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幼时名为重八,又一名为兴宗,字国瑞,出身濠州钟离县一个贫农家里,自幼丧父母,因此入皇觉寺为僧。郭子兴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打败了在濠州的元军,元军撤离濠州时,将皇觉寺焚掠一空。至正十二年(1352年)闰三月,25岁的朱元璋走投无路,无以为生,于是来到濠州城,投奔到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中。因他在战场上打仗机智勇敢,很快被提拔为亲兵十夫长,留在郭子兴身边。郭子兴为人“枭悍善斗,而性悻直少容”。每在关键时刻,都让朱元璋出谋划策,故与郭子兴“亲信如左右手”。郭子兴见他年青,有胆略,又有见地,也受到下边战士的拥护,屡立战功,是一个有前途的人才,因此决定将养女马氏嫁给他。
在进军滁州(今安徽滁县)途中,李善长来到军中谒见。朱元璋问李善长:“如今四方战乱,什么时候才能太平呢?”李善长答:“秦末大乱时,汉高祖以布衣起兵,他为人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乱杀人,五年而成帝业。”又说:“你是濠州人,离刘邦的家乡沛县不远,只要你认真学习这位老乡的长处,天下是可以平定的。”朱元璋听后,十分高兴,决定把李善长留在自己身边,为他出谋划策。李善长的这一席话,对朱元璋的影响十分深远,一直到建国以后的政治、经济政策,大多数是学习汉高祖刘邦而运用于明代的。
朱元璋在至正十四年(1354年)攻占滁州,势力逐渐壮大,并发展成了一支独立的武装力量。当郭子兴等五帅失和之时,郭子兴乘机从濠州发动进攻。至正十五年(1355年)正月,郭子兴用朱元璋之计,派张天祐等进攻和州。郭此时命朱元璋统领其军。朱元璋考虑到诸将的势力与自己不相上下,为避免别人不服他,他就将军命隐藏起来,约好第二天早上在厅中议事。当时入席以右为贵,诸将先入,皆踞右,朱元璋故意后至而就左,“朱比实事,剖决如流,众人皆愕得说不出话来,不能由此稍微有些收敛。讨论分工修城,(限)期三日”。朱元璋负责的工段三天就完成了,诸将都落后。这时说一句话才拿出军命,南面坐曰:“奉命总诸公兵,今甓城皆后期,如军法何?”诸将此刻都非常惊慌,唯恐被辞退。三月,郭子兴病死。刘福通占据安丰和颍州之后,派人把逃匿在砀山夹河的韩林儿及其母杨氏,迎到亳州(今安徽亳县),拥立韩林儿为皇帝,号“小明王”,建国号为“大宋”,年号龙凤,都亳州。立韩林儿之母杨氏为皇太后。杜遵道、盛文郁为丞相,刘福通、罗文素为平章。大宋建立后,韩林儿任命郭子兴之子郭天叙为都元帅,部将张天祐、朱元璋为右、左副元帅。不久,张天祐、郭天叙都战死,朱元璋就成为大元帅,郭子兴的旧部全归他指挥。
同年,朱元璋又兼并了巢湖红巾军的水师。早在刘福通、彭莹玉等在颍州发动起义时,巢湖地区彭莹玉的教徒金花小姐和李国胜、赵胜普联络廖永安兄弟、俞廷玉父子等起来响应颍州起义。金花小姐在起义斗争中战死,李国胜、赵胜普退居巢湖,拥有水师万余人,船只千余艘,称为彭祖水寨。这年年初,廖永安、俞廷玉等投降了朱元璋。李国胜谋杀朱元璋未遂后,反被朱元璋处死,至此巢湖水师全归朱元璋指挥。同年六月,就用巢湖水师乘水涨入江,从牛渚矶强渡长江,攻占采石镇。此时,朱元璋激励自己的将士,只能前进,不许后退,他们乘胜一举攻下了集庆上游的太平,活捉了元朝万户纳哈出。在同元军作战中,朱元璋令幕僚李善长制定军纪,“禁剽掠,有卒违令,斩以徇”,纪律严明,军中肃然。
朱元璋按照能力大小任官职,注重招贤纳士。早在江北初起时,就陆续招集了一些随从起义的地主儒士,如上文提到的李善长,还有冯国用、冯国胜,作为参谋。冯国胜劝朱元璋:“金陵龙蟠虎踞,愿定鼎金陵,倡仁义以一天下。”朱元璋对此大加赞赏。攻下太平后,又召用老儒李习为知太平府,陶安参谋幕府事。为了稳固太平的根基或基础,他利用乡兵修城浚濠,加强防固。接着,朱元璋攻取了溧阳、溧水、句容、芜湖等处。
至正十六年(1356年)春二月,朱元璋率领大军,在采石大破蛮子海牙舟师。当时,蛮子海牙投奔了张士诚。至此,起义军打破了元军对长江的封锁,农民起义军重新振作起来。此年三月,朱元璋乘胜水陆并进,大举进攻集庆,在江宁镇攻破陈兆先军,生擒陈兆先,招降其众三万六千人。继而又在蒋山大败元兵,于是朱元璋的诸军齐头并进,拔栅攻城。集庆城破,元朝御史大夫福寿被杀,水军元帅康茂才投降。朱元璋开进城,告诉官吏父老,说:“元政渎扰,干戈蜂起,我来为民除乱耳,其各安诸如故。贤士吾礼用之,旧政不便者除之,吏毋贪暴殃吾民。”集庆人民喜不胜收。此时朱元璋又得到了夏煜、孙炎、杨宪等十余位儒士,他们为朱元璋献计献策。
朱元璋攻下集庆后,以其为中心,向四周发展,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派诸将先后攻克镇江、广德、长兴、常州、宁国、江阴、常熟、徽州、池州、扬州等应天周围的据点。至正十六年(1356年)七月,诸将尊奉朱元璋为吴国公,并设置了江南行中书省,自己总管此省所有事务,设僚佐,但名义上仍用韩林儿的大宋旗号。朱元璋以集庆为中心后,根据地日益巩固,地盘也更加扩大了,并且有充足的兵力向更远的地方扩展。接着,朱元璋派兵攻取浙西、浙东,消灭了盘踞在这里的元军。至正十八年(1358年)三月,命邓愈进攻建德路。十二月,命胡大海攻婺州,但久攻不下,朱元璋亲自前往攻取,城立即攻破。入城之后,立即发粟赈济贫民,并改州为宁越府。朱元璋连续占领江左、江右诸郡,并与陈友谅占据的地区相邻。
当朱元璋攻下安徽徽州(今安徽歙县)后,他召见名儒朱升,问:“今后我该怎么办?”朱升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意思是说,首先要巩固后方基地;其次要在后方发展生产,屯田积谷,增强经济实力;最后,不要急于称王,免得树大招风。朱元璋十分赞同朱升的建议,觉得他既有才华,又有战略远见,于是把他留在自己军中当参谋。后来,朱元璋势力壮大后,就改吴国公为吴王。从投军到称王,仅仅几年的时间,朱元璋就由一名小卒之辈,发展成为了称雄一方的一代霸主,随后他削平群雄,统一中国,改朝建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大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