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一生书香的悦读品质(1 / 1)

一、书香养人的信念

温家宝总理第一次和网民互动的时候,关于读书,他曾说过:“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一)新时代的书香

2013年7月,来自印度的工程师孟莎美,通过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写下了《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孟莎美在文中写道,在长途飞机上,那些不睡觉而玩着平板电脑、看电影的,基本为中国人,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是在安静阅读。下了飞机后,拿着手机大声讲电话,低头刷微博,发短信的,也都是中国人。似乎每个中国人都在低头干着很多事情,唯独没有人拿出一本书,静下心来阅读。

不过,孟莎美也在文中写道:阅读,不包括在手机上看新闻,刷微博,而是指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乐、悲伤、愤怒、平和。它是一段段无可替代的完整的生命体验,不是那些文字碎片和娱乐视频可以替代的。

在现今这个自媒体的时代,微博、微信几乎成为大部分年轻人的主要的阅读对象。但是,低着头的他们往往忘记了,生活是美好的,一个人通过阅读不但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还能通过语言文字,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出来,让别人也能从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

电子阅览

文德路小学通过“书香校园”的活动,来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感受到阅读之美。教师在活动中,会引导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因为好的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孩子们在阅读的时候,收获到的不仅仅是写作的技巧,还有从生活中感受美的方式……

不爱读书的人,很可能也不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的人,书也往往是他生活里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文德路小学一直信奉“书香养人”,也一直让孩子在书香校园里读书、品书,享受书香……

(二)学校来了名作家

2011年3月11日,文德路小学请来了“中国动物小说之王”沈石溪为大家进行读书讲座。校园里一大早就热闹非凡,孩子们捧着一摞摞书籍,满怀期待地准备参加本学期书香校园系列活动的第一课——“名家进校园”。

沈石溪的系列动物小说一直是文德路小学各年级的推荐阅读书,因此孩子们几乎都是沈伯伯的粉丝。尤其是《狼王梦》,更是感动了不少老师和孩子。今天,孩子们带来准备给沈伯伯签名的图书中,最多的也是这一本。

沈石溪参加读书讲座

段立欣参加读书讲座

沈石溪的讲座主要是结合当年上山下乡的经历,向大家介绍了他来自大自然的写作灵感。他还结合文德路小学今年的学期教育主题“阳光下的幸福”和书香校园活动系列之“健康阅读,感悟幸福”,从人性的角度号召孩子们关爱生命,保护家园。沈石溪讲起故事来幽默有趣、形象生动,深深吸引了文德路小学全体师生,大家沉浸在他精彩的叙述之中,时而捧腹大笑,时而兴奋雀跃,时而紧张担心,时而陷入沉思……通过沈石溪的讲座,师生共同增进了对动物生活习性的认知,从故事中引发联想,体会到了故事背后的内涵,引起了深层的思索,从而更加懂得关注生命、感悟生命。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意犹未尽,纷纷排队等候沈伯伯签名,队伍排成了长龙……沈石溪一直耐心地为孩子们写下寄语,他对青少年的呵护与关爱,感动了在场的所有师生。

社会需要这样的良知作家和有责任感的作家!文德路小学跟沈石溪约定,明年再见,下一次要进行一次专场,让孩子们听个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