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化及(?—619年),鲜卑族,本姓破野头,代郡武川县(今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人。隋末群雄之一。
隋末群雄中的跳梁小丑
宇文化及出生于武将世家,祖父跟随北周文帝宇文泰打天下,战功卓著,成为北周的上柱国;父亲宇文述是隋朝名将,深得隋炀帝信任。
宇文化及性情凶狠残暴,仰仗父亲的权势,不守法度,喜欢骑着快马、手持弹弓在大街上横冲直撞,是有名的轻薄公子。隋炀帝还是太子时,宇文化及成为东宫侍卫,时常出入宫廷,两人关系非常亲密。
后来,宇文化及晋升为掌管东宫车马的官员,因为贪污受贿多次被罢免,不久又因为太子的关系,官复原职。
后来,宇文化及的三弟娶了隋炀帝的女儿,他一跃成为皇亲国戚,更加蛮横无理,仗势凌人,不把公卿大臣放在眼里。凡是他看上的美女、名犬和骏马,一定会想方设法弄到手。
隋炀帝继位后,宇文化及更加无法无天。有一次,宇文化及和二弟宇文智及跟随隋炀帝巡视边境,竟公然违反朝廷法令,和突厥人做起了生意。
隋炀帝勃然大怒,打算将两人斩首,因为女儿求情才作罢,将两人赐给他们的父亲宇文述做奴隶。宇文述死后,隋炀帝追念他的功勋,才重新起用两人,让宇文化及担任禁军将领。
当时,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瓦岗军首领李密已经占领东都洛阳附近的大片地盘,唐高祖李渊也在晋阳起兵。
隋炀帝逃到江都,丧失斗志,整天借酒浇愁。护驾的禁军大多是关中人,思乡情切,见隋炀帝毫无打回去的打算,心生怨恨,想要叛逃。
宇文智及生性狂悖,获知消息后特别兴奋,提议索性把隋炀帝杀掉。宇文智及等人商量好后,才将计划告诉宇文化及,并推举他为首领。宇文化及吓得脸色大变,冷汗直流,过了好久才镇定下来,答应做叛军的首领。
一天夜里,叛军头目带着几百名士兵冲进皇宫,捉住了隋炀帝,天亮后派人去迎接宇文化及。宇文化及不知道政变已经成功,战战兢兢地上马,吓得说不出话。
有人来拜见宇文化及,他把脑袋埋在马鞍上,不停地说:“罪过,罪过。”等看到隋炀帝被捉后,他才恢复了往日的骄狂。
叛军头目处死隋炀帝及大批宗室,推举宇文化及为丞相,拥立隋炀帝的侄子杨浩为帝。
几天后,宇文化及带领十万禁军返回长安。他毫无领导才能,一路上抢掠百姓,作威作福,对部下毫不体恤,引起极大愤慨。
几位叛军头目很后悔选了宇文化及做丞相,密谋要杀他,结果消息泄露,反而被杀死。
隋炀帝被杀后,留守东都洛阳的隋朝大臣拥立隋炀帝的孙子杨侗为帝。不久,宇文化及的部队来到洛阳附近,杨侗用高官厚禄拉拢瓦岗军领袖李密,让他去消灭宇文化及。
李密在两军阵前引经据典地指责宇文化及犯下的弑君之罪,宇文化及不学无术,低头想了很久也没弄明白李密说的什么,愤怒地说:“我是来打仗的,你文绉绉地做什么?”
李密见他这么无能,设下巧计将他打得大败,很多部下都投降了李密,宇文化及带领残部向北逃窜。
此时的宇文化及既缺乏粮草,又没有地盘,早已丧失斗志,懊悔不已。有一次,宇文化及喝醉了酒,埋怨宇文智及给他出的馊主意,让他众叛亲离,背负着弑君的骂名,甚至最终面临灭族之灾。
宇文智及愤怒地说:“事情顺利的时候,你没有奖赏我。眼看失败了,却要归罪于我。你为什么不干脆杀了我,去投奔义军首领窦建德呢?”宇文兄弟两人发生内讧,逃跑的部下就更多了。
宇文化及自知败局已定,叹息说:“人生在世,难逃一死,难道不能当一天皇帝再死吗?”于是毒死傀儡皇帝杨浩,在魏县(今河北省大名县)自称皇帝,建国号为“许”,设置百官。宇文化及本想打下几座城池做地盘,结果屡战屡败,没能如愿。
农民起义军首领王薄听说宇文化及从江都带来大批财宝,便前去诈降。宇文化及此时已经是穷途末路,欣喜地接纳了王薄。
王薄取得宇文化及的信任后,与另一位义军首领窦建德里应外合,活捉了宇文化及等人,历数他们的种种罪行后,将他们处死。
【原文】腹心稍尽,兵势日蹙,兄弟更无他计,但相聚酣宴,奏女乐。醉后,因尤智及曰:“我初不知,由汝为计,强来立我。今所向无成,士马日散,负杀主之名,天下所不纳。今者灭族,岂不由汝乎?”持其两子而泣。
【译文】宇文化及的左右心腹慢慢散尽,军队的势力日渐衰弱,他与弟弟宇文智及两人没有其他办法,只是整天凑到一起纵情宴饮,欣赏女伎表演歌舞。喝醉之后,宇文化及趁机埋怨宇文智及说:“当初,我不了解情况,任凭你出主意,硬要让我当头儿。现在毫无所成,兵马日益逃散,我们还背上了杀死皇帝的罪名,天下都不肯接纳我们。眼看就要被灭族了,难道不是因为你吗?”一边说一边抱着他的两个儿子哭起来。
词语积累
知而不言:知,知道。明明知道却不说。
刎颈之交:刎颈,用刀割脖子;交,交情。指朋友之间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