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攻入关中地区,秦王子婴投降。刘邦驻军灞上,并派人守函谷关阻项羽。项羽当时刚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正向关中进军,得知消息大怒,一举攻陷关隘,推进至戏水之西。听闻刘邦有意在关中称王,更为愤怒,一场恶战在即。张良从项伯处得知此事,告知刘邦,刘邦拉拢项伯,项伯答应为之求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向项羽道歉。

鸿门宴壁画

刘邦自知不是项羽的对手,为了求得项羽的谅解,按照项伯的意见,第二天一早就赶到鸿门,亲自来拜见项羽。他怕引起项羽的猜疑,所以只带了100多名卫士。

项羽接见刘邦的时候,刘邦不等项羽发问,就主动地向项羽解释说:“我与将军协力攻秦,你率军北上解了赵国之围,我率军西征,想不到能先进入关中,推翻秦的统治,在咸阳与将军会面。我们本应在一起庆贺反秦斗争的胜利,可现在有小人制造谣言,挑拨我们两人之间的关系,使我们之间产生了误会。”

鸿门宴壁画

项羽听了刘邦的这番自我表白,就相信了刘邦不会反对自己,解除了对刘邦的误会,他坦率地对刘邦说:“你的左司马曹无伤对我讲,你反对我进入关中,所以我才信以为真。不然的话,我怎么会对你产生这些误会呢?”项羽过于天真,他这么一说,等于把信任自己的曹无伤送上了死地,以后刘邦部下的人,谁还再敢向他通风报信呢?项羽从此断绝了来自刘邦阵营的情报来源。

刘邦的一番表白,消除了项羽的误会,项羽就宴请刘邦一行,以示双方的和解。宴会是在军帐中进行的,项羽和项伯是主人,坐在东边,范增南面陪坐;刘邦坐在北面的客人席上,张良陪坐在西边。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很尊敬他,以叔父辈称之。范增知道刘邦说的不是真话,他以后会成为项羽称霸天下的主要对手,所以想借机把刘邦除掉。他在宴会上,一再以目示意项羽,并举所佩的玉玦三次,要项羽按原定的计谋击杀刘邦,但项羽轻信了刘邦的解释,对范增的示意没有反应。

范增见项羽已被刘邦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很着急,就借故离开宴席,把项羽的从弟项庄叫来,对他说:“项羽不忍心杀刘邦,会为我们留下一大祸害。等一会儿你进来为大家祝贺,然后请以舞剑助酒兴,在舞剑的时候趁机杀了刘邦。如果不杀了刘邦,以后我们都会变成他的俘虏。”

项庄以善舞剑著名。他听了范增的话,就进入正在举行宴会的军帐,以祝贺反秦斗争取得胜利为名,向项羽和刘邦等人敬酒,然后对项羽建议:“你在宴请刘邦,军中没有什么可助兴的,我愿献丑舞一段剑,以助大家的酒兴。”项羽不知道项庄的用意,就同意说:“很好。”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见他的剑尖常指向刘邦,就感到其中含有杀意。他和刘邦已经结为亲家,怕伤害了刘邦于自己不利,也拔剑与项庄对舞,一再拨开项庄指向刘邦的剑锋,以身体来保护刘邦,项庄不能得手。

张良看见形势十分危急,项伯稍有疏忽,刘邦就会死在项庄的剑下。他借故离开军帐,见到在外面侍候的樊哙。樊哙不了解宴会上的情况,问张良:“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十分危急!现在项庄舞剑,其目的是想借机杀害刘邦。”樊哙听了,也顾不得什么礼节,就边对张良说:“紧迫了,不能再等,我进去与他们拼了。”边带着剑和盾闯进宴会的军帐。守门的卫士要阻止樊哙入内,樊哙以盾把卫士撞倒在地,闯进宴会的军帐中,站在张良的后边,怒目而视项羽。

项羽见突然闯入一个全副武装的壮士,对自己怀着敌意,不知是什么人,就手握剑柄跪起来厉声问:“你是什么人?”张良怕发生冲突,赶忙向项羽解释说:“他是刘邦的参乘樊哙。”

