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才出于诚(1 / 1)

天下之事,不止千万,然察其成败得失之机,一皆决于诚伪之二字而已矣。以发于国政,则公私之别也。以见于人品,则善恶之别也。以显于学术,则邪正之别也。以著于工艺,则巧拙之别也。今夫木之大者,凌霄汉,战风雨,苍皮黛色,千年尚新。然溯其始,则一粒种子,托根于地中而已。川之洪者,溉田野,泛艨艟,百折不绝,万古不息。然探其源,则一道活泉,坌涌而出耳。是知种子者木之诚也,活泉者川之诚也,唯其有是诚,所以成其大。物尚然,况于人乎?人苟有一片之诚存于胸中,则虽若甚微不可见,而实为万事之根源:可以修艺事,可以植学识,可以治民人,可以交神明。

此编曰勉强忍耐,曰善乘机会,曰不忽小事,曰偶然解悟者,不一而足,是皆人之所以成其业也。

然而推其本,则不外于一诚之发为此数者而已矣。是故读书学问者,及学工事者,常自问于己曰:果然发于诚心否?苟发于诚心矣,则自能勉强忍耐,自能善乘机会,自能不忽小事,自能偶然解悟,盖有不期然而然者焉。吕新语曰:“才自诚出,才不出于诚,不得算个才,诚了自然有才。今人不患无才,只是讨一诚字不得。”斯言也,可为世间才子顶门一针。

《论机会及勉修艺业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