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临渴掘井,必贻噬脐之悔(1 / 1)

与黎宋卿书

昨接上海警电,五月廿九夜,有乱党谋攻制造局,虽幸局中布置严密,奋力抵御,已将乱党击退。匪首徐企文就擒,供称为民党所指使。该党重要分子群聚上海,都以为有功革命,未得高官厚禄之报酬,狡焉思逞,欲图推翻北京政府,重建基业于南京。蓄此野心最烈者为黄兴、孙文、陈其美,与赣督李烈钧、皖督柏文蔚、粤督胡汉民,兼有一班未得中央位置者从旁怂恿,战祸已迫于眉睫。

中央若不先发制人,则临渴掘井,必贻噬脐之悔。吾公智深虑远,当不以斯言为河汉也。今已密派海军中将郑汝成为上海镇守使,带军舰及陆战队驰往上海,保守制造局。盖军火为战时利器,若入民党之手,为患无穷。

李烈钧、柏文蔚、胡汉民等,身受中央付托之重,不思图报,反遇事阻挠,暗中接济民党,再不夺其兵权,将成与虎添翼之患。故毅然下令,将三督一并解职,来京另候任用。若果三人居心坦白,应召来京,自当优予位置。倘使抗命不遵,必然举是反抗,为预防计,安徽已任孙多森为民政长兼署都督,广东已任陈炯明为都督。

唯江西一时无相当人才,因与湖北接壤,特烦吾兄暂为兼辖。弟预料三人中,唯李氏最为激烈,所处又属南北扼要之区,势必独立抵抗。幸已早作整备,但得衅自彼开,则中央下令讨伐,名正言顺,当为天下所共谅。

所虑者南京一隅,程督德全身带残疾,无勇无谋,兼无胆略,南边苟有乱事,上海有租界为护身符,必为乱党作根据地,江宁瞬息可达,是为必争之地。弟思维再四,程督断无御敌之能,将其撤换耶,犹党推翻专制之初,若无江苏首先响应,革命难告成功,况有攻克江宁之力,论功行赏,似未便遽予解职,只得视其能力而定。

本则赣督一职,不必偏劳吾兄兼摄,盖预留人才,为规复江宁计也。素信吾兄倾向中央,鄙弃乱党,故以预作之谋,烦为极度,井望速抒硕画,匡我不逮为幸。

译文

昨天接到上海警方的电报,称五月二十九夜,有乱党谋划攻击制造局,幸亏制造局布置得很严密,并进行了奋力抵抗,已经把乱党击退了。叛乱头子徐企文已经被生擒,招供是革命党所指使。革命党的重要分子已经聚集在上海,他们都认为革命胜利是他们的功劳,没有得到高官厚禄的回报,怀贪诈之心,图谋推翻北京政府,重新在南京建立政权。怀有这种野心最强烈的人是黄兴、孙文、陈其美和江西都督李烈钧、安徽都督柏文蔚、广东都督胡汉民,还有一帮没有得到中央授给官位的人在一旁怂恿,战争的灾祸已经迫在眉睫。

中央如果不先发制人,临时才想办法,就会像等到口渴才掘井,一定会因遭受重大损失而后悔。您深谋远虑,应当不会把我的这番话当做耳旁风吧。我现在已经暗中派出了海军中将郑汝成为上海镇守使,带领军舰和陆军作战队前往上海,保卫制造局。军队的一切武器和弹药都是战争时最重要的物资,如果落入革命党之手,造成的后患是无穷的。

李烈钧、柏文蔚、胡汉民等人,自身受到中央托付的重任,不想着知恩图报,反而遇到事情横加阻挠,暗中接济革命党,如果再不削除他们的兵权,将会成为给老虎填上翅膀那样的麻烦。所以,我毅然下令,将这三位都督一起解职,让他们来到京城等待别的任命。如果这三个人心地纯洁,光明正大,服从命令来北京,自然应当给予他们好的位置,如果抗命不遵,他们一定会起来反抗,为预防他们起事,我已经做好打算,安徽方面已经任命孙多森为民政长兼署都督,广东方面已经任用陈炯明为都督。

只有江西一时还没有合适的人才,因为江西与湖北接壤,特烦请您暂时代为管理。我预料这三人中,只有李烈钧反抗最为激烈,所处的位置又是南北交通要道,一定会独立进行抵抗。幸亏我早已经做了战争准备,他一旦挑衅,那么中央就会下令讨伐,这是名正言顺的事情,理所应当被天下人所原谅。

所担心的只是南京那个地方,程德全身带残疾,无勇无谋,也没有胆略,南边如果发生动乱,上海有租界为护身符,一定会被革命党作为根据地,南京一眨眼工夫就可到达,这个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我想了又想,程德全肯定没有防御敌人的能力,想把他撤换掉。又考虑到当初我们党在推翻专制时,如果没有江苏首先响应,革命难告成功,况且他为攻克江宁出了力,论功行赏,似乎不便对他这么快就解除职务,只好看他的能力再定了。

本来江西都督一职,不一定非得有劳您兼任,这是为预先留用人才,为将来的南京做打算了。我一向相信您倾向中央,鄙弃那些乱党,所以才提前做这些打算,请您权衡度量,盼望快快制定远大的谋划,对于我想不到的地方给予纠正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