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置新视界
一份“说明”“请愿书”
郑老师班上的男生数是女生数的两倍,男孩儿的超能量经常让郑老师感到筋疲力尽。如何让男孩儿们正常发挥超能量,这让郑老师颇费思量。
一节课上,郑老师**澎湃地给学生讲解着考试题型,可班长并不专心,郑老师走过去一看,班长正在看着他用纸折的一只小青蛙和一朵玫瑰花。
恰逢下课铃响,面对班长被发现“小动作”后的不知所措,控制住情绪的郑老师对班长说:“课后到办公室,写一份关于小青蛙和玫瑰花以及为什么上课走神的说明。”
班长的说明如约交到了郑老师手里。这不像是“说明”却更像是“请愿书”,细读下来,条条在理,头头是道。
转瞬间,我们已经开始了紧张的统测复习阶段,复习、考试紧锣密鼓,让我们不得不尽力想办法让自己放松。休息时间不能追跑打闹,悠悠球太危险,一玩起“烟片”又嘈杂不堪,这些老师都不太赞成,让我们煞是烦恼,但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一天午休,坐在我前面的挥阳向我展示了他用没用的草稿纸制作的“杰作”——玫瑰花。这朵玫瑰花不仅逼真,还很精巧,真是栩栩如生啊!此时,我灵机一动:不如我们用这些玫瑰花来做“买卖”,费用就是纸。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挥阳,他也颇感兴趣,于是我俩的“折纸公司”开业了,为此,我向他学习了玫瑰花的制作,我们俩还专门设计了公司的商标及其真正名称——曾刘折纸有限公司。
每个午休、课间,我们都不再去“疯跑”,而在班中静静地折纸。由于玫瑰花倒过来极像游戏中的装备,所以“销售量”大大增加,甚至有些供不应求。在这紧要关头,小苏加入了我们的战队,折叠各式各样的飞机是他的专长,他还发明了吸引顾客眼球的“小恐龙”。随着样式的增多,我们又完善了一下“服务设备”,我将作品的规格及价格列了个表格,各式各样的款式也呈现在“订单”上,用黑色阴影简单修饰后让外形有了一丝神秘感。为了“赚”得更多,我还添加了《加工条例》,其中有不同规格、不同价格的说明。为了记清顾客的需求,我们还准备了“订货单”,每个人所要的物品名称、数量、规格都一一列清。经过我们的努力,赚来的纸已经有三厘米厚了,看到这些劳动成果,我们心中都美滋滋的——我们的劳动没有白费。
几周中,“组装大师”与阳也加入了我们的行列,负责将我们折出来的作品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样式。后来,全班同学都知道了我们“公司”,工作量也大幅度提升,我们只有周二、周四两天是休息日。
然而不幸的是,我在课上折纸被郑老师发现了,我真怕她责怪我们,但是我希望她看到这里能理解我们。因为我们用的是废旧的草稿纸,使它们经过“二次利用”。在休息时间能干具有意义的事,不追跑、不打闹,正是达到了“三不三会”中不打闹、不喧哗、不滚爬的要求。这样既锻炼了我们自己的动手能力,也锻炼了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不正是一举两得吗?
关于折纸青蛙和玫瑰花的说明——令哲
郑老师读完这份说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五年级的孩子需要老师把握爱的尺度,讲求爱的技巧,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读懂孩子的心。于是郑老师为这个曾经的“地下小公司”无偿提供彩纸,并“聘请”令哲等几位折纸高手当同学们的小老师,在班级开设折纸特色课程,让“公司”继续光明正大地运营。现在,每当看到孩子们专注折纸的神情,郑老师的心里总是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郑老师在教学手记中写道:我不得不承认,作为老师,我是如此的幸运,虽然学生在我身边的光阴有限,但我愿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把真挚的情感融入老师的“责任”,把更多的“情”和“爱”播撒在学生的心田,用心灵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