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1 / 1)

[1]原本所无,今因便于查考,故特附入。此种谥号系模仿汉族文化而设,自大化革新,始有年号,始于公元六四五年,至文武天皇大宝二年(七○二)命藤原不比等颁律令,撰定历代天皇谥法。《古事记》成于和铜五年(七一二),已在定谥号之后,但《古事记》中不曾使用。

[2]“一足腾宫”据本居宣长说,乃一边临宇沙川岸边,以一柱立于河中,建设而成。但一说又云,此系一跃可上,没有台阶的简单的宫室,又一说则据《日本书纪》云,“一柱腾宫”,谓以一根柱子为中心,四面屋脊下垂,一种极简素的小房子。

[3]“速吸之门”据本居宣长说,即伊豫丰后间的海峡,其地潮流迅疾,故有是称。“龟甲”者盖古代刳木为舟,形似龟壳。“振羽”谓振两袖,意示招呼,或又说盖指帆,状如鸟羽。

[4]此一句为原本所无,但《日本书纪》有之,写作“珍彦”,读仍作宇豆毗古,今据补入。

[5]“槁”即上文“竹篙”字,今北京犹名杉木之细者曰“桫槁”。

[6]那贺须泥毗古《日本书纪》写作“长髓彦”,即谓长胫。上古史上记反抗日本的人,多有异形,如下文有“土蜘蛛”及“生尾人”之类,亦恶名之一种也。

[7]蓼津训读与楯津相同,借下楯的故事,说明蓼津的起源。

[8]登美系地名,登美毗古为那贺须泥毗古的别称,盖原系登美地方的首领。

[9]汉文写作“崩”,训读为“神升”,盖言成为神而上升,“升遐”虽是古语,取其意义相符,故取用之。“雄武的”原文作“男健”,故下文与“男之水门”有关。

[10]据本居宣长《古事记传》,此处有脱文,需要补入“故建御雷神教曰,穿汝之仓顶,以此刀堕入”,凡十七字。然此十七字不补,义亦可通,或主张尊重原文,今从之。

[11]次田氏谓此亦梦中所示,似较可信,因高木神不曾直接有所启示也。

[12]八咫乌的解释不一,或谓有八个头,此非怪物,疑非是。《古事记序》中有“大乌导于吉野”,只是指乌之大者,第二八节“八尺镜”亦作“八咫镜”,亦是说大镜罢了。乌背日而飞,常从山地飞向平地,以是习性遂被认为日神的使者,为人向导。

[13]“鱼篓”原文作“筌”,系古汉文,惟今已不通用,《庄子》云:“筌者所以得鱼,得鱼而忘筌。”

[14]“贽持之子”义云执贽的人,《日本书纪》写作“苞苴担”,苞苴注云“裹鱼肉也”。此盖为神之御子送鱼鸟之类前来,故即以为姓氏。“鹈养”即是养鹈鹕以捕鱼的人。

[15]有尾的人从井里出来,又分开岩石出来,均系指古代穴居的人,身被兽皮,所谓有尾者即言兽皮连尾也。“井冰鹿”的意义即云井光,“石押分”即云分开岩石。

[16]宇陀郡有宇贺志村,宇贺志可写作“穿”字,故设故事以说明其原因。

[17]“诃夫罗”即鸣镝,“诃夫罗前”此言镝崎,今不详其地。

[18]田鹬日本自制字作从田从鸟,亦称田鸟。大约宴飨中有此鸟,故以起兴,并不以比喻他人,若下文的鹰,盖以比兄宇迦斯。

[19]“前妻”“后妻”,犹言大妻小妻,系指前娶的妻及后娶的妾。“扇骨木的实”有棱角,言其实少肉,为下文“少给”作枕词兼以形容。“柃”据《玉篇》云:“柃,似荆,可作染灰者也。”似多结实,事实未悉。此二句原文有疑问,解者只略疏大意罢了。

