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阀董卓(1 / 1)

光武帝所匡复的汉家天下,后世称为东汉的,一共维持了196年,传了13个皇帝,其中称得上盛世的,只有光武的33年和明章二帝的31年,总共不过64年。从第四代的和帝开始,历代因为皇帝幼冲,太后临朝,先造成外戚擅权,后又因皇帝长大,得宦官之助,从外戚手中夺权,而造成宦官乱政。一般知识分子,或称士大夫阶级的,不满意那些不学无术的太监,呼朋引类把一个国家弄得乌烟瘴气,乃引起党锢之祸,把社会上一股正气摧**得奄奄一息。再加上那末二代的灵帝,从12岁开始,做了21年的荒唐皇帝,贪财好色,把大好江山弄得内腐虫蚀。等他一死,由于外戚和宦官最后一次的大火并,引来了虎视河东的大军阀董卓,让董卓以豺狼之心、虎豹之暴、雷霆之势,把这朽败的汉家天下,重重地一击,就再无回生之力了。

豪于分财 善结私党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自少即和甘青一带的羌人混在一起,颇感染上那些游牧边民的豪犷之气。他后来做凉州的兵马管带,防守边塞。因他气力过人,能够左右驰射,而且粗中有谋,所以羌胡都畏服。桓帝末年曾到洛阳为羽林郎(宫中侍卫官),派在中郎将张奂麾下担任行军司马,在讨叛羌之役中立功,封为郎中。朝廷赏他的九千匹缣帛,他全部散赠给部属军士,自己一匹也不留。他说:“功既自居,赏就应分给军士。”可能这是他的带兵哲学,以“利”来打动一批脑筋简单的部属。后来在长安,他的部属李傕、郭汜、樊稠等,居然打了为他复仇的旗号,把汉家朝廷弄得颠沛流离,未始不是着了他这个带兵哲学的魔。自来的大军阀,都掌握一批死党,豪于分财,是结死党最有效的法宝。

挟敌自重 拒释兵权

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之乱起,北中郎将卢植在河北攻张角于广宗城,久不能下。朝廷起用董卓为东中郎将,代卢植攻击张角,谁知在一场与敌遭遇战中败阵,被免职。幸亏第二年因边章、韩遂与北零羌等叛乱,他又被起用做车骑将军皇甫嵩的副司令官,众军皆败,独董卓得全师而还,乃屯扶风郡,封侯。中平六年(189年)朝廷征他到洛阳当少府,那是文官,他怕失军权,借托羌胡多变,不能离开。朝廷乃拜他为并州牧,要他把兵权交给皇甫嵩,那时灵帝病重,他竟推说与士兵相处感情太好,请求率领军队一同去并州,以效力边垂。于是就驻军山西境内,以观时变。凡是军阀都拥兵自重,不愿朝廷夺他兵权。

戚宦互杀 进军洛阳

拥立献帝 自任丞相

董卓护驾回朝,恢复洛阳秩序,先收何进兄弟的部队,一面又让自己带来的三千部队趁夜间潜出城,日间大锣大鼓进城,如是者数天,使洛阳居民以为他不知带有多少部队。他先自任司空,提出废少帝,立陈留王之议,他认为陈留王贤于少帝。原来他们兄弟并非同母,少帝名辩乃何后所生。陈留王名协,是王美人所生,后来何后鸩杀王美人,陈留王就被灵帝生母永乐太后董氏养育。董卓既有北芒山的经验,对陈留王印象良好,又自以为与永乐太后同族,同时他需要掌握一个拥立之功,成为他的政治资本。那时朝中文武,除袁绍表示反对而匆匆挂冠出走外,其余的都迫于他的**威,不敢反对。于是少帝被废,陈留王被立为献帝。董卓以拥立有功,改任太尉,封郿侯,不久又晋升为丞相。他起先还知道装点门面,曾进用一些文臣,其中有闲居陈留博学多才的蔡邕。只有曹操不受他的封委,而急急地改姓化名逃出洛阳。

贪暴性露 迁都长安

董卓看到洛阳贵戚甲第相望、金帛满户,贪心大启,除开他自己乘何太后下葬掠取帝陵藏珍外,又纵其士兵剽劫民间财物,自己也好乱宫廷,滥施刑罚。最可笑的是,他为表示部队有杀贼之功,竟把一次民间大社集的乡民都斩首,然后悬头车辕,表示杀敌凯旋。他也知道敛财,废当时通行的五铢钱,改铸劣币。把洛阳、长安的铜人钟鼎器物,都熔毁来铸钱,于是天下骚然,百物腾贵。那时袁绍就号召山东诸侯一齐讨董,诸侯中能战的只有孙坚,曹操虽能战而战无功。董卓遂决定迁都长安。这一大迁移,强迫洛阳近百万人西行,他不但尽烧宫庙官府人家,而且还令吕布发掘东汉诸帝陵及公卿大臣坟墓,尽劫其珍宝。

残暴不仁 三年而灭

董卓到了长安,自拜为太师,筑郿坞号万岁坞,在坞内蓄美女、陈珍宝,储粮足三十年食用,恣意纵乐。一次在百官前,将北地降虏数百人,先割舌,后斩手足,再挖眼睛,然后加以烹煮,有未及死的,肢体还在案席间颤动,百官有吓得杯筷跌落地上的,董卓却饮食自若。这样的暴虐,人神所不容。果然,不过三年,朝中司徒王允买通了有勇无谋的吕布,将董卓刺死在长安未央宫北掖门。死后陈尸长安街市,百姓燃烛其脐中,一日一夜油脂方尽。其亲属皆被杀,而且烧成灰。他本人虽灭,但其部属仍打着他的旗号施虐,把汉室天下搅扰得回生乏术。军阀之为祸中国,以董卓为最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