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散忠义(1115—1166年),女真族,名乌者,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金朝名将。
战功赫赫的皇亲国戚
仆散家族世袭谋克(金朝基层主官)。仆散忠义的姑姑是金太祖的皇后,他的妹妹被选为金世宗的元妃,他是皇亲国戚。
仆散忠义身材魁梧,喜欢谈论军事,有很深的谋略,为人谦和懂礼,喜欢和儒生交往。他十六岁时,带领本谋克的战士跟随主将完颜宗辅出征陕西,一箭射杀宋军大将,金军士气大振,取得胜利,仆散忠义因此成名。
仆散忠义后来跟随名将完颜宗弼四处征战,屡次先登立功,完颜宗弼夸赞他说:“这个年轻人智勇双全,将来一定是大将之才。”
金熙宗继位后,仆散忠义被任命为地方官。他不打猎、不游宴,兢兢业业地工作。有一次,天气阴云密布,监狱的罪犯想要趁着夜色逃跑。事发突然,仆散忠义的手下人非常害怕,但他气定神闲,命令报更的官吏提前击鼓报时,罪犯们以为快要天亮,不敢轻举妄动,事件得以平息。
仆散忠义在地方工作四年,政绩斐然,被提拔为兵部尚书。完颜亮即位后,大臣仆散忽土仰仗拥戴有功,对同僚傲慢无礼,仆散忠义在酒席宴上打压他的气焰,惹恼了皇帝,把他赶出朝廷担任节度使。
刚来到地方,仆散忠义就遇到一群啸聚山林的贼寇,仆散忠义身穿单衣,只带了一个随从,搭弓射箭,一连射杀数人,将贼寇吓跑。
此后,仆散忠义带兵前往西部,防御吐蕃(今西藏自治区),又奉命南征宋朝,取得一些胜利。但这场战争不得人心,完颜亮被宋军击败,完颜雍被拥戴为帝,是为金世宗。仆散忠义拜谒金世宗,被任命为执政大臣。
这时候,因为完颜亮横征暴敛,契丹人在移剌窝斡(wò)的带领下,起兵反抗金朝。恰好完颜亮战败,金军一路北撤,契丹人的气焰更加嚣张。
金世宗派遣将领完颜谋衍(yǎn)出兵镇压,完颜谋衍骄傲轻敌,放任自己的儿子在军中暴戾无度,将士们渐渐不听从指挥。叛军随即占领大片肥美牧场,兵强马壮,金军缺少草场,战斗力大为削弱,战争陷入僵持状态。仆散忠义主动请缨,金世宗大喜,命令他指挥军队平叛。
仆散忠义刚刚接手军队,叛军已经占领数座县城,结成军阵向西行进。仆散忠义紧追不舍,终于遭遇叛军。不巧,天降大雾,半步之内都看不清人物,仆散忠义对天祷告说:“如今叛军残暴,滥杀无辜,老天爷不能帮助恶人,就应该散去雾气。”话音刚落,太阳出来,雾气渐渐散去。
仆散忠义立刻背靠山岭列阵,摆下偃月阵,大破叛军,俘虏三十多万人,缴获十几万牲畜以及大量金银财物。仆散忠义将战利品全部分给将士,继续带兵紧追不舍,最终平定了叛乱。
契丹叛乱平定后,一些叛将逃到宋朝,为他们献计北伐。宋孝宗刚刚即位,锐意进取,于是单方面出兵,占领了宋金边境的四个州。金世宗不想和南宋全面对抗,派仆散忠义处理边境冲突。临行时,对他说:“如果宋朝归还侵占的疆土,按照要求贡献岁币,可以罢兵。”
仆散忠义十分谨慎,在边境加强戒备,然后修书与宋朝大臣张浚交涉,希望通过和谈收复领土。张浚同意和谈,但拒绝归还占领的城池。为了给宋朝施压,仆散忠义带兵收复了三州领土,继续与宋军对峙。
双方相持时间很长,南方天气潮湿,仆散忠义担心弓弦松动,特意挑出一万张强弓另外存放。宋军果然趁机发动反击,占领宿州(今安徽省宿州市)。仆散忠义紧急调来这一万张强弓,击退宋军,收复宿州。
取胜后,仆散忠义再次主持和谈,终于在1165年达成和约,史称“隆兴议和”。金朝不但收复了领土,还迫使宋朝割地,宋朝皇帝对金世宗称侄。
最初,金朝为了防御南宋,在边境布置十七万常备军,负担极重,合约达成后,大量裁撤边境驻军,将宋朝的岁币当成裁军费用,极大减轻了财政负担,金世宗非常高兴,对仆散忠义说:“如今金宋和解,百姓免受战争之苦,都是你的功劳。”
1166年正月,仆散忠义身染重病,后于二月病逝,终年五十二岁。
【原文】窝斡乃以精锐自随,以羸(léi)兵护其母妻辎重由别道西走,期于山后会集。追复及于袅岭西陷泉。与贼遇,时昏雾四塞,跬(kuǐ)步莫睹物色,忠义祷曰:“狂寇肆暴,杀戮无辜,天不助恶,当为开霁(jì)。”奠已,昏雾廓(kuò)然。——摘自《金史?卷八十七》
【译文】移剌窝斡于是带领精锐部队跟随自己,用孱弱的军队保护他的母亲和妻子以及辎重从别的道路向西撤退,约定在山后会合。仆散忠义的追兵在袅岭(今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西面的陷泉又追上了移剌窝斡。和叛军遭遇时,四面雾气昏沉,半步之内都看不到物体的颜色,仆散忠义祝祷说:“疯狂的贼寇肆意施暴,滥杀无辜,上天不会帮助恶人,应当为我们转晴。”祝祷完毕,昏沉的雾气豁然散去。
词语积累
皇亲国戚:皇帝的亲戚。指很有权势的人。
猛安、谋克:金朝对居民实行军政合一制度,金太祖指定三百户为一猛安,十猛安为一谋克,其后所辖数量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