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元思辨的论坛(1 / 1)

提起“论坛”,很多人认为,这至少是中学生、大学生,甚至是年纪更大的人才能举行的活动。因为,这需要参与者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需要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一般人认为小学生是很难进行这类活动的。但是,现今社会信息发达,许多小学生虽然年纪不大,但却显得比较成熟和自信,对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强的人才能更好地应对种种复杂的情况。所以,培养这类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辩一辩“开卷”

有一天,从下午2:10到2:50,在文德路小学操场的大榕树下,五年级全体学生展开了一场辩论赛。“开卷是否有益?”“文德学子”是这样说的:

正方一辩:我方认为“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看点书可以学到一些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读书不但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好词佳句,对写作很有好处。

反方一辩:我方认为“开卷未必有益”。多看书是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面,开阔我们的视野。但是,那些不健康的书籍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不良影响。而且,有的同学看书时不注意对眼睛的保护,在暗处看书或躺着看书,反而会使我们的眼睛受到伤害,带来许多麻烦。所以,我方认为“开卷未必有益”。

……

正方四辩:我方始终认为“开卷有益”。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就会增长知识。爱迪生不就是一个例子吗?他读了很多书,从中得到了启发,又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才发明出电灯。世界名人培根说过:“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这诸多意思,可一言以蔽之:开卷有益。如果我们不多读书,哪来的这么多知识呢?如果没有了知识,我们怎样辨别谁是谁非呢?书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书是社会文化的结晶。读书,可以彻悟人生道理;读书,可以洞晓世事沧桑;读书,可以广济天下民众。所以“开卷有益”!

反方四辩:感谢各位辩友的精彩对答。我方始终认为“开卷是否有益”,主要还是看谁看书、看什么书和年龄这些因素。如果是一个心术不正的人看书,不管看什么书,他吸收的总是不好的语言和思想。相反,一个素质极好的人就会有选择性地看书,而且还会去粗取精,把好句好段和好的思想吸收了,把不好的语言和思想剥离掉。看什么书也很重要,看不健康的书,就容易吸收不好的。就像《蜡笔小新》这部漫画,我认为这是给成年人看的休闲读物,而现在看这本书的都是缺少判断是非能力的儿童,以至于学了里面一些不良的语言方式和行为习惯。所以,我方认为“开卷未必有益”。

“文德七彩虹论坛”的活动

像这样的辩论赛,在文德路小学不是偶尔一两场的事情,而是文德路小学“文德七彩虹论坛”的常态活动。

(二)像彩虹一样的论坛

为什么会有“文德七彩虹论坛”?

从2002年到2008年,对于如何创新德育运行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以及提升道德认识水平,文德路小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学校建立了“QQ论坛”,经过几年的摸索,取到了一定的效果,并初步形成了小学生开展论坛活动的模式雏形。

2008年,学校把“QQ论坛”正式更名为“文德七彩虹论坛”,目标是通过开设论坛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着这套论坛操作模式的可行性。

“文德七彩虹论坛”都“论”些什么?

由于论坛参与者是小学生,所以根据目标,所选取的议论的内容主要有社会热点、学生关注的问题、学生成长问题、具有争论性的问题等。例如,“父母的压力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小悦悦事件”“校巴事件”“网络游戏的利与弊”“微博的利与弊”“做作业时是否需要父母陪伴”“学生的成长在于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什么样的人才能当好队干部”“学生干部的成长与压力”“奥数特长生是否应该享有升学特权”……

“文德七彩虹论坛”如何操作?

在操作类型上,“文德七彩虹论坛”根据操作的难易程度和人数范围,分为大队论坛、年级论坛和中队论坛。

大队论坛:全校学生共同参与,由大队部组织,大队委主导。

年级论坛:在操场进行,由年级定题,并进行组织。由于是同年段的学生,所以对于话题的选定和发言的水平都比较容易统一,有利于学生大胆地进行发言。在操场上进行,还可以活跃校园的广场文化。

中队论坛:利用中队活动进行,由大队部或中队自己定题。

在操作方式上,“文德七彩虹论坛”根据主题和学生的年龄进行调整,主要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辩论式。这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因为具有争辩意味。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所以未必需要采取正规的辩论模式,可以进行一定的简化,并且增加群众讨论的环节。可以说,为了提高活动的实效,扩大活动影响层面,群众讨论的环节才是整个论坛的精华所在。

活动进行时,首先根据辩题,设主席一名,正反双方各四名左右的坛主。在活动过程,先由双方一名同学进行观点陈述,然后双方轮流进行陈述、盘问。接着是群众发言,群众可以支持任何一方,但必须要说得有理有据。在实践过程中,坛主的观点和话语要起到的作用,就是把一块块石头抛向平静的湖面,激起无数思辨的水花。在讨论的过程中,坛主也可加入,但这个加入也是为了投掷下更多的“石头”。最后由主席进行总结,还可选出优秀的坛主。这样的形式比较适合学生自身遇到的一些实际学业情绪问题,如“父母的压力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奥数特长生是否应该享有升学特权”等。以上示例,即以这一操作方式进行。

第二种是讨论式。首先也是要先选出主席,然后根据议题,可选出几个持有不同观点的坛主。各坛主可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据,然后台下的群众可以表达支持哪一方,同样要说得有理有据。当然,群众可以表达不同的观点。这样的方式比较适合一些社会热点的讨论,如“小悦悦事件”“校巴事件”等。

在组织论坛的过程中,我们认为,对比由中学、成人等组成的论坛,小学生论坛的受众面应该更广一些,大部分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而不是只有成为坛主的学生才能得到锻炼。所以应该注意增设观众讨论的环节,也应该让坛主明白,他们除了做领头羊以外,更应该承担起激发队员思考的重任。只有这样,论坛才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文德七彩虹论坛”是否很有效?

随着“文德七彩虹论坛”的实施,“文德学子”的思辨能力得到了切实的提高,也更加懂得了如何辩证地看待身边的事情。例如,微博、平板电脑等许多新鲜事物的出现,吸引了不少学生的目光,他们在论坛上对这些事物的利与弊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他们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都是一把双刃剑,最终能发挥什么样的效果,关键看使用的人。在大队委竞选的舞台上,学生们也开设了“什么样的人才能当好队干部”的论坛讨论活动。队员们通过台上台下的热烈讨论,对于队干的角色定位、职责也有了更高的认识。他们认为,具有服务意识、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的学生,才能当好队干部,而不一定只是学习成绩好、会表演就行,而且这是为队员服务的岗位,绝非官场。

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检验,“文德七彩虹论坛”的操作模式也得到完善和提升,并在师生心中成为一种可操作、效果高的活动模式,融入了大队活动、班队会,甚至语文课中。例如,举行大队委竞选时,大队部会以论坛来取代才艺表演,这样更能凸显出候选人的思辨能力。在班队会或者语文课上,有时大家会因为对某个话题意见不一而马上开坛,进行讨论。

在有关“小悦悦事件”的论坛上,队员们对于路人的心态、家长看护儿童立法、救护的常识、媒体舆论的引导等进行了深入而大胆的讨论。台上妙语连珠,语出惊人,台下的掌声不断,连路过的教师都忍不住驻足观看。

曾经观看过论坛讨论现场的《广州日报》的记者惊叹道:“在如此开放的活动中,队员的思维深度和反应速度真令人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