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进的时候不进会失去机遇,该退的时候不退惹来麻烦,甚至是祸害。
既能功成名就,又能远灾避祸,是修身处世的秘诀。世间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时世的盛衰和人生的沉浮也是如此,必须待时而动,顺其自然。这就意味着,为人处世要精通时务,懂得“激流勇进”和“激流勇退”的道理。
春秋时期,吴越争雄,越国范蠡在越王勾践身为人奴之时,鼎力效忠。在忍耐了漫长的屈辱之后,越王勾践终于得以东山再起,一举灭掉了吴国,重建越国。
而立下赫赫功劳的范蠡在庆功宴上,却悄悄带着西施,乘一叶扁舟消失了。临走前,他曾托人送过一封信给他的好友文仲,信上说: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越王这人能容忍敌人的欺负,却不能容有功的大臣。我们只能够同他共患难,却不能同他共安乐。你现在不走,恐怕将来想走也走不了。
可惜,文仲没有听其劝告,最后被勾践逼死。临死对天长叹,痛悔自己没有听范蠡的话,而落得“烹狗”的结局。
与文仲相反,范蠡带着西施和一些财宝珠玉,弃官经商,改名换姓,跑到齐国去了。几年后,成为百万富翁,后人称其为“商圣”陶朱公。
范蠡和文仲的一退一进,正好说明了“退”的机会含义。范蠡的“退”,为自己创造了更好的机会;而文仲的“进”,其结果却是死路一条。
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它的意思是,始终保持丰盈的状态,不若停止它;不停地磨砺锋芒,欲使之光锐,却难保其锋永久锐利;满屋的金银珠玉,很难永恒地守护住它;人富贵了就会产生骄奢**逸的心理,反而容易犯错误。功成名遂则应隐退,此乃天理。
它提醒人们功成名就、官显位赫后,人事会停滞,人心会倦怠,业绩也不会进展。应立即辞去高位,退而赋闲。否则,说不定会因芝麻小事而被问罪,遭到晚节不保的厄运。
《史记》中记载:战国时代的范雎本是魏国人,后到秦国。因向秦昭王献远交近攻的策略,深得昭王赏识,被任为宰相。后因他所推荐的郑安平与赵国作战失败,而使他意志消沉。按秦国法律,只要被推荐人出了纰漏,推荐者也要受连坐处分。但昭王并没问罪范雎,这使他心情更为沉重。
恰在此时,蔡泽来拜访他,对他说道:
“四季的变化是周而复始的。春天完成了滋生万物的任务后就让位与夏,夏天结束养育万物的责任后就让位与秋,秋天完成成熟的任务后就让位与冬,冬把万物收藏起来又让位与春天……这便是四季的循环法则。如今你的地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日子已久,恐有不测,而应让位他人,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一席话启发了范雎,便立刻引退,并且推荐蔡泽继任宰相。蔡泽就职后,也为秦国的强大做出了重要贡献。
进退之术,古人多有阐发,像“进一步山穷水尽,退一步海阔天空”“以退为进,以进为退”,等等。
然而,近年来,这些“金玉良言”却被人们忽略了,当作了“耳边风”,究竟是为什么?
一般说来,不外乎是有这样两种原因:一种是身处逆境之人虽能识之,但不能做;另一种是身处顺境之人虽能做之,但不能识。
身处逆境,思量最多的就是如何能摆脱眼前不利局面,力争早日振作起来,因此,他们脑子里萦绕最多的便是“进一步山穷水尽,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思来想去,总觉得自己背水一战,退无可退。那么只能向前踏进,而结果,依然是落了个“山穷水尽”的地步。
相反,身处顺境的人,思量最多的则是如何抓住眼前的大好局势,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影响力,“好风须借力,送我上青天”。正处于人生得意的金字塔尖,尽管也时时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但是,他们当中又有几人能想到“退”之一字?他们有的是退的资本,可是,他们没有人能认识到这进退之术,因此搁浅了。
你或许还不太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好,且让我们来举例说明。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跟莱温斯基的那场“拉链门”风波闹得沸沸扬扬。我们可以想一想,当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事情东窗事发,克林顿采取推脱的态度,这也是一种选择。当着全世界人的面,堂堂的美国总统承认自己的丑事,这是多让人难为情的事情啊!但克林顿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采取了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么做,其实是将包袱扔给了所有的美国人:我已经承认了我自己的错误,你们有权利让我下台,你们也有权利让我继续留在总统的位子上;对一个已经承认错误的人,你们就看着办吧!结果表明,克林顿胜利了。
同样是美国总统,当年肯尼迪在竞选美国参议员的时候,他的竞选对手在最关键的时候轻易地抓到了他的一个把柄:肯尼迪在学生时代,因为欺骗而被哈佛大学退学。这类事件在政治上的威力是巨大的,竞选对手只要充分利用这个证据,就可以使肯尼迪诚实、正直与道德的形象蒙上一层阴影,使他的政治前途黯然无光。一般人面对这类事情的反应不外是极力否认,澄清自己,但肯尼迪很爽快地承认了自己的确曾犯了一项很严重的错误。他说:“我对于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感到很抱歉。我是错的。我没有什么可以辩驳的余地。”肯尼迪这么做,等于说“我已经放弃了所有的抵抗”,而对于一个已经放弃抵抗的人,你还要跟他没完没了吗?如果对手真的继续进攻了,显得对手没有一点风度。所以,我们应记住一个基本原则:一个人既然已经承认错误了,那么你就不能再去攻击他,再去跟他计较。无论是克林顿还是肯尼迪,他们都没有因为有过劣迹而受到丝毫的伤害,相反的是,他们还都将它转变为了一个优点。这从肯尼迪后来当选总统和克林顿的事情完全在互联网上披露后支持率反而上升就可以得到证实。他们承认自己有过错误,他们就已经将自己人性化了:我们和平常人一样,也会犯错;同时,承认自己有错,赢得人们的同情。而别人这时也乐得做顺水人情。
荀子说,大丈夫当随时势能屈能伸,柔顺如同薄席,可卷可张。只要人生目标的大方向没变,有时候选择以退为进的策略,才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诺贝尔奖得主莱纳斯·波林说:“一个好的研究者知道应该发挥哪些构想,而哪些构想应该丢弃,否则,会浪费很多时间在差劲的构想上。”有些事情,你虽然尽了很大的努力,但发现自己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地位,你所走的研究路线也许只是一条死胡同。这时候,最明智的办法就是抽身退出,去研究别的项目,寻找成功的机会。
牛顿早年就是“永动机”的追随者。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失败之后,他明智地退出了对“永动机”的研究,在力学研究中投入更大的精力。最终,许多“永动机”的研究者默默而终,而牛顿却因摆脱了无谓的研究,而在其他方面脱颖而出。
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我们都要审慎地运用智慧,做最正确的判断,选择正确方向;同时别忘了及时检视选择的角度,适时调整。放掉无谓的固执,冷静地用开放的心胸做正确抉择。每次正确无误的进退将指引你走向成功。
生命感悟:
我们在谈到成功之道时,更多地强调要有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但有时候,如果一味地硬冲硬打未必是一种最好的方法,以退为进方是一种人生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