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荣灭田都和田安(1 / 1)

齐国相田荣,在项梁解了东阿之围后,因为在人事处理上与项梁发生了矛盾,后来不肯派兵支持项梁与章邯军的战斗,所以项羽一直对他不满。在分封的时候,把被田荣拥立的齐王田市,改封为胶东王,这是对田荣的一个报复,引起了田荣的严重不满。

田荣不让田市去就胶东王。当新封的齐王田都来就王位时,田荣率军将其击败,田都逃到项羽处,请求项羽派兵支持他返回封地。田都和燕国的臧荼一样,是齐王派他率兵援赵,巨鹿之战胜利后,又随项羽入关,因为得到项羽的好感,而被封为齐王的。但他显然不如臧荼精明强悍,他率领的那支经过战火考验的精兵,不堪田荣一击就失败了。这说明田都在齐国很孤立,并未得到太大的支持。

田市很年轻,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田荣不让他就胶东王,可当有人劝他说:“项羽很强暴,他封你为胶东王,你拒绝去就国,恐怕项羽不会饶了你。”田市听后害怕项羽报复,就趁田荣率兵迎战田都之机,违背田荣的决定,偷偷地跑去就胶东王。

田荣击败田都后,发现田市不听他的劝告,偷偷去就胶东王,十分生气。他觉得自己出生入死地去战斗,都是为田市争地盘,他反而不和自己商量,就偷偷地跑去就胶东王,实在是给自己丢了脸。他在气愤之下,派兵去追击田市,把这个背叛自己的侄子杀了。

田荣杀了田市后,就自立为齐王。这时他又派兵西进,攻杀了项羽分封的济北王田安。这样,田荣就占据了齐与济北、胶东三王之地,成为东部的一大反项羽力量。

齐国与项羽的封地紧紧相连,田荣杀田市和田安,逼走田都,都直接地威胁到项羽在彭城一带的安定,也破坏了项羽在东方的政治格局,这当然是项羽所不能容忍的。从当时全国的政治形势看,田荣公开反对项羽比刘邦要早,离项羽的根据地又近,所以不管张良的离间计是否成功,项羽首先把注意力放在田荣的反叛上,这是必然的。但是项羽的主力是首先击田荣,还是去对付刘邦,这可能受到张良的某种影响,但也不能说张良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因为项羽首先出兵击田荣,也可能是为了先易后难,首先解决了就近容易征服的田荣后,在稳定后方的基础上,再出兵进击难度较大的刘邦。这种战略也不能说不对。

田荣是最早起来反对项羽分封的政治格局的。韩广的反对臧荼就燕王,虽然在时间上与田荣不相上下,可他反对的结果是自己的失败;而田荣反对的结果却是赶跑了田都,又兼并了田安,使项羽在东部分封的格局失去了平衡。

臧荼兼并韩广封地,项羽可以默认,因为他是支持臧荼的;而田荣兼并田都、田安,如果项羽也默认了,就等于承认分封的失败。无论从政治斗争还是维护个人威望的角度看,项羽都不能承认田荣造成的既成事实,他必须予以干预,才能保住自己霸主的地位。问题是采取什么样的干预方式,如果项羽处理慎重,应该尽量避免自己亲自率兵去征讨,那样万一失利,就可能一下子破坏了分封的格局。项羽应该派兵支持田都打回去,让他唱主角,还可以令臧荼、黥布等派兵给予支援,自己坐镇彭城加以指挥和调度,才能万无一失。可是项羽没有这样做,结果造成了彭城的一度失守,这是一个很大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