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评价是完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对所参加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回顾,包括自己的收获与体会;同时,通过了解同学、教师、家长从不同角度对自己的评价,学生可进一步发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从而促进自己在以后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加以改进。因此,对学生而言,反思与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反思
反思是学生把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活动状态,使自己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它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智慧和学习的积极性。
1.反思的特征
反思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自觉性。当然,小学生的自觉性需要教师的指导和激发。二是超越性。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三是个性化。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2.反思的内容
反思的内容包括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劳动态度、活动是否具有创造性以及活动收获等。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思,同时,教师自身也要进行反思,发现问题,思考成因,找到改进方法。在反思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身的教学技能。
3.反思的方式
反思的方式包括目标对比、互找问题等。目标对比的方式主要来源于差距评价模式,教师指导学生将最后的结果与原来的预期目标进行对照,寻找差距和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互找问题主要是为了集中他人的智慧,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自身,以发现不足。在反思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态,懂得通过反思找出问题。
(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评价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除了评价活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应该评价其过程,包括在过程中的各种表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情况等,绝不能把评价仅仅窄化为活动成果的评价。
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应根据不同的学生、学生的不同年级等加以区别。对低年级学生而言,综合实践活动由于简单,所以评价可以采用一些口头、随机的方式来进行;而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简单的口头评价已经不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故评价的内容必须具体、全面。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目的,并不在于给学生评出优劣,而是要通过评价,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及时进行自我改进,同时也能发现他人的长处,学会欣赏他人。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而应是多元的;其评价对象也不仅仅是学生自己,还应包括教师自身。
【范例5-7】
下面的例子是《玩具互换Party》的活动过程片段,供教师在指导综合实践活动时参考。
玩具互换Party(片段)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玩具的搜集和统计(一课时,课内课外兼有)
(1)具体目标:激发对玩具互换的兴趣,并通过分类统计对玩具有个初步的了解。
(2)学生主要活动:收集玩具可安排在课外,课内用较短时间进行统计,并分类统计。
(3)教师指导重点:①要知道玩具有哪几种,给玩具分类,分类前要制定分类标准。②分类统计要有科学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态度。
第二阶段:对玩具互换Party的认识和探究(两课时,课内外兼有)
(1)具体目标:通过对玩具互换Party这一活动的认识和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建立自己的问题记录本,尝试运用各种研究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2)学生主要活动:①通过对玩具互换Party这一活动的认识和探究,提出问题(课外完成)。②分组调查研究(课外完成)。③进行汇报交流(课内用一课时完成)。
(3)教师指导重点:①着重指导调查方法,如查找文献、上网搜索、调查等。②每一组调查要有各组的计划或方案,注意分工合作。③筛选、处理信息,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第三阶段:玩具互换Party的体验(三课时完成,课内外兼有)
(1)具体目标:体验布置聚会场所、互换玩具的过程,感受到互换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和互换的乐趣。
(2)学生主要活动:①亲身实践,体验布置聚会场所、互换玩具的过程用卡的乐趣。(课内外二课时)。②交流体验的感受(课内一课时)。
(3)教师指导重点:布置聚会场所、玩具互换过程中注意的细节,引导学生提出新的问题。
第四阶段:对玩具的设想(课内两课时)
(1)具体目标:通过自主设计玩具,激发对玩具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2)学生主要活动:设计环保玩具,对当前的玩具提出改进意见。
(3)教师指导重点:提炼总结设计的基本思路,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第五阶段:活动的总结(课内两课时)
(1)具体目标:①通过课题的研究性学习、动手参与的实践性学习、实际应用的设计性学习等几种学习活动方式,以一篇体验日记、一份调查报告、一个自己制作的环保型玩具、一份小报等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并交流自己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②进行活动评价。
(2)学生主要活动:以一篇体验日记、一份调查报告、一个自己制作的环保型玩具、一个板报等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
(3)教师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对自己在经历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进行反思;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并学会对他人的成果提出建设性意见。
复习与思考
1.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如何处理教师有效指导与学生主动探究、体验的关系?
2.在主题确立、实施与评价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小组合作的作用?
3.为确保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教师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
4.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5.请运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相关知识,对本章的案例进行简要评析。
推荐阅读
1.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3.郭元祥,沈旎.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用书(3-4年级).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4.郭元祥,沈旎.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用书(5-6年级).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5.潘洪建,李庶泉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
[1] 郭元祥,沈旎.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用书(5-6年级).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3.
[2] 潘洪建,李庶泉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
[3] 郭元祥,沈旎.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用书(5-6年级).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4] 郭元祥,沈旎.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用书(5-6年级).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5] 郭元祥,沈旎.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用书(5-6年级).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6] 王晓娜.用情境开启心灵之窗——谈“人·树木·家园”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小学青年教师,2005(3).
[7] 郭元祥,沈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指南(5-6年级).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 郭良夫.应用汉语词典(大字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9] 郭良夫.应用汉语词典(大字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0] 郭元祥,沈旎.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用书(3-4年级).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11] 郭元祥,沈旎.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用书(3-4年级).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12] 郭元祥,沈旎.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用书(3-4年级).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13] 郭元祥,沈旎.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用书(3-4年级).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14] 薛红.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策略初探.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2(4).
[15] 王晓娜.用情境开启心灵之窗——谈“人·树木·家园”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小学青年教师,2005(3).
[16] 蒋波.谈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教学与管理,2009(12).
[17] 潘洪建,李庶泉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
[18] 钟秀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探究.科技创新导报,2012(1).
[19] 潘洪建,李庶泉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
[20] 潘洪建,李庶泉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
[21] 钟秀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探究.科技创新导报,2012(1).
[22] 潘洪建,李庶泉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
[23] 潘洪建,李庶泉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