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气变化
天有五气,万物化成。木清则仁,火清则礼,金清则义,水清则智,土清则思,五气尽纯,圣德备也。木浊则弱,火浊则**,金浊则暴,水浊则贪,土浊则顽,五气尽浊,民之下也。
中土多圣人,和气所交也。绝域多怪物,异气所产也。苟禀此气,必有此形;苟有此形,必生此性。故食谷者智能而文,食草者多力而愚,食桑者有丝而蛾,食肉者勇?(xiàn)[1]而悍,食土者无心而不息,食气者神明而长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大腰[2]无雄,细腰[3]无雌。无雄外接,无雌外育。三化[4]之虫,先孕后交;兼爱之兽[5],自为牝牡[6]。寄生[7]因夫高木,女萝[8]托乎茯苓[9]。木株于土,萍植于水。鸟排虚而飞,兽蹠(zhí)实而走,虫土闭而蛰,鱼渊潜而处。
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本乎时者亲旁,各从其类也。千岁之雉,入海为蜃[10];百年之雀,入海为蛤;千岁龟鼋[11],能与人语;千岁之狐,起为美女;千岁之蛇,断而复续;百年之鼠,而能相卜。数之至也。春分之日,鹰变为鸠;秋分之日,鸠变为鹰。时之化也。
应变而动,是为顺常;苟错其方,则为妖眚(shěng)[14]。故下体生于上,上体生于下,气之反者也。人生兽,兽生人,气之乱者也。男化为女,女化为男,气之贸[15]者也。鲁牛哀得疾,七日化而为虎,形体变易,爪牙施张。其兄启户而入,搏而食之。方其为人,不知其将为虎也;方有为虎,不知其常为人也。
故晋太康中,陈留阮士瑀伤于虺(huǐ)[16],不忍其痛,数嗅其疮,已而双虺成于鼻中。元康中,历阳纪元载客食道龟,已而成瘕(jiǎ)[17],医以药攻之,下龟子数升,大如小钱,头足咸备,文甲皆具,惟中药已死。夫妻非化育之气,鼻非胎孕之所,享道[18]非下物之具。从此观之,万物之生死也,与其变化也,非通神之思,虽求诸已,恶识所自来?然朽草之为萤,由乎腐也;麦之为蝴蝶,由乎湿也。尔则万物之变,皆有由也。农夫止麦之化者,沤[19]之以灰;圣人理万物之化者,济之以道。其然与不然乎?
[1]?:气势强盛。
[2]大腰:指龟鳖类动物。
[3]细腰:指蜂类动物。
[4]三化:经过三次变化的动物,此处指蚕。
[5]兼爱之兽:一身具备雌雄二性,相传人食之则无妒,所以叫兼爱之兽。
[6]牝牡:雌雄。
[7]寄生:指芝菌类依附树木生长的植物。
[8]女萝:即松萝,寄生于高树上,成丝条状下垂。
[9]茯苓:寄生在松树根上的真菌,可入药。
[10]蜃:大蛤。
[11]鼋:大鳖,俗称癞头鼋。
[12]蛬:蟋蟀。
[14]妖眚:灾异。
[15]贸:交错。
[16]虺:古代蝮蛇一类的毒蛇。
[17]瘕:腹中结块的疾病。
[18]享道:消化道。
[19]沤:淤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