[20]末四句系歌唱时附加嘲弄之词,只是看他出丑的意思。

[21]“土云”系指土人,《日本书纪》写作“土蜘蛛”,云“高尾张邑有土蜘蛛,其为人也身短而手足长,与侏儒相类”。所谓“八十个武士”,《日本书纪》作“八十枭帅”。

[22]“头椎石椎的大刀”,系指一种大刀,其柄端如椎,故名,见上文第六二节。其说“石椎”者谓石头作柄。或云“此系指石器”,惟如指石刀,则柄或应用木所作,此疑未必确也。

[23]此处“花椒”原文写作“姜”,惟据考证生姜系由中国传入,上古尚无此物,故当解作“花椒”。此以比喻敌人,谓令人嘴里觉得辣,一直不能忘记,非击杀不可。

[24]细螺大约二三分许,其壳似蜗牛而厚,表面淡青色,有种种花样,肉可供食用。此以螺的回旋比喻军队的包围,用意尖新可喜。

[25]“岛里的”原作“岛上的鸟”系“鹈”的枕词,“鹈养部”即管养鹈鹕捕鱼的人。第七八节所云“贽持之子”见注[14]。

[26]“亩火”即亩傍山,“白梼原”即橿原。《唐韵》云:“橿,万年木也。”《诗疏》云,叶似杏而尖,白色,皮正赤,为木多曲少直,枝叶茂好,材可为弓弩干也。橿原地不可考,后人因传说想象假定,设橿原神社,祀神武天皇焉。

[27]小椅,《日本书纪》作“小桥”。

[28]大妻为王后,其他为妃或夫人,盖当初因帝业未定,王后不曾规定,但此或系后世封建时代的看法,并不的确。

[29]日本古代茅厕多在河上,“厕”字读作“波夜”,意云河屋。厕所下即河流,故赤矢可以从河中上冲。

[30]富登系音读,训作“**”,多多良伊须须岐意云奔走狼狈,此盖系俗说流传,保存在传说里边。《日本书纪》记其本名为“姬蹈鞴五十铃姬命”,姬即比卖,蹈鞴即多多良,五十铃即伊须须。多多良为脚踏的风箱,五十铃者谓许多小铃,系于手足上借作装饰,非狼狈奔走之意。且她的母亲即名势夜陀多良,多多良之名即承袭陀多良而来,陀即多之浊音。

[31]“倭之国”今作大和,音读作“耶麻腾”。

[32]久米部多保留西南民族的遗风,于眼角刺青,使眼睛看似增大,看去可怕。因此对于大久米命,亦遂有此传说。

[33]此句解说颇有疑问,今采取橘守部的说法,取其最为单纯。本居宣长谓历举鸟名,乃雨燕,鹡鸰,千鸟与鹀鸟,其眼睛圆大,与大久米命相比。

[34]狭井与佐韦读音相同。

[35]“建”字意云猛将,如第八一节记“土蜘蛛”八十武士,亦称作“建”,《日本书纪》则写作“枭帅”。下文有倭建命,《日本书纪》写作“日本武尊”,成为通称。

[36]“司祭祀的人”原文作“忌人”,意云斋主,日本古时候最重宗教,称为政教一致,政事直译的意思乃是“祭事”,故司祭亦是协助政事。

[37]《古事记》文字,据序文所说,系集合“帝皇日继”,即历史部分的帝纪,以及“先代旧辞”,即神话传说部分,混合而成,所以各节多有此两种分子。绥靖天皇以后八代所记,则全是帝纪,没有什么旧辞在内。

[38]《日本书纪》作陵在亩傍山南御阴井上。

[39]“斋瓮”言洁斋的酒瓮,以土器盛酒,用以祭神。

[40]“猪”系野猪,“猪心”谓有勇敢的心,犹欧洲人说狮心也。

[41]马之御樴连似因其职掌而得名,但意义原注云未详。

[42]伊久米天皇《日本书纪》写作“活目天皇”,即下文垂仁天皇。

[43]意谓从王死去时,始用人殉葬。“人垣”者周围列人如墙垣,用作警卫,葬时用人埋半身土中,《魏志》在《倭人传》中云:“卑弥呼以死,大作冢,径百余步,殉葬者奴婢百余人。”盖其来已古,未必始于此时。后世改用俑,日本名为埴轮,相传起于垂仁天皇的时候,这种习俗的变革,未免说的时间太短了。

