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石中英
北京市大兴区第七小学的白纯舵校长将《校长思维》书稿放在我的面前,嘱我为她这本书写个序言,我欣然答应了她的要求。我的这个态度与以往有很大不同,以往我觉得自己学识和年龄都不到为他人的著作写序的地步,一般会婉言拒绝。这次之所以答应也并非因为我学识和年龄的增长(年龄增长是肯定的,学识恐怕已经退步了),而是为其热爱教育和献身教育的精神所打动。
白纯舵校长的这本新著叫《校长思维》,书名首先就引发了我的兴趣。“校长思维”这个标题,大家可以有丰富的理解和想象。一种是校长在思考些什么,另一种是校长如何思考管理好一所学校,还有就是校长对于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究竟是如何认识的。拿到书稿后,我先就这个标题做了一些猜想,然后再翻开内容,探索白校长的“校长思维”究竟是在何种意义上使用的。待我仔细阅读完九章的内容,我明白了作为书名的“校长思维”,不是在上述某一种意义上使用的,而是同时在上述三种甚至更多的意义上使用的。它包含了白纯舵校长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对于学校事务的全部思考和探索,是白校长办学心路历程的点滴记录和不懈思考,是白校长教育情怀的真挚流露和酣畅表达。
该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大的方面包括三篇:上篇是学校发展方向的确立,主要会聚了白校长有关学校核心价值观和发展规划的一些研究。这也符合中国人思考问题“先其大者”的习惯,为全书确定一些纲领性的东西。确实,做校长与做一名普通教师是不同的。做校长少不了需要对学校的性质、价值、目的、发展等比较上位和宏观的问题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够领导好一所学校。中篇是对学校具体工作的思考,内容丰富而具体,涉及教学、管理、学生发展、教师发展等主要内容。在管理部分,白校长强调了文化的引领作用,意图通过培育优良的学校文化来实现管理的目标,而不是通过行政的要求或待遇的刺激来控制教职员工。我觉得这个观念反映了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同时也有利于发挥学校管理的育人性,抓住了学校管理的实质。在教学部分,白校长探讨了“课程文化”、校长的“课程领导力”“课例研究”等一些非常前沿的问题,显示了她对教改动态的敏锐把握和深入思考。在学生发展部分,白校长向读者展示了大兴七小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以及引导或支持这些校园生活的教育理念——教育需要更多自由,童年生活为人的一生奠基。这样的理念充满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对于当下素质教育的实施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教师发展部分,我们看到了白校长如何为打造一支一流的教育团队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也看到了校长与教师们共同庆祝教师生日的感人场景。教师是教育的生力军,只有一支一流的教师团队,才能提供一流的教育服务。在下篇,该书记录了白校长且行且思的一些内容,是教育万里行之后的教育深度思考。这里面既有在北京小学挂职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也有到美国教育考察时的观察与感悟,鲜明而温暖。在该部分的最后,白校长谈到杜威有关教育是社会进步工具的思想所给予她的深刻启迪,提出“谁抓住了教育,谁才能抓住未来”的学术观点和价值认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完全书,我在想究竟如何把握白校长丰富的办学思想呢?我想还是用她自己概括的学校的核心价值——“生活精神·艺术气质”来概括。在我看来,白校长在该书中所要表达的核心主题就是教育、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为了生活,为了孩子们的生活,为了孩子们的幸福生活。同时,教育要教会孩子们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并努力地创造新的生活。教育是工具,生活才是目的。这里的生活不单单是每一个孩子个体的生活,而且还有他们共同的生活。不仅如此,白校长在她的书里还表达了另外一个观点,教育不单单是生活的工具,从另一个方面说,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生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生活,应当有爱,有尊重,有关心,有分享,总之,应当有真正生活的趣味和兴味,不能是死气沉沉的训练。怎么样才能够构建这种教育的生活和为了生活的教育呢?白校长认为必须重视艺术教育,必须赋予学校和师生的生活以艺术的旨趣。这在当下的基础教育中确实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大兴七小的书法教育是鼎鼎有名的,学校一直坚持开设书法课,学校建筑的墙上、教室里乃至校长的办公室里都点缀着该校历届学生的书法作品,或楷书,或行书,或隶书,或小篆,让人目不暇接,真的营造了一种墨香校园、诗意生活的氛围。一走进这个校园,让我这个二十多年没有摸过毛笔的人也产生了临摹和书写的冲动!
让教育充满生活的精神和艺术的气质!从白校长《校长思维》这本书中以及我对于她日常工作的了解中,我知道这就是她的教育理想和一生的追求。作为一名在高校从事教育研究的工作者,我常常说,真正的教育不在我们这些研究教育的人手中,而在每一个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手中。我要由衷地向她们的不断思考和勇敢行动表达我内心诚挚的敬意,并愿意做她们追求自己和时代教育理想的同路人。 校 长 思 维 目 录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