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压了黄巢起义,并没有能挽转唐朝急剧衰落的命运。在镇压黄巢起义中,各路诸侯都乘机拥兵自重,割据称雄,不受朝廷制命,相互攻并。汴州刺史朱温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战争刚刚停下来,朱温又同蔡州节度使秦宗权打了起来;沧德节度使王铎在漳南高鸡泊被魏博节度使子乐从训杀了,淮南、江南军将也在相互攻打,混战、军乱此起彼伏。
光启元年(885年)正月,在这一片纷扰混乱中,僖宗从成都出发,三月十一日,返回长安。只见城中建筑十焚六七,宫阙破残,荆棘满城,狐兔纵横,破败不堪。十三日,僖宗御宣政殿,宣布大赦,改元光启。可这时李昌符割据凤翔,王重荣割据蒲、陕,诸葛爽割据河阳、洛阳,孟方立割据邢、洛,李克用割据太原、上党,朱温割据汴、滑,秦宗权割据许、蔡,时溥割据徐、泗,朱瑄割据郓、齐、曹、濮,王敬武割据淄、青,高骈割据淮南八州,刘汉宏割据浙东,都自擅兵赋,叠相吞噬,废置不由朝廷。江淮转运路绝,两河、江淮赋税都不输供长安。朝廷号令,只行于河西、山南、剑南、岭南数十州,“王业于是**然”。
从此,秦宗权势力日益衰落,朱温崛起中原,举足轻重。他野心勃勃,常想外掠,扩展地盘,吞并邻道,因感兵力不足,而四境又都是割据的藩镇,时常郁然不快。馆驿巡官敬翔探知他的心事,向他献计说:“明公想图大事,可一有举动必为四境乘机入侵。如今只要指使麾下将士假叛逃到邻道,然后明公奏告朝廷,传告四邻,以自伐叛徒为名就可出兵并吞邻道了。”朱温大喜说:“真是天降奇人来帮助我了。”从此,他就依计而行,不断攻袭邻道,攻城夺池,在兼并战争中,朱温势力日益发展。
僖宗文德元年(888年)二月,僖宗以朱温为蔡州四面行营都统,诸镇兵都受他节度,实际上赋予了朱温征伐吞并邻道的合法权利。三月六日,僖宗暴死,年二十七。大宦官杨复恭拥立皇太弟寿王杰即皇帝位,改名敏,是为昭宗。五月,昭宗加朱温兼侍中。这时襄阳守将赵德湮估计秦宗权必败,举山南东道投降了朱温。朱温大举进攻蔡州,在城南大败秦宗权,又攻克北关门。秦宗权退守蔡州中城。朱温部署诸将环城筑28寨,围困蔡州。八月,攻克蔡州南城。九月,朱温因粮草没有及时运到,又见秦宗权已是强弩之末,引兵还汴州。十二月,蔡州将领申丛斫了秦宗权的足,把他囚了,投降朱温。昭宗龙纪元年(889年)正月,蔡州将领郭璠又杀了申丛,槛送秦宗权到汴州。二月,朱温献秦宗权到长安处斩。三月,昭宗加朱温兼中书令,晋爵东平郡王。朱温军势大盛,取代了秦宗权而成为中原最大的割据势力、唐朝廷最大的威胁。
昭宗在位期间,朱温在朝廷中有奸相崔胤做他的内应,专事东吞西并。到乾宁四年(897)二月,朱温灭朱瑄,于是天平(郓、齐、曹、棣)、秦宁(兖、沂、密)、感化(徐、宿)、忠武(陈、许)、宣义(郑、滑、濮)五镇十四州全归朱温。到昭宗光化三年(900年)十月,朱温自率军攻定州(今河北定县),于是河北诸镇都表示服从朱温。举目天下,已无人能独力抗衡朱温了。
进封梁王