[44]意富多多泥古,或写作“大多田根子”。

[45]意富美和大神即大美和大神,亦即大物主大神。

[46]天神地祇,天神此指高天原的诸神,地祇则指本来在下土的神们,以及本是天神的后代,但在天孙下降以前,便来到地上,成为土著的各神。

[47]上古时日本婚姻,多系男子往就女家,往往有邂逅相遇,不识姓名者,后代小说中常有之,如《源氏物语》中便有类似的故事。

[48]麻线绕成圆团,完了才剩下了三圈,原文云“三勾”,读作美和。此即作为三轮山地名的解释。

[49]此句据《日本书纪》作“尽与宫女游戏”,疑《古事记》脱误。橘守部谓意言派遣武将到四方去,宫中却防备无人。

[50]伊杼美意即云“挑”,伊豆美今云水泉乡。

[51]“净箭”谓斋戒谨慎,祷告于神而射的箭,古时比箭,最初所射的箭名此。

[52]久须婆之渡在河内国交野郡,旧称葛叶乡,今作樟叶村。因其音与久曾婆迦麻(屎裈)相近,故传讹有此传说作为解说,此类故事甚多。

[53]波布理曾能可译作“屠园”,实在名“祝园乡”,见于《倭名类聚抄》。

[54]“丈”训作“杖”,古代以丈量物,故有是称。或说此乃周尺,一尺当今曲尺七寸六分。

[55]服务于河上宫的人民称曰“河上部”,被指定为王的代理者也。

[56]大神宫初在大和之笠缝邑,至是始命倭比卖命相地于伊势国五十铃川上之地,以后相沿至今。第一○一节谓妹丰锄比卖命斋祭于伊势的大神宫,系根据后世的说法,其时实尚未迁也。

[57]原文云“子代”,谓天皇、王后及王子等,假如无子,虑其名字后世或被遗忘,因指定部民继承其名,有如子嗣。

[58]倭建命见下第一二二节,《日本书纪》写作“日本武尊”。

[59]王后本名佐波迟比卖,因为是沙本毗古王的妹子,所以又称为沙本毗卖。

[60]稻城系古代的临时防御工事,在家屋周围,积稻为垣,以防弓箭,犹后世的土囊。《日本书纪》云:“积稻作城,其坚不可破,此谓稻城也。”

[61]因为作玉串的人使串索腐烂,故天皇憎恨,没收其领地。后世有“玉作没有封地”的谚语,遂附会其事,谓其起源在于此时。

[62]“本”日本语训作“火”,“牟智”者尊称,“和气”者少年之意,大意云火中御子。

[63]原文云“大汤坐,若汤坐”,《日本书纪》作“汤人”,谓职司小儿沐浴的人,大与若者犹言正副的差别。

[64]古代夫妇互结下裳的带,相约再会时方得解开,犹中国云结缡之意。

[65]《古事记》所言,似沙本毗古为王师所杀,惟《日本书纪》云:“时火兴城崩,军众悉走,狭穗彦与妹共死于城中。”似二人同投于火中,狭穗彦即沙本毗古。

[66]古代刳木为舟,这是两杈的巨木,挖空了成为双歧的船。《日本书纪》中说履中天皇作“两枝船”,泛于池中,与王后分乘之,以为游戏。

[67]“和那美”训作“羂网”。

[68]本来预料,王子看到这鸟,可以说话,现在却并不如此,直到拜了出云大神,这才开口。但《日本书纪》说,捕鸟的人乃是天汤河板举,他在出云捕到这鸟,王子看了始能说话。

[69]出云大神即是大国主神。上文说让国的地方,第五八节大国主神已有此要求,今复有此事,或者出云大神一时衰颓的缘故吧。惟此等事原出神话,则前后重出,亦正是常有的事,这种惟理的解释也用不着了。

