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1 / 1)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韩、魏、赵三家分晋,建立起三个封建诸侯国家。当时赵国的疆界东与中山和齐相接,东北与东胡部落和燕相邻,北与林胡、楼烦两部落相交,西南与魏、韩、卫相邻。赵武灵王为赵国第六代国君,是一个有作为的社会改革家和军事家。在他为君期间(公元前325年至公元前299年),正处于剧烈的兼并战争时期。

赵国的北部多是胡人部落,这些游牧民族虽然没有与赵国发生大的战争,但小的掠夺冲突是常有的。胡人身穿短衣、长裤,往来迅速,弯弓射箭自如,上下马方便;而赵人穿的衣服,袖长腰肥,领宽摆大,加上繁琐的结扎、笨重的盔甲,行动十分不便。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当时各诸侯国的军队,且军队的组成又是以长袍大褂的带甲兵士和兵车为主,很少骑兵。赵武灵王有感于此,就准备采用胡人的服装,让军队学习骑马射箭,以利于作战。

周赧王八年(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召见群臣,商议教百姓胡服骑射一事,许多大臣想不通,认为改变衣着习惯,牵涉到自古以来中原的礼教习俗,不能轻易改变。大臣肥义支持赵武灵王的主张,认为办任何一件事,顾虑太多就不能成功,若要学习胡服骑射,就不必顾忌旧习惯势力的议论,而且自古以来,风俗习惯不是不能改变的,舜、禹就曾向苗、倮等部落学习和改变过习俗。赵武灵王听了肥义的话,坚定了决心,带头穿胡服。

实行胡服首先遭到以王叔公子成为首的王族中一些人的极力反对,赵武灵王亲自到公子成家说服,整整一天的辩论终于使公子成接受了赵武灵王的主张,并表示也愿意带头胡服。但王族公子赵文、赵造、赵俊和大臣周造等人仍然坚决反对这项改革,指责赵武灵王变更古法,是一大罪过。赵武灵王又与他们展开一场论辩,用大量的事实说明胡服的益处,赵文等人理屈词穷,只好同意胡服。这项改革推行全国,很快得到百姓的拥护。公子赵燕迟迟不改胡服,赵王准备对他处以极刑以示天下,赵燕吓得连连称罪,立即胡服。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极大地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得赵国一跃而为实力雄厚的强国。同时,从胡人那里学习来的这种短衣长裤服装形式,以后就成为汉民族服装形式的一部分,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与劳动,两千多年一直沿用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