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用教室
进入苏外,感受到的是国际化的教学氛围、开放明朗的人文环境以及浓浓的中国文化气息,其恢宏的气势,使人看上一眼便感受到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学校占地104亩,由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国际部五个学部组成,全校2952名学生,102个班级,383名教职员工,28名外教。
苏外欧式的建筑和格局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洋气十足,但如果你走进校园,就会惊讶地发现,她到处洋溢着浓浓的中国味:专门的苏州刺绣教室、独具韵味的书法教室、稚拙古朴的陶艺教室、天宽地阔的围棋教室、古色古香的古筝教室、颇有民族风味的评弹和竹笛教室……寸土寸金的学校舍得拿出那么多的教室来专门教孩子们研习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不让人感叹与倾慕。难怪有人说苏州外国语学校是“最中国”的一所学校。
“一个合格的国际公民,首先应该是一个胸怀祖国的人,需要扎深民族之根,永驻民族之魂,将来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民族文化,传播中华文化。这样的教育才是生动而富有活力的。”曹伦华校长如是说。
二、每周菜谱
苏州本身不是“菜篮子”工程所在地,所以,蔬菜价格很贵。曹校长曾说,学生中餐10元钱,如果你自己去菜市场其实什么也买不到,更甭说一餐饭既要包括鱼、肉、蔬菜、水果、主食、点心和确实看得见鸡肉且味道鲜美的汤了。
任何学校的食堂总是家长非议最多的地方,苏外也不例外。我们挂职期间除在所住宾馆享受免费早餐外,中、晚餐全部在学校体验。对于苏外的食堂管理,我是看在眼里,吃在嘴里,对于他们认真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我是从口到心敬佩。其每周菜谱更是被曹校长明明白白地放在网上,供家长监督与评价,这是多大的气魄。
三、文明雅室
我们挂职期间,正赶上苏外“文明雅室”的评比。
校长办公室会同小学、初中、高中教导处及人力资源部负责检查教师办公室情况。
校方把总的评价公开:不论是办公纪律方面,还是环境卫生方面,都有很大改观,一些办公室的人文氛围令人耳目一新;但也有个别办公室仍存在地面脏、桌面乱、无办公室文化的现象。
更令人钦佩的是,校方在学校内部网上竟然公开了综合表现突出的办公室、文化氛围浓厚的办公室、进步较大的办公室、卫生较差的办公室,并配有图片及办公室所有教师的姓名,显示出极大的管理力度。我们习惯了举得高、落得轻,而苏外追求的是好上加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四、读书节
没来苏外之前,我就从网上看到他们为了锻炼孩子的综合能力,一年中有艺术节、读书节、双语节、科技节以及海外游学等活动。谁知,我们来挂职的日子恰好与盛大的读书节擦肩而过,但从校园内遗留的一些痕迹中还可想见那刚刚过去的欢腾的日子。
2010年11月5日,苏外还进行了由全体教师参加的“美文诵读”活动,作为读书节的完美落幕。后来,从苏外的报道中,我们也领略了那天教师的风采:“我们站在文字里遥遥相望,心灵与心灵在阅读中走近,在文字里相融。文学永恒,她可以深刻我们的灵魂;艺术永恒,她可以美丽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记住这些美丽的瞬间,记住这些美妙的声音,记住这些充满着智慧与爱的园丁们。因为有了这么多的美好,我们在苏外的每一天都与平庸、单调绝缘,从而如此地绮丽多姿!期待下一届教师美文诵读比赛更精彩!”