这年十一月六日,长安发生宫廷政变。神策军左右中尉刘季述、王仲先等率禁兵千人把昭宗禁闭在少阳院,矫诏称昭宗为上皇。十日,拥立太子。宰相崔胤向在定州行营的朱温告难,要他发兵问罪。朱温还师大梁,正好刘季述派养子希度和供奉官李奉先送到矫诏,还许诺把大唐社稷送给朱温。朱温犹豫不决,召将佐商议。有人认为:“朝廷大事,不是藩镇所应当参与的。”天平节度副使李振主张出兵靖难,说:“王室有难,这实在是建立霸业的最好机会。一个宦官小子敢废天子,公不能讨伐,怎么还能号令诸侯。而且幼主位定,天下之权就尽归宦官了。不靖王室,是把太阿之柄授予他人。”朱温正想挟天子以令诸侯,于是大悟,囚了使者,派亲吏蒋玄晖到长安与崔胤共谋平乱。
右神策中尉王仲先治军很严,查出贪污舞弊的军校都痛打不恕,还要追出赃款,禁兵一向对他不满。昭宗被禁,左神策指挥使孙德昭尤愤愤不平。崔胤侦知,命判官石戬笼络孙德昭,传示崔胤的衣带书,要他杀刘季述、王仲先二人,迎上皇复位。孙德昭一口答应,又去联络了禁兵将领董彦弼、周承海。十二月二十五日,孙德昭伏兵安福门,杀了王仲先。天复元年(901年)正月初一,昭宗复位,在长乐门楼接受百官朝贺,董彦弼、周承海捉了刘季述等大宦官,押到楼前受审,乱杖打死。昭宗论功行赏,任孙德昭同平章事、充静海节度使,崔胤进司徒,进封朱温东平王。
朱温野心更大了,存心要篡代唐室,积极谋划。他收服了河北,命大将张存敬率兵3万进军河中,翦除最大的敌手李克用的羽翼。河中节度使王珂是李克用的女婿,遣书向李克用告急。李克用还书说他众寡不敌,不如弃城举族归太原。王珂又遣书向凤翔、昭义节度使李茂贞求救,李茂贞连回音也不给。二月,张存敬兵围河中,城中守兵都无斗志,于是王珂请降。朱温得报,从洛阳赶到河中受降,将王珂举族迁往大梁,派人在途中杀王珂。
李克用派使者送重金给朱温修好,朱温怪李写的信言辞不逊,派大将氏叔琮统兵5万合魏博等镇兵大举进攻河东。氏叔琮连克泌州、泽州、潞州,直抵晋阳。李克用日夜抵御,挡住了氏叔琮的攻势。后因粮草供应不上,又逢连日大雨滂沱,士卒疟疾痢泻不止,朱温才命氏叔琮撤围还兵。但在篡唐的道路上,已不必再担心李克用与他角逐了。昭宗又以朱温为宣武、宣义、天平、护国(河中)四镇节度使。于是,自蒲、陕东到海滨,南起淮水直到黄河诸镇都为朱温所有。
当时凤翔、昭义节度使李茂贞也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李茂贞镇处关中,侧近长安,又和左神策中尉韩全海勾结,政治地理形势较为有利。宰相崔胤是朱温的死党,建议昭宗尽诛宦官。韩全海侦知了崔胤的密谋,指使禁兵对昭宗喧噪控诉崔胤减损禁兵冬衣。昭宗不得已,解除了崔胤的盐铁使,夺了崔的财政大权。这时,李茂贞又请求昭宗迁居凤翔。崔胤自知密谋泄露,急忙报告朱温,伪称昭宗诏他以兵来迎驾。
朱温得书,于十月二十日率四镇兵7万清君侧。二十九日,兵到河中,上表请昭宗迁东都。京城大恐,士民逃窜山谷,百官都不入朝,阙前寂无一人。
四月,崔胤怕李茂贞劫持昭宗到四川,从华州赶到河中,泣诉朱温,力劝他及时迎接昭宗。五月,朱温自率精兵5万从河中进军凤翔。凤翔人畏之如虎,都逃入城中。朱温在虢县大败李茂贞,重抵凤翔城下。九月,因为久雨不止,士卒多病,朱温又召诸将商议还兵河中。部将高季昌、刘知俊说:“天下英雄,观战已有一年了。如今茂贞已困,为什么要舍此而去!”朱温担心李茂贞坚壁不出,高季昌献了诱兵计。