[70]师木,登美与朝仓,都是大和(倭)的地名,这里重叠的加上,用意不详。

[71]古代行旅多所忌讳,如路上遇见残疾的人,皆是不祥,故预先忌避。

[72]黑巢桥谓带皮的木材所搭成的桥。

[73]青叶山据本居宣长说,造成假山,上生青叶的树,备进宴时眺望。

[74]苇原色许男大神为大国主神的别名。

[75]忽闻王子开口说话,故曙立王等同来的人,见此情形,无不喜悦。

[76]槟榔实系蒲葵树,在日向萨摩等处茂生,虽相承写作此二写,实与药用的槟榔并不相同。

[77]上文第四八节说御诸山之神走来,亦云“有光照着海上”,盖是神道的常态,肥长比卖既然原形是一条大蛇,可知也不是常人了。

[78]古代沿海岸行驶的多系独木舟,故拖上陆地,以至越山过岭,都非难事。

[79]参看注[63]。

[80]圆野比卖初欲自缢。盖为侍女等所救,其地称为悬木(Sagariki),相乐则读作Sagaraka,此地名缘起的传说,照例多出于附会者为多。

[81]《日本书纪》称圆野比卖作竹野媛,本文云:“惟竹野媛者,因形姿丑返于本土,则羞其见返,葛野自堕舆而死之,故号其地谓‘堕国’,今谓弟国讹也。”堕国读作Otikuni,弟国则为Otokuni,今写作“乙训”。

[82]“日没国”原文作“常世国”。系指外国而言,但这里盖谓亚洲大陆。“常世”训作“恒久”,但或可读作“长夜”,指西方日没处,犹古代称中国曰“吴”,读作Kure,训与“暮”同。非时香果原语云“四时皆有的香的果实”,《日本书纪》写作“非时香果”,今从之,非时者犹云不定时,橘熟于夏,经秋至冬尚在枝头,故如此说。

[83]此言到处寻求,历时甚久,《日本书纪》云,往复计费了十年的工夫。

[84]原文云,“缦八缦,矛八矛”,今据本居宣长的解说,或说此系指苗木,缦谓蟠曲如蔓,矛则直立的,但此与橘树不相适合。

[85]“石祝作”系制造石棺的部民,盖古代从此时起始用石棺,“土师部”则专制明器及土偶者。

[86]“郎女”乃对于女子亲爱的称呼,男子则称“郎子”。“大郎女”犹言年长的女郎,其年幼者则称“若郎女”。

[87]倭男具那命,《日本书纪》写作“日本童男”,即日本武尊的一别名,本居宣长谓具那盖与髫发之意有关,即垂髫云。

[88]诃具漏盖即黑发之意。倭建命有子名若建王,若建王的女儿即诃具漏比卖,世代隔绝,于理无做后妃的可能,此处说是倭建命的曾孙女,明系误记。

[89]国造以下均系地方官吏,但由世袭,犹土司之类。

[90]熊曾地名,即今熊本、鹿儿岛两县,《日本书纪》写作“熊”袭。熊曾建者犹言熊曾武男的人,兄弟二人,《日本书纪》称为厚鹿文及窄鹿文,惟《古事记》不举其名。

[91]《日本书纪》注云:“古俗年少儿年十五六间,束发于额,十七八间分为角子,今亦然之。”“角子”即所谓总角。《日本书纪》称小碓命此时年十六,盖据《古事记》文推而知之。

