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少年当自觉(1 / 1)

学生当自觉其时代之危险。此非吾故为危词以耸听也。古人有言:人生最危险时代,为十五岁至二十五岁间。贤乎视此,否乎视此。盖人当幼时,立于家庭生活之下,受父若母之监护提携,万不至自陷于歧路。若二十五岁以后,则学识经验,差足自辅。惟十五岁至二十五年间,实为离家庭生活而入学校生活时期,其境况骤变。如乡民迁市,骤转水土,由此而康健者有之,其不幸者,而病而死。

夫人自立之力未充,而骤缺他人之扶持,其机最易堕落。校中岂无师长,然监护管理,远不如家庭之周至。亦有良朋,然十益友之益,不敌一损友之害。其害中于品性者尤烈,一旦习惯既成,不易变易。

须知个人品性之成立,实在此时期中。为良为否,往后即难改变。夫变化气质之说,吾曾屡用工夫,然时期已过,恒苦其难。质言之,人能为社会最高尚人物,在此时期;为最恶劣人物,亦在此时期。

真人生一生死大关头也。不徒品性,学问亦然。人当此少年时期,脑筋易于印受物事,无所学而不成。

如植物之幼嫩,可以随意为杯为桊。成长以后,则不能也。人当壮年以后,则为学非常之难。吾往者居留外国,见其各种学艺之美,无一不思学,亦无一有心得,至今事事皆无成就。学记所谓“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也。中年之人,脑筋渐成殭石,不易印受新事物矣。夫天下事物,皆可失而后得;独时间则去而不留。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当青年,不知时间之可宝贵,任意放过,不甚爱惜。既而悔之,已无及矣。譬之纨袴少年,挥金似土;一旦穷乏,求不可得,可胜叹哉!

要之品性者,一蹶不易复振;时间者,一去不能复留。诸君须时时以此自省,勿浪度此修养时期也。

《自觉心及其修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