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79.纠正孩子爱钻牛角尖的坏习惯(1 / 1)

每件事情都有很多层面,我们可以从各种不同角度对它进行观察。一件起初认为不好的事如果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也许能看到它好的一面。有人说下雨不好,因为雨水会打湿衣服,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雨水能滋润农作物,能给农民带来好收成,如何能说下雨不好呢?

有一位老太太整日愁眉苦脸,逢人便抱怨自己命苦。一天她遇见一位智者,智者关切地问道:“老人家,您有什么事情呀?能不能对我说一说?或许我能帮你解决问题的。”老太太就又把自己的郁闷讲了出来。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卖布的,二女儿是卖伞的。晴天的时候,伞是无人问津的,她替大女儿发愁;阴天的时候,布又没有人来买了,她又替二女儿担忧。因此她是晴天愁,阴天闷,没有一天能高兴的。智者听后,沉默了一会,说:“老人家,其实你每天都高兴才是。晴天的时候,二女儿的布是畅销的,阴天的时候,大女儿的伞是抢手的。你说这是不是两件很令人高兴的事情呀!”老太太一听,恍然大悟。从此她每天生活得很愉快,享受着每一个晴天和阴天。

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的时候,如果一味地沉浸其中,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有可能使以后的事情也变得很糟。这时候我们需要换个角度去考虑问题,“转念一想”就是一剂良药,它的效果非常神奇。它让所有聪明的人去换种方式看待生活,不钻牛角尖,豁达宽容,这样自然也就心明眼亮了。

有这样一位父亲,是位“反常规”高手,什么问题在他的脑子里一过滤都翻了个了,他很以此而自豪。但最近他的烦恼却来了,并且是个天大的烦恼,他的儿子完全继承了这位父亲的衣钵,在学习上将这个传统发扬光大了。对“1+1=?”这样的问题,儿子也有不寻常的答案。当然,对这个问题确实有不同的答案,但那都是特定条件下的答案,不能与常规答案混为一谈。对这样的问题钻牛角尖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小孩从小就缺乏正常的思维,老是在那里钻牛角尖,就如同在一张白纸上写满乱七八糟的东西,而正常的东西却找不到合适的位置。这不是教孩子创新,是把孩子领到了一条死胡同里,是害了孩子。

往深处思考问题是好事,正是很多人一直这样做事,才使我们的生活发展到了今天。如果牛顿不去思考苹果熟了为什么会落到地上这一问题,他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如果爱因斯坦不喜欢深入思考,他也不会发现相对论。如果没有一代代伟人的不屈不挠地求索,恐怕人类现在还以为地球是方的,太阳绕着大地转呢。但是他们不是钻牛角尖,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的思考是遵守逻辑的,是在既定事实的基础上的深究;钻牛角尖则违反了逻辑。

我们的素质教育要求的是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是钻牛角尖的怪才。这一点是必须明确的。

钻牛角尖容易使人心胸狭隘

在现实中有许多的案例可以证明这一说法。某某因为高考失利离家出走了,某某因为受老师批评自杀了,年轻轻的生命就这样走到了尽头,实在可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些人多是爱钻牛角尖的孩子,一旦遭受精神上的苦闷、折磨或打击时,往往就恸不欲生,就选择出逃或死亡来解脱。

记得看过一篇报道,其大概是这样的:

一位达到婚嫁年龄的女孩子,总是觉得因为自己的鼻梁太低,所以才没有人追求她,因此非常忧虑。有一天,她的朋友开玩笑地对她说:“你的鼻梁这么低,大概一辈子都嫁不出去了,你就作一辈子的老姑娘吧。”那位女孩子听了这话,平时的焦虑猛然爆发,一发不可收拾,回去后便自杀身亡了。

这位女孩子之所以会自杀,就是因为她在一条斜路上越走越远,钻牛角尖使她的心胸日益狭隘,终于选择了不归路。我们要做健康阳光的一代人,就得摈弃这种恶习。

读书同样不需要钻牛角尖

鲁迅先生的读书法中有一个叫“跳读法”。他认为,读书遇到难点,是应该经过自己的钻研弄懂它,但遇到暂时无法弄懂的问题,就要“跳过去,再向前进”。这样,到后来“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他说,读书要‘‘先易后难”,不钻牛角尖,书读多了,理解力就提高了,知识面就扩大了,先前不懂的疑问自然就会迎刃而解了。如果遇到难点,就在原地死抠,不仅老问题解决不了,新知识也与我们擦肩而过了。

一个人能否深刻理解作品,主要取决于读书人的人生阅历和知识面,就青少年儿童来说,所缺乏的正在于此。然而,这一时期却是人生中感性认识和机械记忆力、模仿力最为发达的时期,就一般普通人而言,他积累的诗词歌赋、经典名章,大多就来自这一时期。如果我们对一切知识都钻牛角尖,为什么这个字这样写,而不那样写呢?为什么这个词的意思是A,而不是B呢?我们把时间都花费在思考类似的问题上,就不可能有机会接触大量的优秀文化作品。

这种“反刍式”的学习方法,让我们荒废了最佳的积累知识的时期。学习的高明之处便在于,先在人生记忆、模仿的黄金时段,尽量记忆、模仿,待到日后再去慢慢地领悟,分批消化,从而享用一生。

家长锦囊:

不能让上进心变质

有的时候,孩子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我就不信我今晚做不出这道题”,“我就不信我考试老是超不过他”,“我一定能考班级第一的,我不允许自己第二”,……这是孩子对自己的一种期望,本不是什么坏事,但过了头就属于钻牛角尖了,容易让他们陷入失败的境地。

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遇到学习上、生活上的难题时,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解决。条条大路通罗马。这种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换另一种方法说不定是件很容易的事,先不要自寻烦恼,天无绝人之路,方法一定能找到的。

小心您的“创新”

现在的家长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这是社会的进步。但是千万别把一切逆反的思维都当成是宝贝,一旦孩子形成反常的思维方式是很难纠正的。

开阔孩子的心胸

孩子种种的钻牛角尖现象,其根源在于他们的心胸不够开阔。拥有开阔的胸襟不但对学习是件好事,对于做人处世更是可贵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