[92]熊曾建被刺未即死,当时如将刀拔去,将即死去,现因尚有话要说,故要求勿动。

[93]大八岛国即日本代称,见上文第六节。

[94]“云气何蒙茸”系修辞上的枕词,照例加在出云的名词的上面。

[95]此言刀鞘及柄上多缠有葛蔓,以为装饰,今多用以编织篮筐。

[96]“枸骨”原文作“比比罗木”,冬青之属,叶尖有刺,古代信有威力,能碎鬼怪。立春前夜,以枸骨刺鰯鱼(沙丁鱼)之头,立门窗外,此风至今犹存。

[97]当时倭比卖命以王女在伊势大神宫,任斋主的职务,称曰“斋宫”,犹后世的巫女。

[98]所谓“凶暴的神”,即是指不服的土著的酋长。

[99]这里是那草薙剑的出典,因为先用剑薙去周围的草,以免延着。相对放火,本居宣长谓能使野火减弱,《汉书·李陵传》亦有“抵大泽葭苇中,虏从上风纵火,陵亦令军中纵火以自救”之文,但语焉不详,不知是如何对放。近人黑板胜美解说,谓当先从所在地方烧起,及上风的火延烧过来,则此处已空无所有,可免于难,其说较为明确。又原文第二次说放火烧却,乃是指所斩杀的敌人尸首,故积聚焚烧,但他处不见同样记载,大概因为说明烧津地名的缘故吧。

[100]古代迷信,如海兴风浪,船不能进,相信海神欲得祭品,必须从舟中选取珍物,或美人,投入海中,风浪乃能平息。

[101]这首歌乃弟橘比卖命临入水的时候,怀念王子的恩情而作,谓当年遇见野火,万分危急时,尚记念我。

[102]虾夷指埃奴人,日本原住的人民,今尚存东北一带,因为多须,故俗称虾夷。古来抵抗日本民族的侵袭,最为勇猛,史称“一骑当千”,后世历代将军故犹袭称“征夷大将军”,这名称直至十九世纪始行废止。

[103]此坂神与第一二九节科野的坂神,均指虾夷的酋长,不过这里能变白鹿,有传说的意味罢了。

[104]原文作“阿豆麻波夜”,“波夜”是感叹词,“阿豆麻”义云吾妻。下文地名吾妻亦作阿豆麻,意云彼端,盖指远方,今通常写作“东”字,犹云东国。

[105]“烧火的老人”乃燃火守夜的人,后世卫士在举行仪式的时候,焚烧庭寮,盖其遗风。

[106]原本“天”的形容的枕词,例作“久坚”,解作永久存在,似是后起的附会。一说解作瓢形,谓形似圆瓢,较为适合。

[107]“白鹄”原本作“杙”,解作草木经镰刀削去后剩下的根株,但与下文不甚连贯。或读为“白鹄”,快的镰刀乃是形容鸟的飞渡,再以鸟颈引起柔腕,似较为有意义,所以取了这一说了。

