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是儿童最早接触的儿童文学品种之一,它明朗、欢快、优美,具有声音和图像的美感,受到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喜爱。从婴幼儿时期聆听、唱读儿歌开始,孩子就与儿童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依据儿童诗歌的美学特征,并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儿童诗歌的鉴赏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切入。
一、朗读时的音乐感与图像性
儿童诗因鲜明的节奏而适于集体或个体吟唱、朗读,尤其是儿歌,句式短小、节奏明快,其游戏性和口语化的句子朗朗上口、易懂易记,非常适于幼儿听读吟唱,譬如,郭明志的《数数歌》:
“1”像铅笔细长条,
“2”像鸭子水上漂,
“3”像耳朵听声音,
“4”像小旗随风飘,
“5”像秤钩来卖菜,
“6”像豆芽咧嘴笑,
“7”像镰刀割青草,
“8”像麻花拧一遭,
“9”像勺子能吃饭,
“0”像鸡蛋做蛋糕。
诗人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比喻,富有具象性和亲切感。儿童在吟唱这首儿歌时,可以尝试在纸上画出每个数字对应的形象。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展示此儿歌的Flash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性。
除了“画”诗,即用笔画出诗中的情境,教师或家长还可以鼓励学生说“画”,即描述诗中的情境,如高凯的《村小:识字课》:
蛋 蛋 鸡蛋的蛋
调皮蛋的蛋
乖蛋蛋的蛋
红脸蛋的蛋
马铁蛋的蛋
花 花 花骨朵的花
桃花的花
杏花的花
花蝴蝶的花
花衫衫的花
王梅花的花
曹爱花的花
黑 黑 黑白的黑
黑板的黑
黑毛笔的黑
黑手手的黑
黑窑洞的黑
黑眼睛的黑
外 外 外面的外
窗外的外
山外的外
外国的外
外 外——外就是那个外
谁还在门外喊报到的外
飞 飞 飞上天的飞
飞机的飞
宇宙飞船的飞
想飞的飞
抬翅膀飞的飞
笨鸟先飞的飞
飞呀飞的飞
诗人以巧妙的联想和富有音乐感的诗句描绘一幅美妙如下的图景。窑洞里,一位风趣灵活的老师和一群朴实活泼的学生在上着一堂生动有趣的识字课。欣赏这首诗歌时,首先要激发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然后想像并描述这堂识字课的情境,发生的地点、时间和人物等。学生在读到“蛋 蛋 鸡蛋的蛋”“花 花 花骨朵的花”“黑 黑 黑白的黑”“外 外 外面的外”“ 外 外——外就是那个外”“飞 飞 飞上天的飞”的语句时,还应把握语音语调的起伏,读出诗歌的情感与意蕴。
在儿童诗歌的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音像资料,配乐朗诵或示范朗读,这种方法是必要且可行的。但是,不能因此忽略教师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的朗读除了示范性还能极大地促进与学生的分享阅读、共同参与。
二、鉴赏时的链接与拓展
在诗歌的教学与欣赏中,教师除了介绍诗人的生平创作、写作背景,还要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将中外同题诗歌、同一作家的不同诗作等进行链接。这样,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可以加深其对诗歌的理解和体会。
刘饶民的《海水》是这样写的:
海水海水我问你:
你为什么这么蓝?
海水笑着来回答:
我的怀里抱着天。
海水海水我问你:
你为什么这么咸?
海水笑着来回答:
因为渔人流了汗。
这首诗歌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句式重复、朗朗上口,在机智幽默中蕴涵哲理,具有较强的画面感。在阅读欣赏时,教师可以采用前文所述的方法,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其间穿插聆听欣赏,也可以从亲近大海、想像大海导入,请学生描述他们曾经看过的海,想像中的海并鼓励学生画一画大海,写一写大海,将诗画结合起来,讲解这首诗的情感与意义。
另外,教师还可以提供同作者或同主题的儿童诗歌进行阅读链接,如欣赏刘饶民的《大海》这首儿童诗的同时,可以推介他的另一首诗歌《月亮》:
天上月亮圆又圆,
照在海里像玉盘。
一群鱼儿游过来,
玉盘碎成两三片。
鱼儿吓得快逃开,
一直逃到岩石边。
回过头来看一看,
月亮还是圆又圆。
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鱼儿看见水中月时的惊愕、害怕与好奇表现得风趣传神。
与大海相关的儿童诗,再看郑春华的《小桶变船》:
我用小桶舀海水
往沙滩上倒
大海涌上来说
给你舀
给你舀
忽然大海趁我不注意
“哗”地一声
抢走了我的小桶
把它变成自己的玩具——一只小船儿
在海上漂呀漂
在这首诗中,“我”与大海好像一对怄气的朋友,其孩子般的神态、动作、表情在诗人的笔下栩栩如生。与刘饶民《大海》的深沉厚重情感不同,《小桶变船》以轻快活泼的语言表现了孩子的童心童趣。
三、鉴赏与创作的互动
教师在鼓励孩子读诗、吟唱、“画”诗的同时,还可以鼓励他们尝试自己写诗。以下便是成都高新实验小学学生自己创作的诗歌,也是与海相关的题材,试看李纪龙的《大海醒了》:
月亮落下去了
太阳升起来了
阳光下
大海睡醒了
她推着浪娃娃
追着鱼宝宝
那飞来飞去的海鸟
是她美丽的风景
简洁明快的诗句显示出孩子独特的视角与想像。“推着浪娃娃/追着鱼宝宝”,温馨的场景里不乏孩子的嬉戏,充分展现了孩子的童心童趣。
孩子不仅可以从儿童诗中获得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慰藉,还可以接受语言美、音乐美和图画美交融互渗的熏陶。成长中的儿童有着天马行空的想像、敏锐的语言感受和不断丰富的情感。教师在鼓励他们读诗的同时自己也可以动手写诗,这样既可以形成师生之间的有益互动,也可以激发他们多方面的潜力。
思考题
1.民间儿歌有什么特点?
2.儿歌的审美特点有哪些?
3.传统儿歌有哪几种特殊形式?
4.少年儿童诗歌的艺术特质表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