审阅之后,发现这剧本需要改动的地方还真不多,稍做统稿编辑之后,李老师在剧本的封面页郑重地敲上了编剧四才子的名字:大史、小艺、维天和程程。

故事是这样的,一天下课,四个小男孩儿结伴主动找到李老师。小艺先开口说:“老师,我们四个想改编剧本。”“改编什么剧本啊?”李老师开始有点儿犯晕。“您不是说要把Oh,Otto!(《噢,奥托!》)改编成剧本让同学们表演吗?”

没想到,自己随口一说,还没来得及进入操作阶段的故事表演,就碰到主动请缨的了!更没想到的是,还是四个小男生,且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章各有领衔!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故事还没学完,剧本创作便一举成功!

“干得不错,小伙子们,每人奖励一个拥抱。”李老师微笑着说。四个平时淘气的小男孩儿出人意料不好意思地喊着“不要啊!老师”,跑开了。

剧本如期印出,带着墨香味儿发到每个孩子手中。当他们发现剧本就是身边的同学改编的时,又是惊叹又是羡慕。

这里有演艺佳人

四位编剧才子的自豪劲儿还没缓过来,李老师开始布置任务了。她说:“亲爱的同学们,故事学完了,剧本出炉了,接下来的三节课大家的任务是排练剧本。每位同学最少要选择其中一章进行表演,当然,你们也可以选择表演其中的两章、三章甚至全本。前提是要保证脱稿表演哦,希望你们量力而行,更希望你们挑战自己。期望大家有专业精神,化妆、道具都可以哦!”

两分钟后,各剧组已然组建完毕。此时,孩子们好像已经不需要李老师的指点了。李老师也希望每个剧组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解决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看看时间差不多要下课了,李老师叫了暂停,教室里又恢复了安静,李老师请每组汇报成员、分工和计划表演的章节。

排练课上,各个剧组悄悄来到他们提前“侦查”好的地点,开始练习。有的剧组在西楼三层的转角书屋,有的剧组在西楼三层专业教室外宽阔的走廊上,有的剧组则留在教室。

这个时候的李老师最累,她要解答孩子们提出的各种英语、戏剧,有关和无关的问题,还要给每个组拍照。

“奥托是外星人,皮肤是绿色的,我们打算做一个绿色的面具给小吴戴,他演奥托。”

“小雨,我觉得你的语气还要再夸张一点儿。查理和奥托都下座位学鸭子叫,老师只批评了查理而没有批评奥托,查理很不高兴,觉得老师不公平。”

“芊芊,这个地方应该连读。”博龄指着台词给芊芊看。

“好吧,咱再把这章演一遍吧,一会儿该下课了。”这是哪个组的“导演”发话了?

这里还有手机摄制

摄制这种活统统划到剧务组,李老师责无旁贷且受尽“NG”折磨。

“哎呀,我看上去怎么这么傻呀。”

“你这儿说错了一个词,菲菲。”

……

四个六年级的小姑娘围在一起,肩挨着肩,头挤着头,她们正在观看刚摄制好的视频,并不时感叹、评论。看来同学们认真了。李老师则在一旁揉着有些发僵的手腕儿。

“老师,我们想重录。”琪琪突然跳到李老师身边,其他三位像是商量好似的,也在李老师耳朵边吵吵:“对,重录!”“重录!”“我们要求重录!”

李老师“可怜兮兮”地说:“你们是想累死我呀。这一重录就是四章,十七八分钟呢。我这手都快拿不住手机了。”

“不行,老师。我们还是有点儿紧张,有好多地方都需要修改呢。”

“您就让我们再录一次吧。我们准备了好久,不想留遗憾。”

“录完了,我们轮流给您按摩。”

拗不过她们,李老师又举起了手机,刚刚还七嘴八舌的姑娘们瞬间安静,面对镜头,各就各位,随着一声“ACTION”(开始),第二遍录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