[108]“当艺”原义盖是舵,此言行走不便,转向费力,为说明地名当艺之故,觉得文义不很畅达了。

[109]原文作“三重之勾”,古代有勾饼,用糯米粉捏如螺贝之状,用油煎之,或称糫饼,盖是中国古名,疑即寒具之类。此言王子的腿肿,有如勾饼的三重,即是三叠。

[110]“蒲席几重”系形容的枕词,与下文平群山相关,分开来说,无甚意义。

[111]和歌照例由五句三十一字组成,片歌犹言一半,系指旋头歌的前半片,故有三句,计二十一字。

[112]此纪念草薙剑之歌,意言此剑如在,便不至中山神的毒气,以至于死了。

[113]萆薢见《本草》,不知俗名为何。乃薯蓣科的蔓生植物,这里以藤蔓蔓延为比,形容匍匐行走的状况。

[114]“八寻”言其大,“白鸟”系泛指白色的鸟,或即是下文的“海燕”(千鸟),亦未可知。此处盖说白鸟即倭建命的神灵所化。

[115]歌言在竹丛中行走不便,因为鸟在空中飞翔,人不能跟从,要用脚在地上走着。

[116]在海边追鸟,也很不容易,因为不能沿着一直平坦的海边走去,必须从这块岩石跳到那块岩石。

[117]见注[88]。

[118]大臣为廷臣中最高的位置,以后由建内宿祢的子孙历代世袭。

[119]竹鞆已见上文第二四节,惟后世的鞆,多用革制,故字从革,乃系日本自制文字,中国所无。此系半月形的皮袋,中入兽毛,以皮带系着左臂,以防射时弓弦弹着。

[120]日本古奉神道教,犹现今的沙满教,用降神之术,使神附于人,听取教示。其情形略如下文所记,寻常以妇女为较多,神功皇后乃历史最杰出的女巫。

[121]这里所谓“路”是指黄泉国的一路。

[122]《日本书纪》中记一说云:“天皇亲伐熊袭,中贼矢而崩也。”但下文那么张皇失措,举行大祓,则似不是寻常死亡,故有如此大规模的宗教仪式。

[123]天皇死在筑紫的诃志比宫,故此国内限于筑紫。据《神祇令》所载:“凡诸国须大祓者,每郡出刀一口,皮一张,锹一口,及杂物等,户别麻一条,其国造出马一疋。”“币帛”原文云“奴佐”,意即云麻,故各户出麻一条,后改用布帛,文字遂也写作“币”了。

[124]“生剥”以下五项犯罪,所谓天上罪,起源于建速须佐之男命,见上文第二七节。“上通婚”以下六项所谓地上罪,乃指亲属通奸,及各种兽奸是也。

[125]此处“神”字即等于“人”。古代称土著的人常曰“神”,屡见上文。

[126]“真木”者良材之意,建筑上系指桧木,这里也是指桧吧。“真木的灰”用处不详,大概是咒愿海上平安的东西。

[127]“叶盘”原文写作“比罗传”,义云平手,以槲树等阔大的叶,数枚作一叠,用竹针刺作盘碟之状,盖用以盛神馔者,用于供养海神。

[128]此言永久进贡,无时或息,“舵楫常湿”原本亦作“舵楫不干”,与上句重复。

[129]史言此时封重宝府库,收图籍文书,以带有矛头的杖植于王城的门前,永传后世。门曰“金门”者,盖取坚固的意思。

[130]墨江大神即是底筒之男命等三神,见上文第二○节。“荒魂”者,神道凶猛可畏的一方面。

[131]“宇美”训作“生育”。

[132]年鱼形似鳟而小,有细鳞,春生夏长,秋衰冬死,故名年鱼,中国不知何名。此处记神功皇后西征传说,以钓鱼为“祈狩”,谓“若有成事,河鱼饮钩,因以举竿,乃获细鳞鱼”,是以鱼为占,故后人遂以“鲇”字充年鱼焉,其实鲇乃是鲶鱼,与年鱼绝非一物。

[133]今俗传妇女往钓,多有所获,若男人钓者则无所得云。

[134]此即所谓“祈狩”,谓有所祈请,看打猎的结果,而占卜所请的事件的吉凶。

[135]因为有了香坂、忍熊二王的反叛,故当举行祓除,不过没有像仲哀天皇的严重,故并不是大祓除罢了。

[136]海豚乃水中的哺乳动物,长六七尺至一丈余,其鼻甚长,捕时投枪中其鼻。因为习性来时成群,故或说“一浦皆满”,今只作一处解。

[137]“气比”,《日本书纪》写作“笥饭”,敦贺(都奴贺)的旧名。本居宣长云,气比者“食灵”之义。

[138]少名御神即上文少名毗古那命,见上文第四七节,云那个少名毗古那命便渡到海那边去了,即本文所云“常世国”。

[139]此言海部山部设立的起源,见下文第一五一节。其后大山守命叛变,大雀命与宇迟能和纪郎子互让天下,见下文第一五三节。

[140]螃蟹在上古时代极是普通的食物,大约在飨享中亦适有是物,故用以起兴。首六句是问答体,说蟹是怎么来的,从七句起则天皇自己说话,说他走到那里,遇见矢河枝比卖的事情。