项羽见樊哙一表威武的勇士风度,称赞说:“真是一名壮士,请他喝酒。”把一斗酒送到樊哙面前,樊哙向项羽拜谢后,一饮而尽。项羽见他好酒量,又对部下说:“送他一个猪肘子吃。”有人拿给樊哙一个生猪肘子,樊哙把盾放在地上,再把生猪肘子放在盾上,用剑切着把它吃了。项羽见他吃得痛快,就又问:“壮士,还能喝酒吗?”樊哙趁机对项羽发了一番议论说:“我死都不怕,还怕喝酒吗?!秦的统治者心怀虎狼之心,杀人如麻,刑法残酷,所以大家都起义反秦。楚怀王在发兵前曾与诸将相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现在刘邦率军先破秦进入咸阳,封闭了秦的宫室和宝库,丝毫没有敢动它,驻军灞上,就是等待你的到来。所以派人镇守函谷关,是防备其他的敌人。刘邦有这么大的功劳,还没有得到什么封侯的报酬,而我却听人们在背后议论,你想杀这样有功之人。这是被推翻的秦统治者的做法,我想你不会这么办。”项羽听了樊哙的一番话,默然不语,好久才对樊哙说:“请坐。”樊哙于是坐在张良的后面。

过了一会儿,刘邦见敌对的形势有所缓和,就借出去上厕所的机会,把张良和樊哙一起叫出来。樊哙建议刘邦马上离开这一险境,刘邦觉得出来是上厕所,并未向项羽辞行,擅自离开不合适。樊哙说:“办大事就不能苛求细节,讲大礼就不拘小错。现在人家剑拔弩张要杀我们,我们像放在肉案上的鱼肉一样,人家随时可以任意宰杀,还讲什么辞行的礼节呢!”于是刘邦才决定不辞而别。

鸿门宴版画

刘邦让张良留下来,对项羽的招待表示感谢,并解释他离去的原因。张良问:“你带来什么礼物了吗?”刘邦说:“我带来白玉璧一双,想送给项羽;玉斗一双,要送给范增。因为看见他们很愤怒,没有敢拿出来。请你代我送给他们吧。”张良说:“很好。”

刘邦怕项羽发现自己逃走后派兵追击,临行前对张良说:“我从小道走,到我们灞上的军营不过20多里。你估计我们已经到了军营后,再进去向项羽说明。”

刘邦上厕所,项羽左等右等也不见他回来,就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这时张良估计刘邦已返回灞上,就进来向项羽道谢说:“刘邦酒喝多了,不能来辞行。他让我代他向大王奉献白玉璧一双,向大将军范增奉献玉斗一双,表示感谢!”项羽问:“刘邦现在什么地方?”张良回答说:“他听说你不能原谅他的过失,现在已独身返回灞上军营中。”项羽这时已经谅解了刘邦,不想再杀他,所以也没有责怪刘邦的不辞而别,就接受了刘邦送的一双白玉璧,把它放在案上。范增则对没有杀了刘邦,让他只身跑了,感到非常遗憾。他把刘邦送的一双玉斗放在地上,拔剑将它击碎,愤慨地说:“唉!项羽这个人头脑太简单,不听我的计谋,受了刘邦的骗。今后与他争天下的,必定是刘邦。他斗不过刘邦,我们这些人今后都将成为刘邦的俘虏。”

刘邦返回灞上的军中,立即将向项羽通风报信的曹无伤杀了,以泄心头之愤。

鸿门宴是刘邦与项羽斗争中具有戏剧性的一段插曲。如果项羽决心要杀刘邦,刘邦当时是无法逃脱的。看来,项羽是很重感情的,或者说是很讲义气的。他和刘邦在一起同生死、共患难地战斗过,刘邦在西征中又立下战功,虽然刘邦在函谷关设兵防守,曾使他对刘邦产生了猜疑,但他总认为刘邦还是反秦斗争中的盟友,所以一经解释就消除了误会,不忍对刘邦下杀手。如果项羽下了杀刘邦的决心,刘邦率百余骑进入敌营,怎么可能借上厕所的机会逃走,而项羽的部下都未能发现而加以阻拦呢?这说明项羽根本就没有采取任何防范的措施,所以刘邦才有可能只身逃走。

项羽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在巨鹿之战中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干,但在政治上却很幼稚,远不如范增有眼光。推翻秦朝统治的是项羽和刘邦这两支主力军,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是组建一个代替秦朝统治的新政权,谁是这个新政权的主人呢?从当时的力量和威望看,当然只能是项羽。可是范增已经看出,刘邦是项羽潜在的强大竞争对手,眼前他虽然力量还不足,不敢对项羽的地位提出挑战,但他的政治斗争经验,却远胜项羽,所以范增主张马上下手除掉这一潜在的竞争对手,否则以后可能败在他的手下。而项羽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不把刘邦看成自己的敌手,而看作盟友,更不认为刘邦敢反对自己,和自己争夺天下。所以他很快就谅解了刘邦,不再同意范增杀刘邦的意见,让刘邦轻易地逃走了。这说明项羽还缺乏政治斗争的远见,过于迷信自己的武力,致使刘邦得以在困境中生存下来。这是项羽与刘邦对立之后,项羽在决策上的第一个大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