五、家长开放日
2010年11月12日,我参加了苏外一年级普通班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当我们提出这个要求时,徐文华主任欣然应允,并希望我们看完后一定留下意见。
一年级在幼儿园区,教室较小,有28个孩子,家长差3个。
首先,我听了一位刚刚来到苏外任教的语文教师的课《升国旗》。
然后,在优美的乐曲声中,配着一张张的照片,由孩子们自己向家长逐一介绍自己在苏外的快乐校园生活。
接着,由班主任向家长谈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入学教育;学习习惯的培养(认真倾听,做事不拖拉,读书习惯);给家长的几条建议:要会分析孩子回家说的话,做孩子的表率,自理能力的培养,可谓细致入微。
六、香馨、清透
乍看到这个题目,实不知所云,但如果我在后面加上“卫生间”几个字,可能你就会大跌眼镜。但是,苏外的卫生间留给我的印象就是香馨、清透。
一是整洁与清香。卫生间很干净,而且有一股清香的气味。
二是独特的卫生间文化。每个小间的门上都是学生们精心制作的唐诗、宋词卡片,让你在轻松的同时,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三是巧妙的人文设计。行政区的女卫生间,门口冲着楼道,学校管理者们设置了一道磨砂玻璃屏风,既体现人文性,又透出苏外的文明理念以及一种儒雅。在墙角处摆放的盆花、墙壁上悬挂的小型壁画也在默默地传送着一股沁人心脾的馨香。最关键的是,它们永远是洁净的、一尘不染的,仿佛博物馆中的陈列物般安静与清雅。
七、升旗仪式
本周一,我参加了苏外的升旗仪式。
整个仪式由一男一女两名学生主持。全校小学、初中、高中近3000名学生伫立广场,全校300余名教职工列成四路纵队站在学生队伍的右侧。
唱国歌,唱校歌;颁发学校第七届读书节集体奖、个人奖,张彤副校长做总结发言,鼓励学生与书为友,终生不弃。
虽然人数众多,但进场与退场皆井然有序,这其中蕴含的力量不容小觑。
八、扎实的课堂
在苏外的这些日子,我抓紧时间走进他们真实的课堂,苏外也以非常开放的姿态欢迎我的“窥探”。
我首先走进的是小学的高段课堂。在六年级待了一天,听了6节课,数学、语文、外教、体育、音乐、英语共6节课。我的敬业得到了年级组长和张彤副校长的首肯。
这6位教师既有学校的首席数学、语文教师,也有工作五六年的年轻教师;既有退休留校的老教师,也有仅在学校工作不到一年的英国外教。进入课堂,扑面而来的是它真实而有活力的气场——没有忸怩作态,没有虚意应付。数学课的教师是担任学校教导主任的徐老师,他也是学校的首席教师。当得知我来听课时,徐老师谦逊地说,刚进行完期中考试,这节课他正好讲卷子。我表示愿意学习。徐老师便非常自然地开始上课,他首先让学生看看自己试卷中的问题,然后提出自己至今还不明白的地方,再请同学到黑板前讲解,他点拨。一些共性的问题,徐老师则鞭辟入里地进行讲解,再进行跟进练习,直到孩子们豁然开朗,他才接着往下进行,丝毫没有“做”给我这个来自北京的观摩者看的意思。
九、课间操
来苏外已半月有余,始终没有看到学生们上课间操。问其原因,原来前段时间是早操,因为孩子们大多在学校住宿,所以是在6:50—7:20做早操,然后吃早饭、上课。我们挂职要求7:30到校,所以看不到。
因为已进入冬季,本星期调整作息时间,改为课间操。小学部课间操的时间为9:10—9:30。学校要求各位班主任随跑,即使是外教班主任也不例外。大家在各自的场地跑两圈,由体育老师手持话筒在操场中心指挥。
出操也有评比,并定期公布。眼保健操每天两次,有学生检查。这是学校公布栏中的评价:“‘早起身、出楼’情况:本周执行冬季作息时间,早操改为课间操,中学部部分懒惰的同学早晨紧迫感渐渐没了,个别班级的个别同学到出楼前5分钟才懒洋洋起身,踩着6:50的时间点出楼的现象还有,请班主任留心早餐、早读课姗姗来迟的同学,要有措施跟上。”
附1 苏州外国语学校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第十一周工作安排
(2010年11月8日—11月12日)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