秣马饱士后,朱温按计命一支骑队诈逃。李茂贞果然中计、倾巢而出,攻击朱温大营。朱温在中军擂鼓,鼓声一作,百营俱出,纵兵大杀,凤翔兵被杀伤殆尽。朱温又遣轻骑数百占据凤翔城门,断了李茂贞退路。李茂贞进退无路,被迫与朱温议和,答应送昭宗还京。
可李茂贞进城就反悔。十月,保大节度使李茂勋率兵万余来救凤翔,被朱温击退,遣使投降。到十二月,关中州镇都被朱温占领,凤翔成了孤城,城中又粮食缺乏,连诸王妃嫔也只能一日食粥一日食汤饼。李茂贞只好谋诛宦官,以向朱温求和。
光复三年(903年)正月,李茂贞请昭宗诛宦官。昭宗部署凤翔兵捕杀了韩全海等20余首谋西迁的宦官,把他们的首级送到朱温营中。二十二日,昭宗亲自到朱温大营,朱温素服待罪,顿首流涕。昭宗也不禁哭泣,说:“宗庙社稷,赖卿再安;朕与宗族,赖卿再生。”亲解玉节带赐朱温。二十七日,朱温杀了数百宦官,只留下30名小黄门在宫中服杂役,并以崔胤兼判六军十二卫事,典掌禁军。二月,以昭宗幼子辉王李祚为诸道兵马元帅,加朱温守太尉、充副元帅,晋爵梁王,进崔胤为司徒兼侍中。从此唐朝的军政大权全归朱温掌握,昭宗成了朱温手中的傀儡。
追弑昭宗
朱温并吞关中,威震天下。这年,四川王建遣使与朱温修好,平卢节度使王师范举青州投降朱温。朱温加快了篡夺唐室的步伐。他想让昭宗到洛阳,怕崔胤持异议,元祐元年(904年)正月,上表密奏崔胤专权敌国,离间君臣。九日,昭宗贬崔胤为太子少傅,次日下诏数崔胤罪状。十二日,朱温密令他安插在京师的宿卫都指挥使朱友谅包围崔府,杀了这个多年与他狼狈为奸的老伙计崔胤及其亲信数人。接着,挟余威请昭宗迁都洛阳。
正月二十一日,朱温荐任的宰相裴枢收到朱温书,催促百官东行。第二天,长安士民被驱赶上路,号哭满途。边哭边骂:“都是贼臣崔胤召朱温来倾覆社稷,害得我们流离失所!”二月十六日,昭宗离开长安。朱温命亲将宫苑使张廷范毁坏长安宫室百司及百姓庐舍,拆取了木材,浮渭河而下。长安从此成了一片废墟。
闰四月,朱温尽杀宦官,把内廷的小黄门200多人也全杀了,统统用汴州兵代替。于是,昭宗左右都是朱温的人。十日,昭宗被强迁入洛阳。
维摩诘经变(唐)
昭宗被朱温劫持,天下大惊。李克用、李茂贞等天下藩镇相互移檄联络,要兴复唐室。朱温认为昭宗有英气,担心朝中生变,谋划另立幼君,以便禅位给自己。他派遣判官李振到洛阳,与枢密使蒋玄晖、左龙武统军朱友恭、右龙武统军氏叔琮商议,伺机下手。
天祐元年(904年)八月十日夜,昭宗酒后宿在皇后的椒殿。蒋玄晖派龙武牙官史太等百人叩宫,称有急事要面奏。夫人裴贞一开门见黑压压兵临宫门,大惊说:“急奏为什么要带兵?”史太二话不说,挥刀杀了她。蒋玄晖带兵冲入,大声问:“至尊在哪里?”昭仪李渐荣高呼:“宁杀我们,勿伤大家(皇帝)!”昭宗闻声急起,披了件单衣,绕柱而逃。史太紧追不放。李昭仪以身掩护昭宗,也被史太一刀杀了。昭宗终于被史太追上,杀害,年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