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程序(1 / 1)

(一)成立课程资源开发小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第一步是要首先成立课程资源开发小组,确定人员构成(课程资源开发小组一般由学校校长、中层领导、教师以及学生组成),并明确职责。课程资源开发小组的职责主要有:拟订课程目标与计划;编制课程指导用书;组织学校师生申报课题;对课程实施进行监控与管理;课程评价与调整;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

(二)背景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第二步就要考虑学校以及校内外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学生的身心发展、知识、经验、兴趣、能力与需求;教师的知识、技能、经验与特长;校园环境、学校基本设施建设、图书资料、教材等;校外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社区资源、人力资源。

(三)拟订课程目标与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第三步是要确定课程目标和制定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要根据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况,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来确定。课程计划具体包括:课程的总体思路与设想、课程的时间安排与活动方式、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课程的成果形式与评价方式。

(四)编制课程指导用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第四步是要编制课程指导用书。包括收集与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相关的文献资料,或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索引,编制有关学生活动指导用书。

(五)组织学校师生申报课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第五步是组织学校师生申报课题。课题可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学生自己提出,课题内容包括选题的原因与意义、课题的目标、课题实施的步骤与方法、课题的组织形式、课题的成果形式等方面。

(六)课题评审与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第六步是组织课题评审与实施的评审。评审内容包括课题是否有可行性,课题是否有意义,课题的目标是否简洁明了,课题的实施步骤与方法是否恰当等。课题一旦获得批准,课题组和指导教师就应该按计划认真负责落实。

(七)课程资源开发的实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第七步是依据课程资源的开发计划,对资源进行开发,注重资源开发的合理性。

(八)课程资源开发的评价与调整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第八步是进行课程评价与调整。课程实施一段时间以后,课程资源开发小组就要根据课程目标及实施的具体要求,对资源开发的合理性、效用性、可行性等进行评估,根据课程实施情况做出调整,决定课程保留与否,并对保留课程的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有的可能要进行适当调整。最后,课程资源开发的评价要对开发的过程、结果进行评定,从其教育价值、是否符合学生的特点、开发程度、安全性等指标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