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磨练意志,最好是择些细微事件来自己检束自己。譬如吃水烟或吃纸烟,虽然是无益,却无十分大害,本来就听他要吃便吃,也不妨事。要磨炼意志的人,却可以拿他做个操炼场。不打主意戒便罢,既打主意,一戒就要戒到底。这些事别要看轻他,这是试验意志强弱最严最准的一个寒暑表,也是自己扶植自己意志的一个最妙法门。因为大事件不容易碰着一回,碰着了,自然会注意提点拿来做修养意志的资料,没有多大效力。(譬如我立定主意不杀人,不骗人钱,这杀人骗钱的动机就不容易有,或者一辈子碰不着,或者几年碰不着。若有了这种动机,我自然能注意,要制止他也比较的容易。)
独有这些小事,如吃烟等类,吃惯了的人,一日之间,想吃烟的动机可以起到几百次,自己又觉得他无关轻重,虽然也曾立意要戒,不知不觉就放松了。殊不知,这便是意志薄弱一种绝大证验。放松一回,便是意志打一回败仗。若是一日内几百次想吃,几百次偏不许吃,这意志便算打了几百回胜仗,安得不强?我们试读一读曾文正的日记,看他讲他戒烟的辛苦成功,可以知道他后来在靖港,在湖口,在祁门,千灾万难,百折不回,都不过是少年戒烟时磨炼出来的意志作用。我说要找一两件细微事入手用功,这就是个先例。明白这种道理,也就可以知道,佛教为甚么立许多极繁琐的戒律,儒教为甚么立许多极繁琐的礼仪,都不过叫人磨炼意志的一种手段。所以佛世尊说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孔子说的“以礼制心”“庄敬日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并非说戒律、礼仪便是道德标准。因为意志是道德的根本,戒律、礼仪都是修养意志的一种方便。我们若能心知其意,也会自己找出方便来了。
《磨炼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