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哲人在回忆录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在他还是少年的时候,母亲指着庭院中一棵主干弯曲的小树给他出了道思考题:如何看这棵树才是直的?经过3天3夜的冥思苦想,他恍然大悟:就把它当成直树看!从此他开始培养以逆向思维看世界的习惯,取得了一项项不同凡响的哲学成就。
《韩非子》中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国有一个人,非常擅长纺织麻鞋,他的妻子也是织绸缎的能手,他们准备一起到越国做生意。有人劝告他说:“你不要去,不然会失败的。”鲁人问:“为什么呢?“那人回答:“你善编鞋,而越人习惯于赤足走路;你妻子善织绸缎,那是用来做帽子的,可越人习惯于披头散发,从不戴帽子,用你擅长的技术,到越国去派不上用场,能不失败吗?”结果呢,鲁人并没有改变初衷,三五年后,他不但没有失败,反而成了有名的大富翁。
很多事情的成功,问题的解决,常常得益于逆向思维,这个鲁国人的成功,也是这样。
鲁人做鞋帽生意,当然是应该去需求鞋帽的地区,而不该去不习惯穿鞋戴帽的越国;但鲁人则打破了这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认为正因为越人不穿鞋不戴帽,那里才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销售潜力,只要改变了越人的粗陋习惯,越国就会变成一个最大的鞋帽市场。鲁国人成功的秘密就在这里,逆向思维帮了他的大忙。
南辕北辙是一则令人发笑的寓言,想往北去的却向南策马,这哪能达到目的地呢?然而在现实中,这类从相反方向上来达到自己目的的事例却不少,这便是逆向思维。
沈阳的一条街道上,同时住着3家裁缝,手艺都不错。可是,因为住得太近了,生意上的竞争十分激烈。为了抢生意,他们都想挂出一块有吸引力的招牌来招揽顾客。一天,一个裁缝在他的门前挂出一块招牌,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沈阳城里最好的裁缝!另一个裁缝看到了这块招牌,连忙也写了一块招牌,第二天也挂了出来,招牌上写的是:全中国最好的裁缝!
第三个裁缝眼看着两位同行相继挂出了这么大气的广告招牌,抢走了大部分的生意,心里很是着急。这位裁缝为了招牌的事开始茶饭不思,一个说“北京最好的裁缝”,另一个说“全国最好的裁缝”,他们都大到这份上了,我能说世界最好的裁缝?这是不是有点儿太虚假了?这时他儿子放学回来了,问明父亲发愁的原因后,告诉父亲不妨写上这样几个字。第三天,第三个裁缝挂出了他的招牌,果然,这个裁缝从此生意兴隆。
招牌上写的是什么呢?原来第三块招牌上写的口气与前两者相比很小很小:“本街最好的裁缝”!
“本街”最好,那就是这三家中最好的。你看,聪明的第三家裁缝没有再向大处夸自己的小店,而是运用了逆向思维,在选用广告词时选了在地域上比“全国”、“沈阳”要小得多的“本街”一词。
社会生活中,善于运用逆向思维研究各种事物,尤其是当运用习惯的思维方式、传统的工作方法难以奏效时,反过来想一想、试一试,常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英国著名作家毛姆的小说销售不畅时,他本人设计了一个反常公关手段,不是按惯例宣传小说如何成功,而是在报纸上刊登一则征婚启事称:本人年轻英俊,家有百万资产,希望获得和毛姆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一样的女性的爱情。结果,小说在短时间内被抢购一空。
北京60年代中期,当时在福特一个分公司任副总经理的艾科卡正在寻求方法,改善公司业绩。他认定,达到该目的的灵丹妙药在于推出一款设计大胆、能引起大众广泛兴趣的新型小汽车。在确定了最终决定成败的人就是顾客之后,他便开始绘制战略蓝图。以下是艾科卡如何从顾客着手,反向推回到设计一种新车的步骤:
顾客买车的惟一途径是试车。要让潜在顾客试车,就必须把车放进汽车交易商的展室中。吸引交易商的办法是对新车进行大规模、富有吸引力的商业推广,使交易商本人对新车型热情高涨。说得实际点,他必须在营销活动开始前做好小汽车,送进交易商的展车室。
为达到这一目的,他需要得到公司市场营销和生产部门百分之百的支持。同时,他也意识到生产汽车模型所需的厂商、人力、设备及原材料都得由公司的高级行政人员来决定。艾科卡一个不漏地确定了为达到目标必须征求同意的人员名单后,就将整个过程倒过来,从头向前推进。
几个月后,艾科卡的新型车——野马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了,并在60年代风行一时。它的成功也使艾科卡在福特公司一跃成为整个小汽车和卡车集团的副总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不管从事什么事业,都不能将目光落在固定不变的视点上,要善于利用逆向思维来发现事物的新规律、新特点。从大潮流中发现能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小浪花,从不利处境中发现有利的机遇,作出不落俗套的判断和决策,以立于不败之地。
1.从相反的方向考虑问题
从已知事物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产生发明构思的途径。例如,市场上出售的无烟煎鱼锅就是从功能、结构、因果关系三方反向考虑而把原有煎鱼锅的热源由锅的下面安装到锅的上面。这是利用逆向思维,对结构进行反转型思考的产物。
2.换一个角度寻找办法
历史上被传为佳话的司马光砸缸救落水儿童的故事,实质上就是这种方法的例子。由于司马光不能通过爬进缸中救人,因而他就转换为另一手段,破缸救人,进而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3.变缺点为优点
这是一种利用事物的缺点,将缺点变为可利用的东西,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的思维发明方法。比如金属腐蚀是一种坏事,但人们利用金属腐蚀原理进行金属粉末的生产,或进行电镀等其他用途,无疑是缺点逆用思维法的一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