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兴和韩林儿(1 / 1)

郭子兴的祖先是曹州(今山东曹县)人。其父郭公,年轻时依靠占卦卜筮的法术流**在定远县(今安徽定远),预言祸福之事很灵验。县城里一个富翁家有一位瞎眼的女儿嫁不出去,郭公就娶了她,家中一天比一天富裕起来。郭公生了三个儿子,郭子兴是老二。子兴刚出生,郭公占卜,大吉。等到长大之后,以抑强扶弱为己任,喜好结交朋友。当时正遇上元朝末年政治混乱,郭子兴分散家财,宰牛滤酒,结交壮士。元末至正十二年(1352年)春天,郭子兴聚集青年数千人,袭击并占领了濠州。朱元璋前去投靠郭子兴,守门人怀疑他是间谍,逮捕了他并告知郭子兴。郭子兴认为其长相奇特,为他松绑并同他讲话,收他为部下,任十夫长,屡次跟随作战立下功劳。郭子兴很喜欢,他的次妻小张夫人也说:“这是个不寻常的人。”就把她所抚养的马公的女儿嫁给朱元璋为妻,这就是后来的孝慈高皇后。

起初,跟郭子兴一同起事的孙德崖等四人,和郭子兴共五家,各自称元帅,地位不相上下。这四个人粗鲁而愚直,天天抢劫掠夺,郭子兴有轻视他们的意思。这四个人不高兴,合谋倾轧郭子兴。郭子兴因此经常在家里呆着不管事。朱元璋乘机劝说郭子兴道:“他们一天比一天抱得紧,我们愈来愈被疏远,时间长了一定要被他们控制。”郭子兴不听从劝说。

元军攻破徐州,徐州的主将彭大、赵均用率领残余的部众逃奔到濠州。孙德崖等人因为他们原来是有名的强盗首领,就一起推崇他们,让他们的地位在自己之上。彭大有智谋权术,郭子兴和他交好而冷淡了赵均用。于是孙德崖等人在赵均用面前进谗言,说:“郭子兴只知道有彭将军,不知道有你这个将军啊!”赵均用大怒,找了个机会逮捕了郭子兴,关押在孙德崖的家里。朱元璋从别处部队回来,大吃一惊,急忙带领郭子兴的两个儿子上诉到彭大那儿。彭大说:“有我在,哪个敢残害你们的父亲!”并且和朱元璋一起前往孙德崖家,打开枷锁救出郭子兴,护送他回来。元军围攻濠州,他们之间就消除旧怨,一起在城中坚守五个多月。解围后,彭大、赵均用都各自称王,郭子兴和孙德崖等人还同原来一样称元帅。没有多久,彭大死了,其子早任率领彭大的部众。赵均用愈来愈专横狠毒,挟持郭子兴攻打盱眙、泗州,并要杀害他。朱元璋已攻下滁州,就派人劝赵均用,说:“大王走投无路时,郭(子兴)公开门接纳你们,恩德是非常深厚的。大王没有报答,反而听信小人的话要谋害他,自己除掉辅佐的人,会失去豪杰之心,我认为大王不该如此。况且他的部队还很多,杀了他能不后悔吗?”赵均用闻知朱元璋的兵力很强,心里害怕他,朱元璋又派人贿赂赵均用身边的亲信,郭子兴因此才能免于一死,于是率领自己所统辖的一万多人前往滁州依靠朱元璋。

郭子兴为人勇猛善战,但是性情固执,罕能容人。遇到危急之事,就跟朱元璋策划商量,亲近信任,如同左膀右臂。事情缓解之后,就听信谗言疏远朱元璋;朱元璋身边管事的人都被调走,逐渐削除朱元璋的兵权。但朱元璋服事郭子兴更加谨慎小心。将士们进献给朱元璋的物品,其妻马氏就赠送给郭子兴的妻子。郭子兴到了滁州,想占据此地自己称王。朱元璋说:“滁州四面都是山,水路船只商人旅客都不好通行,不是短时间内能安生的地方。”郭子兴于是打消了称王的念头。等到攻取了和州,郭子兴命令朱元璋率领诸将领守卫这个地方。孙德崖没粮草了,移军和州境内寻找吃的,要求把部队驻扎在城里,朱元璋收容了他。有人在郭子兴面前说朱元璋的坏话。郭子兴在夜里到达和州,朱元璋来拜见,郭子兴非常生气,不和朱元璋说话。朱元璋说:“孙德崖曾使您处于困境,应该有所防备。”郭子兴沉默不语。孙德崖听说郭子兴来了,图谋领兵离开。前队已出发了,孙德崖留下视察后面的队伍,却和郭子兴的军队打起来了,死的人很多。郭子兴抓获孙德崖,朱元璋也被孙德崖的部队抓获。郭子兴闻知朱元璋被俘,大惊,马上派徐达前去替换朱元璋,把孙德崖也放回去了。郭子兴非常恨孙德崖,本来打算杀掉他才称心,因为朱元璋的缘故勉强地释放了他,心里忧闷不高兴;没有多久,就生病死了,尸体运回滁州埋葬。