[141]后身看去像是楯牌,言腰身挺直,牙齿则像是椎树的实,或言如椎实又如菱,则似费解,且亦不词。

[142]三层的泥土上下皆不适用,唯居中者宜于画眉,形容少女的眉画得好。

[143]语意不明,或解作“转”,意云当时胡思乱想,今不意得如所愿。

[144]柏叶杯为古时酒盏,以厚实的阔叶树叶作为饮食器皿,柏系假借字,中国应作“栎”或“槲”字。

[145]原文此处脱漏,今据本居宣长说补。

[146]原文云“神似的”,解作“鸣神”之略,即雷神,谓闻名已久,或只作神解,盖云未得见面,但凭想象而已。二说均可通,今且从第一说。

[147]原文作“国主”,但上文第七八节已有,写作“国巢”,亦作“国栖”,谓古代穴居的土人。《常陆风土记》云:“常居穴,有人来则入窟。”

[148]品陀是应神天皇的名字,大雀是王子的名字,这里却并不忌讳,都直呼其名,盖是古代的遗风,还不曾受中国避讳的影响,当时且有规定名称的部属,继承名号,以为记号之俗。

[149]此歌下半有各种解说,今只取其大意如此。

[150]横阔的木臼,与直而深的称竖臼者相对,此言以做酒的材料,入臼中舂碎而酿酒也。

[151]此处“阿爹”指受御酒的人,即指天皇。

[152]《日本书纪》言贡良马二匹,盖为马匹改良之用,又云,“即养于轻坂上厩,因以阿直岐令掌饲”。阿直岐即此处的阿知吉师,吉师者尊称,《日本书纪》略作“岐”。后世职为“史”,义云“书人”,称阿直史,掌文书、国史、地志之属。

[153]和迩吉师,后世多依《日本书纪》称为王仁,初次将书籍传入日本,见于记录者。《千字文》为梁周兴嗣所作,王仁来献书在应神天皇十六年,为晋武帝太康六年(公元二八五年),尚要早二百余年,故一般学者皆谓所持来者乃是小学书,如史游《急就章》之类,不过名目相同耳。文首者,司文书之首长。

[154]韩锻者,三韩人的锻工,吴服者,中国衣料的织工。秦造汉直,皆三韩移民,自称系秦人汉人之后,居于乐浪、带方二郡,后由弓月君及阿知主使分别率领归化,遂成二族。秦训机织,汉训绫文,皆与织物相关。酿酒之术日本以前已有,此盖新法,仁番系人名,而须须许理则或是诨名,言饮酒时撮口作声,上文叙国巢人酿酒作歌,“口作击鼓声”,可作参考。这种新法的酒或特别好吃,故天皇因而醉歌,以杖击石,至于硬石头也避醉酒人之俗语,不过言醉人无可理喻而已。

[155]舍人即天皇及王子的侍臣。

[156]五味子系一种蔓生植物,叶经冬不凋,著实如天竹,取其根汁甚滑且黏,古人取以涂发,名为鬓葛。

[157]船板滑泽取其倾跌,盖今既无效,故改用他法,便自落水。

[158]漂流着唱歌,似非当时情理所有,当系山守部部属表现故事时所为。民间故事中则常有此类情节,如“猴儿女婿”一则,说猴子堕溪谷中,便漂流着唱歌曰:“猿泽呀,猿泽呀,阿藤的母亲要哭呀!”

[159]“诃和罗”盖言金属相触发声,犹云嘎啦。

[160]上句本云“君”,亦可解作大山守,今姑且译作应神天皇。妹子则据契冲在《古事记抄》中所说,云是大山守命的同母妹,大原郎女或高目郎女之一,为宇迟能和纪郎子之妃。

[161]此引故事以证俗语的由来,当然系出附会,原意则谓渔人因为自己的货色最易腐烂,故最怕耽误时日。

[162]阿加流比卖义曰“光明”,系取日光如虹的意思。

[163]上文第三八节有辟蛇的巾,这里乃是有起止风浪的力量的东西,在航海中所用的一种符咒,可以保海上的平安。

[164]“盐”与“潮”字相通,故如此说。照例石头也应当说升沉,唯事实石头不能浮,故只有沉这方面。

[165]宇礼豆玖即上文说的赌赛,因事涉宗教,故称神宇礼豆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