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陈和尚列传(1 / 1)

白话二十四史 李海杰 985 字 6个月前

完颜陈和尚(1192—1232年),女真族,本名完颜彝(yí),字良佐,丰州(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人,金末名将。

百年金朝唯养一人

完颜陈和尚出生于武将世家,父亲为国捐躯,他自幼就以父亲为榜样,希望可以为国效力。

完颜陈和尚身处金朝末年,蒙古帝国崛起,不断侵占金朝土地。1213年,蒙古大军再度侵略金朝,二十二岁的完颜陈和尚被俘虏。蒙古主将非常看重他的才华,命令他陪同左右。

完颜陈和尚不想为蒙古人效力,在蒙古生活了一年多,以老母亲在丰州为由,请求回乡探望,蒙古主将派遣士兵监护他回去。

到达丰州后,完颜陈和尚与族兄完颜斜烈商议,杀死监视者,带着母亲逃脱,蒙古军队觉察,分兵堵截。完颜陈和尚从其他道路避开了追捕,但丢失了马匹,兄弟俩用鹿角车拉着母亲继续南下,历尽艰险,最终回到金朝。金宣宗非常感动,给兄弟二人授予官职。

完颜陈和尚在完颜斜烈手下任职,遇见当时的文章大家王渥,便拜他为师,学习《孝经》《论语》《左传》等儒家经典,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

1225年,完颜陈和尚跟随完颜斜烈驻扎方城县(今河南省方城县)。完颜斜烈病重,完颜陈和尚管理军中事务。当时,两位将领李太和、葛宜翁发生矛盾,完颜陈和尚秉公执法,判处葛宜翁杖刑。葛宜翁一向凶悍,这次吃了亏,心中不服,竟然气愤而死,临终前要妻子为自己报仇。

葛宜翁的老婆性情刚烈,在必经之路上摆下柴火,坐在上面,声称如果不能处罚完颜陈和尚,就自焚而死。主管官员害怕事情闹大无法收场,只得逮捕完颜陈和尚。

完颜陈和尚入狱,因为证据不足,一直没有判决,被关了十八个月,依然读书不倦。

不久,完颜斜烈病逝,金哀帝有感于人才难得,不顾众人反对,赦免了完颜陈和尚,告诫他说:“有人说你因为私怨杀了人,本来不应赦免,你的兄长死了,朕痛失名将,因此赦免你,天下人肯定说朕不公,你一定要为国效力,不枉费朕的苦心。”金哀帝任命他为忠孝军主将,完颜陈和尚感动得痛哭流涕。

当时的忠孝军由回纥(hé)人、羌人、乃满人等草原部落以及中原亡命之徒组成。这些人战斗力强,争勇斗狠,桀骜不驯,很难指挥,完颜陈和尚统兵有方,得到他们的拥戴。忠孝军在完颜陈和尚的手下,变成了一支劲旅。

1228年,蒙古军队进犯大昌原(今甘肃省宁县),完颜陈和尚临危受命,担任先锋。临行之时,完颜陈和尚沐浴更衣,披甲上马,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在他的感染下,四百名忠孝军战士气势如虹,击败八千名蒙古军队,取得大昌原大捷。胜利的消息振奋全国,人们纷纷说,自从和蒙古人打仗,二十多年来这是第一次大捷。完颜陈和尚一天之内名扬天下。

随后的几年里,完颜陈和尚带领忠孝军,先后在卫州(河南省卫辉市)、倒回谷(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连续击败蒙古军队,立下赫赫战功。

完颜陈和尚的胜利,并不能改变金朝全线溃败的事实。1232年,金朝调集步兵十三万、骑兵两万,想要在邓州(今河南省邓州市)和蒙古军队决一死战,完颜陈和尚带兵参加战斗。蒙古军队采取避其锋芒的战术,利用骑兵迅捷灵活的优势,向金军防御薄弱的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进发。

金军得知消息后日夜兼程,已经疲惫不堪,走到半路天降大雪,将士三天没有吃饭,很多人失去了战斗力。蒙古骑兵以逸待劳,大破金军。完颜陈和尚带领残兵退守钧州(今河南省禹县),蒙古军队紧追不舍,攻破钧州,俘虏了完颜陈和尚。

完颜陈和尚早已有了为国捐躯的想法,对蒙古人说:“我就是忠孝军将领完颜陈和尚,多次击败你们蒙古军队的人就是我。我今天死了,要让天下人知道,我没有辜负国家。”

蒙古人打断他的腿,割开他的嘴,想让他屈服,完颜陈和尚依旧大骂不止,最终为国捐躯,终年四十一岁。

蒙古主将非常佩服,对他说:“好汉,如果还有来世,我一定让你成为我的部下。”

完颜陈和尚的英雄事迹流芳千古,金朝诗人元好问亲自为他写了一篇碑文,评价道:“国家一百多年只培养出了完颜陈和尚一个人罢了。”

【原文】副枢移剌蒲阿无持重之略,尝一日夜驰二百里趋小利,军中莫敢谏止。陈和尚私谓同列曰:“副枢以大将军为剽略之事,今日得生口三百,明日得牛羊一二千,士卒喘死者则不复计。国家数年所积,一旦必为是人破除尽矣。”——摘自《金史?卷一百二十三》

【译文】枢密副使移剌蒲阿没有稳重的才略,曾经一天一夜奔袭两百里只为了获得小利,军队之中没有人敢进谏制止。完颜陈和尚私下里对其他将领说:“枢密副使用大将军的身份做抢劫的事情,今天抢三百名俘虏,明天抢一两千只牛羊,累死的士兵不可计数。国家多年的积累,很快就要被这个人耗损完了。”

词语积累

手不释卷:释,放下。手里总拿着书不放下。比喻勤奋好学。

行将就木:行将,不久就要;木,棺木。快要进棺材。比喻人即将走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