郭子兴有三个儿子。长子先前就战死了,次为郭天叙、郭天爵。郭子兴死后韩林儿下文任命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祐和朱元璋为副元帅。张天祐是郭子兴的妻弟。朱元璋渡过长江,郭天叙和张天祐领兵攻打集庆。陈野先叛变,天叙、天祐都被杀害。韩林儿又任命郭天爵为中书右丞。不久朱元璋任平章政事。郭天爵没能得到要职心怀不满,很久以来图谋危害朱元璋,被处死,郭子兴于是绝了后代。郭子兴有一个女儿,是小张夫人所生,嫁给朱元璋封为惠妃,生了蜀、谷、代三位亲王。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下诏书命令有关部门建立他的祠庙,用猪羊各一来祭祀,免除他原来邻居宥氏的徭役,世世代代看守滁阳王的陵墓。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亲手书写郭子兴的事迹,命令太常丞张来仪撰成祠庙碑文。滁州有一个叫郭老舍的人,宣德(明宣宗年号,1426—1435年)年间以滁阳王亲属的身份,至京城朝见。弘治(明孝宗年号,1488—1505年)年间,有一个叫郭琥的人自称四世祖先老舍是滁阳王的第四个儿子,朝廷赐予他冠带礼服,命他负责敬奉祭祀滁阳王。不久,受到宥氏的揭发。掌管礼仪的官员说:“滁阳王祭祀的制度,是太祖定下的,滁阳王没有后代,祠庙的碑文上说得很清楚,郭老舍不是滁阳王的儿子。”不再允许郭琥负责祭祀滁阳王。

韩林儿,栾城(今河北栾城)人,有人说他是李氏的儿子。他的先辈用白莲会烧香活动欺骗群众,被流放到永年。元朝末年,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宣扬妖言,说:“天下一定要大乱,弥勒佛要下界了。”黄河以南、长江、淮河之间的愚民大都相信他的话。颍州人刘福通和他的同伙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等人又说:“韩山童是宋徽宗的八代孙,该为中原之主。”于是杀白黑牛,对天地宣誓,图谋起兵造反,以红巾为标记。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事情败露,刘福通等人慌忙进入颍州造反,韩山童被官府差役捕获诛杀。韩林儿和母亲杨氏逃入武安的山城。刘福通占领朱皋,攻破罗山、上蔡、真阳、确山,进犯叶县、舞阳,攻陷汝宁、光州、息州,聚众达10多万人,元军抵挡不了。其时,徐寿辉等人在蕲州、黄州起事;布王三、孟海马等人在湘水、汉水起事;芝麻李在丰县、沛县起事,而且郭子兴又占据了濠州响应刘福通。当时都称他们“红军”,又叫“香军”。

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刘福通访求韩林儿,在砀山的夹河找到了他,接到亳州,称皇帝,又称“小明王”,建国号叫“宋”,建年号“龙凤”。拆下鹿邑太清宫的木材,在亳州建造宫殿。遵奉杨氏为皇太后;任命杜遵道、盛文郁为丞相,刘福通、罗文素为平章政事,刘六为枢密院知事。刘六是刘福通的弟弟。杜遵道得宠当权。刘福通嫉妒他,暗地里命武士击杀杜遵道,自己当了丞相,加太保衔。权力完全归于刘福通。不久元军在太康大败刘福通,进攻、包围亳州,刘福通挟持韩林儿逃往安丰。没过多久,兵力又强大了,派遣他的部下分道夺取地盘。

