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文润德泽:广州文德路小学的教育故事》书稿,掩卷沉思,浮想联翩,脑海里涌现出每一次探访文德路小学的情境,思绪中升腾起每一次与陆蓓校长交流的感慨。有一句话从我心中流淌而出,那就是:遇见最美的你。

文德最美,源于师生之美。

文德师者,德才双馨;敬业乐业,修身躬行;举止优雅,大爱无垠。当你与学校领导探讨教育发展之道时,当你与学科老师交流教学改革之途时,你会被他们的教育情怀和梦想所感动。在“文德大家庭”的微信群里,一位资深教师发出了这样的心声:“选择了当小学老师,要懂得在学生未来对社会的贡献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学生今日的爱戴与未来的回忆中度过富有乐趣和成就感的教育人生。”在教师阅读分享会上,一位年轻教师说:“一名老师最幸福的,莫过于听到学生告诉老师——‘因为你,我最终成为了更优秀的自己!’”教育是一种以人育人的活动。名师成就名校,名校造就名师,谁拥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谁就拥有高质量的教育。这些共识在文德路小学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文德学子,阳光自信;德智体美,发展均衡;乐学善思,勇于创新。走进文德路小学,无论是在课堂中还是在操场上,无论是在图书馆中还是在舞台上,你可以看到学生那幸福的笑脸,矫健的身姿和自信的眼神。如果你参加了每年3月举行的“文德新春音乐会”,你会惊讶文德学子是如此才华横溢:全校36个班,举共办36场音乐会、2个专场音乐会。文德路小学合唱队是广州市合唱节的“十三连冠”,曾获世界合唱节金奖和银奖,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金奖,广东省合唱比赛金奖。如果你观摩了“文德七彩虹论坛”,你会叹服文德学子是如此智慧卓越,他们的论题涵括“网络游戏的利与弊”“学生干部的成长与压力”“奥数特长生是否应该享有升学特权”等不同热点;层次有大队论坛;年级论坛和中队论坛;方式有辩论式和讨论式……星光熠熠(“五星学生”:阳光之星、学习之星、健康之星、艺术之星和科技之星)的文德少年,是学校最亮丽的风景。

文德最美,源于文化之美。

诗人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得鹅卵石臻于完美。人是文化的人,文化以“润物细无声”方式影响着人的成长。一个人在一所学校“浸润”若干年后,就会不可避免地被“烙下”深深的“文化印记”。豪华的校舍可以在短期内拔地而起,优秀的师资可以通过高薪聘请来实现,学生考试的成绩也有可能迅速提高,唯有学校的优秀文化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磨砺才能够形成,就像陈年佳酿,要够年头才能芬芳四溢。

文德路小学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社会关注度很高。办学八十载,风雨兼程,英才辈出,蜚声海内外,它所积淀和传承的是什么?

“文德”是文德路小学与生俱来的“基因密码”。“文润德泽”是一代又一代文德人积淀和传承下来的一种教育哲学,是学校文化的内核与灵魂。学校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要通过一定途径和载体发生作用的。

何以“文润”?何以“德泽”?文德路小学坚持以“文”润化人的智慧,以“德”泽养人的心灵。

“文润智慧”就是用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滋润与化育学生,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进而发展他们的智慧。“德泽心灵”就是以高尚道德和多彩活动,泽养与化育学生,促使他们培育美好的德行,形成优良的品格,养成良好的行为,进而美化他们的心灵。

每逢周二下午,如果你到文德路小学去看看,“文润德泽”便可见一斑:一年级的学生到学校隔壁的国立中山图书馆少儿部开展阅读活动;二到六年级的学生自主选择参与兴趣课活动,学校为学生开设了合唱、街舞、无线电测向、戏剧、篮球、烹饪、武术、剪纸、迷你高尔夫等57门校本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学校根据育人目标,老师(校内与校外结合、专职与兼职结合)发挥自身所长开设的,以主题引领和实践体验的方式进行,让学生“玩”出名堂,“玩”出兴趣。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既拓宽了学习的途径,尝试进行综合性实践学习活动,又拓展了视野,提升了与人交往的技能。

文德最美,源于环境之美。

走在文德路上,东行有万木草堂、番禺学宫和广州贡院;西行有“大马站”“小马站”等清代书院建筑群;南行有南园诗社。沿文德路一带,还有秉政祠、无着庵、城隍庙、南越国宫遗址和番山亭。广州市越秀区既是“千年古城”,也是“南粤文宗”的教育圣域。文德路地处“圣域”中心,显示出文化源远、历史悠久、书香浓郁的特点。昔日广府学宫,成就今日现代名校。

漫步文德校园,古榕树下,那片阳光,洒满了皂荚的枝蕊;升旗台上,那团火红,辉映着童年的梦想。

你看,两棵枝叶繁茂的参天古树散发着芬芳,与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教学楼遥相呼应,见证了文德人崇教兴学的真情与传文化德的智慧。

你听,典雅的文德广场弥漫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清晨的露珠在草尖上滚动,清甜的书声在校园中琅琅,古朴的艺术长廊记录着孩子们丰富多彩的文德时光。**漾的童心是一流清澈奔跃的溪水,在菁菁校园里纵情流淌……放眼望去,墙壁说话,花草传情,磐石明志,彰显独特风韵的教泽绵长。

文德最美,人也美境也美。文德最美,文也美德也美。

诗意栖居在文德校园,是多么的幸福和令人向往啊!

文德路小学,我为你祝福,我为你点赞!

是为序。

闫德明[1]

2016年10月15日于广州

[1] 闫德明博士,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授,广东教育学会学校特色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