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媒体曾发布了这样一篇报道:“论长相,普京划分不到美男子的行列,但他身上具备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他将自己的名字演绎成了‘硬汉’‘超人’的代名词,体现了俄罗斯人极为崇尚的军事气质。”
2009年,俄罗斯的相关机构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普京以压倒性的优势获选“世界魅力最高男士”的称号。
那么,普京是怎样培养出这种极具风格的个人魅力的呢?很多人认为他主要是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他的父亲,另一方面是他在克格勃的经历。
俄罗斯媒体曾经得到了一张普京父亲的全身照。照片背面写着这样一句话:“他是一位十分勇敢的潜艇舰员,并且参加过著名的战役——列宁格勒保卫战,他的名字叫弗拉基米尔·斯皮里多诺维奇·普京。”媒体机构拿着这张照片去给参加过苏德战争的老兵辨认,得到了一致答案:“这人就是老普京!”在普京的朋友看来,普京十分羡慕父亲的战争经历,并且他还到国家图书馆查看父亲的档案,最后还将其写进自己的书中:“1932年,我们举家前往圣彼得堡,父亲应征入伍,并成为潜艇部队的舰员。”
1932年,普京的父亲入伍之后,在瓦西里耶夫岛地区接受潜艇方面的相关培训,随后被分配到一个潜艇编队服役。老普京在潜艇编队服役时担任的职位十分普通,就是一名信号收发员。其职责是在潜艇下潜时,负责掌舵操作;当潜艇上浮时,负责发出相应信号。
1937年,老普京复员,举家移居到列宁格勒。随后,苏德战争爆发,他再次穿上了军装,参加了保家卫国的战争。
普京在书中这样写道:“父亲重新参军后被分配到第330步兵团歼敌营,他们主要负责在德军的大后方搞一些破坏活动,骚扰敌方。父亲的班里共有28人,他们曾经成功地潜入敌营,并炸毁了对方的弹药库。一次,他们的口粮吃完了,于是,就在战地的百姓家里要来一些粮食,但后来这户百姓出卖了他们,将他们的消息告诉了德方。于是,德军派出大量兵力搜捕他们,一路围剿,情况十分危急,父亲藏在一处沼泽中,用芦苇管进行呼吸,才逃过了一劫,最后父亲班里的28人仅有4人生还,幸存的队员最后都回到前线。”
这次大难不死回到前线后,老普京立即参加了列宁格勒保卫战,在战斗中身受重伤,致使一条腿落下残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得到了上级嘉奖,并获得一枚战斗荣誉勋章。
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所以普京一直酷爱军事。虽然他小时候个头不高,但每次打架时都不会服输,与对方对抗到底。
除此之外,普京身上的军事烙印也受到了克格勃经历的深刻影响。1975年夏天,普京从列宁格勒大学毕业,随后进入克格勃接受军事化训练。
据普京的同学透露:“我们在受训期间,对军事编制、武器装备的使用等等都要清楚了解和掌握。我们还接受空降方面的特种训练。在诸多训练项目中,最危险的就是‘钻坦克’。在训练时,很多坦克会参与到对士兵的围追堵截中,而士兵则需要在围捕中突围,这项训练十分危险,稍有不慎,便很可能会丧命。还有一项重要训练是高地跳伞。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普京一组,当快要着陆时,我的降落伞有几根伞绳突然断裂,情况十分危急,我开始加速下坠,普京对我伸出了援助之手,一直紧紧地抓着我,最后我竟然来了个空翻,经过这一下缓冲,最终有惊无险地滑倒在地上。后来我才明白,之所以我可以在空中进行空翻,是因为普京利用柔道手段对我提供了帮助。普京还是名神枪手!”
训练结束后,普京进入克格勃工作,这段经历对他以后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即使他后来不再从事这项工作了,但在那里培养出来的习惯也改不掉了。很多人认为,克格勃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培养出了一个具备强烈军事气质的总统。
据普京的回忆,克格勃的经历教会了他很多东西以及为人处世的原则。比如,除非避无可避,否则不要轻易参与任何争斗,如果一旦与对方交手,就一定要坚持到底;如果你没打算开枪,那么就不要把枪拿出来,这样不仅吓不住人,或许会伤及无辜,只有到了必须开枪时,才要果断地拿枪进行射击。
后来,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后,在塑造自己的军事形象上下足了功夫。比如驾驶战斗机、开潜艇等等,可谓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当然,除了这些“表演”,普京还参与到了真实的战斗中。他亲自指挥了多次战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最后更是依靠战争的余威,在总统大选中赢得了远超竞争对手的优势。
普京对俄罗斯军事实力的增强给予了多方面关注,在他执政期间,部队的经费逐年增长。普京甚至发表了这样的声明:“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将俄罗斯的部队武装起来!”
正是通过普京的强硬姿态,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才会空前强大,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也随之提升,致使俄罗斯在国际对话中拥有了更多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