至正十七年(1357年),李武、崔德攻陷商州,于是攻破武关以谋取关中;毛贵攻陷胶州、莱州、益都、滨州,山东的州县大多攻下。这年六月,刘福通率领部众攻打汴梁,并且分兵三路:关先生、破头潘、冯长舅、沙刘二、王士诚奔赴晋、冀;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奔赴关中;毛贵出山东向北方进犯。他们的气势非常凶猛。田丰是元朝镇守黄河的乡兵万户,投降了刘福通,攻陷济宁,不久战败逃跑。这年秋天,刘福通攻陷大名(今河北大名),于是从曹州、濮州攻陷卫辉(今在河南)。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攻陷兴元(今陕西汉中),随即进入凤翔,多次被察罕帖木儿、李思齐击败,逃往蜀地。

当时太平无事的时间长了,地方上都没有设防。地方长官听说起义军来了,总是弃城逃跑,因此起义军所到之处无不一攻即破。可是,韩林儿本是盗贼出身,胸无大志,又听命于刘福通,徒有皇帝的虚名。在外面的将领们全都不听从管束,所过之处烧杀抢掠,甚至把老弱之人当粮食来吃;而且他们过去都是和刘福通地位相等的人,刘福通也管不了他们。兵士虽然很多,但军令不能执行。屡次攻下城池,元军也屡次在其后又收复它们,不能守住。只有毛贵稍微有些智谋策略。他攻取济南后,建立宾兴院,选用元朝的旧官吏姬宗周等人分守各路。又在莱州设立屯田360处,每屯之间相距30里,造拉运货物的大车100辆,所有官田民田收取产量的十分之二作为赋税。毛贵多所策划,因此能占据山东三年。等到察罕帖木儿好几次击败起义军,完全收复关、陇地区,就在这年的五月大批调遣秦、晋地区的军队会合于汴梁城下,驻扎在杏花营,各军围绕汴梁城筑起营垒。韩林儿的军队出战就打败仗,据城自守一百多天,吃的东西都快完了。刘福通想不出什么计策,挟持韩林儿带领百余骑兵打开汴梁东门逃回安丰,后宫的姬妾、官员的眷属子女和符玺印章、珍宝财物全部被察罕帖木儿吞没。当时毛贵已被他的同伙赵均用杀害,有一个叫续继祖的,又杀了赵均用,各部队自相攻击。只有田丰据守东平,势力略微强些。

至正二十年(1360年),关先生等人攻陷大宁,又进攻上都。田丰攻陷保定,元朝派遣使者招降他,使者被杀害。王士诚又**晋、冀地区。元将孛罗在台州击败他,士诚就进入东平和田丰会合。刘福通曾经责备李武、崔德绕道避开敌军、观望不前,准备治他们的罪。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夏天,他们两人叛变逃走,投降了李思齐。当时李喜喜、关先生等人,东西转战,大都逃的逃死的死,余众从高丽回来进攻上都,孛罗又击败并招降了他们。察罕帖木儿攻取汴梁之后,就派遣儿子扩廓征讨东平,胁迫田丰、王士诚投降,乘胜平定了山东。只有一个叫陈猱头的,独自据守益都攻不下来,和刘福通遥相声援。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六月,田丰、王士诚趁机会刺死察罕帖木儿,进入益都(在今山东)。元朝廷把军权交给扩廓,扩廓包围益都城好多层,陈猱头等人告急,刘福通从安丰领兵赶去救援,在火星埠与元军相遇,大败逃回。元军加紧攻打益都,挖掘地道进入益都城,杀死田丰、王士诚,把陈猱头押解到京城。韩林儿的情势非常困迫。次年,张士诚的部将吕珍围困安丰,韩林儿向朱元璋告急。朱元璋说:“安丰被攻破,张士诚的势力就会更加强大。”于是亲自率领军队前去救援,可是吕珍已攻进城里杀死了刘福通,朱元璋击退吕珍,带韩林儿回来,让他住在滁州。次年,朱元璋称吴王。又过了两年,韩林儿去世。有人说,朱元璋命令廖永忠迎接韩林儿回应天,到达瓜步时,把船弄翻了,韩林儿淹死在长江中。

先前,朱元璋驻守和阳,郭子兴死后,韩林儿下公文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祐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当时朱元璋以孤军守住一城。韩林儿建国号“宋”以后,四方响应,朱元璋于是用韩林儿的年号在军队中发布命令。韩林儿死后,才从第二年起定为吴元年(1367年)。这一年,朱元璋派遣大将军平定中原地区,元顺帝逃往北方,距韩林儿死去只有一年多。韩林儿称帝共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