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主题的选择方法
确定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主题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可以从以下五个维度来挑选。
1.从人类的基本生活方式和社会的基本运作方式维度选择活动主题
如人们的交往方式、娱乐方式、居家生活方式;社会的生产、交换和消费方式;社区各种机构的职能等,政治机构的政治功能、经济机构的经济功能、家庭功能等。
2.从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入手选择活动主题
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汽油多次提价、降价)、人口增长、战争与和平等。这方面的主题选择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注当前的社会发展现实,关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关心的大问题,甚至直接关系到全球发展与人类生存的大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3.从社区群众共同关心的问题入手选择活动主题
如耕地减少、水电消费问题、交通问题、住房问题、就业问题、少年儿童活动场地少等。这些是与人们的具体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问题。
4.从自己所担任的各种社会角色入手选择活动主题
如作为一名公民、生产者、消费者,作为家庭成员、社团成员,作为别人的朋友和自己等。担任的社会角色不同所承担的社会职责也不同,在社会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心情自然也不会相同,因而需要体会不同的社会角色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5.从不断扩大的社区活动范围来选择活动主题
如从自家开始至邻里—社区—乡镇—县市,也可以来自省市、国家到全球。社区活动的范围是非常广的,既可以是生活着的小区、村组,也可以是整个地球,信息技术愈来愈发达,跨地域式的社区研究成为可能,人们共同生活在“地球村”中,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很多,这为挑选活动主题提供了足够自由的空间。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活动方式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社区差异突出,尽管如此,但小学生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依然有相似的活动方式,表现在:
1.了解社区或社会的活动
包括:社会参观活动。深入实际的社区情境、社会机构或部门,对有关的社会运作进行参观,促进对社会的认识。
还有社会考察活动。社会考察的内容一般涉及本地区的历史和文化遗产、现实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如考察某一社区的历史、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经济发展状况、地理、建筑和人文景观、商业设施,以及文化古迹和文化遗产、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政府官员、特殊人物、特殊阶层等。
社会调查活动。就学生自主提出的社会问题,在现实的社区情境中进行调查研究。社会调查活动应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2.社区服务活动
包括:为他人进行的生活服务、家政服务。如导盲服务活动、其他残疾人的家政服务活动等。为社区孤寡老人的生活服务活动一般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每学年确定服务对象,定期进行。
还有学校或社区的管理服务。小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管理活动,成为学校管理者或社区管理者,直接参与学校管理或社区管理。如很多学校学生组成的清洁值周队。社区管理涉及的部门比较复杂,各学校的社区管理服务涉及的机构包括社区图书馆、社区健身场所、公园、养老院、绿化机构等。如北碚区梨园小学参与的北碚区交警管理队等。
3.社会实践活动
包括:公益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等。
公益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集体参加社区或地方的各种公益活动。比如清洁大扫除、公益劳动、各种义务活动。
经济活动。学生直接参加商业活动如学生卖报小组、学生银行、学生用品商店,使丰富学生的生活积案和经验,增强实践能力。如北碚水土中心校老师设计的《学做小商人》。
政治活动。开展国家政策宣传、政策调研等活动,如通过创办社区墙报或宣传栏、组建宣传队等方式来进行宣传活动;学生组织的建立与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