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有自己诉求点,安置好老人孩子是条件;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求生存着眼于谋发展;人穷志不短,不贪财不好色,农村人一定要活出城市人的尊严。
其实,农村青年以自己各自不同的诉求点,到城市里去寻找自己的梦想,这不是当今中国社会人口和劳动力流动才有的新现象,而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现代化变迁历史大背景下始终如一的主旋律。
例如,当年,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是从湖南山村农家走出,进到城里读书,并趁着在北京城“打工”的机会寻找真理,最后走上波澜壮阔的革命道路的。他在北京城胡同里,与几个湖南青年挤在一个通铺上“贫寒”度日,在北京图书馆“打工”寻求革命真理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当今进城寻找生活的农村青年借鉴学习。
毛泽东在北京“打工”
1918年8月,毛泽东从湖南来到北京,一来是为组织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二来是为了寻求真理,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初来乍到、举目无亲,先是寄住在老师杨昌济家里,后为解决生计,经杨老师介绍,到李大钊负责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当了一名助理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打工”。
图书馆助理员工作平凡琐碎,主要是登记新到的报刊和阅览者的姓名,管理十五种中外报纸,月薪八元。当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月薪六百元;文科学长陈独秀,月薪四百元;教授,月薪起码二百元。但对于来自外乡农村的“农民工”毛泽东来说,月薪八元已是很满足了。毛泽东正是利用了这样难得的学习环境和便利条件,通过阅读进步书刊,结识很多新文化运动知名人物,开始接触了后来指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马克思主义。
当然,在这样的环境中“打工”,毛泽东也有自卑感。1936年,他曾对斯诺回忆道:“当时,我的职位低微,大家都不理我。我的工作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我这个人是不存在的。在那些阅览的人当中,我认出了一些有名的新文化运动头面人物的名字,如傅斯年、罗家伦等,我对他们极有兴趣。我打算和他们攀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话。”
对此,毛泽东解释说:“但我并不灰心。我参加了哲学会和新闻学会,为的是能够在北大旁听。在新闻学会里,我遇到了别的学生……也是在这里,我遇见而且爱上了杨开慧。她是我以前的伦理学教员杨昌济的女儿。在我的青年时代杨昌济对我有很深的影响,后来在北京成了我的一位知心朋友。”总之,正是在当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我对政治的兴趣继续增长,我的思想越来越激进……”“就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
当时,毛泽东与同学们的生活清苦而拮据。8个青年人挤住在民房小屋里一铺通炕上,人多炕窄,只能像一排沙丁鱼骈足而卧,被子摊不开只好合着盖。大冬天没钱买煤烧炕,8个人合买一件大衣轮流着穿,以抵御严寒。毛泽东后来回忆说:“我自己在北京的生活条件很可怜,可是另一方面,故都的美对于我是一种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补偿。我住在一个叫做三眼井的地方,同另外7个人住在一间小屋子里。我们大家都睡到炕上的时候,挤得几乎透不过气来。每逢我要翻身,得同两旁的人打招呼。”严寒清苦的生活不但没有影响他积极向上的理想追求,他一面打工学习,一面辛苦奔波,为大家筹措经费,赢得众人的赞扬。
可是,当留法预备班学习期满准备启程出国时,毛泽东却选择留下来。“我觉得我对我自己的国家了解得还不够,把我的时间花在中国会更有益处。”毛泽东后来解释说。1919年春,五四运动前夕,毛泽东离开北京,途经上海回湖南,从此踏上了他漫漫职业革命生涯路。
在传统社会,人们知道“入乡随俗”;在现代社会,青年人也要懂得“入城随市”的道理。那么,怎么在城市融入新生活呢?在此,我向即将进城或已经进城但还处于迷茫状态的青年朋友,提出几点方向性的建议。
其一,进城前或在进城路上,要多方了解情况,掌握城市就业和生活信息,积极把握,不可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盲目外流。可以借助新闻媒体,包括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了解各地用工需求信息。也可以通过已经在外打工的同乡、同学和亲朋好友等各种社会关系,多方打听了解城市生活和工作情况。在做好充分准备和安排的情况下,明确自己进城的诉求点,是短期进城打工挣钱还是要在城市长期打拼生活下去,是通过求学还是直接求职获得进城机会,然后有目的有计划地踏上进城路。
其二,在进城前,一定要将妻儿老小先妥善安置好。最现实可行的选择是,先自己一个人单独出外闯**,等有一定条件后再把妻儿接过来一起生活。如果有条件,可以夫妇两个一起出去,但要把孩子的事情安排好,千万不要让孩子成为无人管教的“留守儿童”;也要将老人的生活安顿好,不要使“留守老人”无依无靠地艰难度日。如果带着妻儿一起进城,那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以防在外出现难以应付的生活困境。
其三,在进城的过程中,要多方了解国家相关法规政策。特别要注意了解各地城乡户籍制度改革进程,哪些城市出台了什么相关规定,以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方面的有关法律规定,以便在遇到无端被欺负的情景时,我们能够有理有节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其四,进城要生存,打工赚钱很重要,建立长期职业发展平台更重要。青年朋友千万不要仅仅在赚钱与吃饭之间打转转,仅靠年轻有力气吃“青春饭”,不是长久之计。“求生存”要着眼于“谋发展”,趁年轻多学本事多长进,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谋得自己今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人生选择。
其五,我们虽是外来农村人,进得城来人穷志不短。该自己得的我们理直气壮要争取,不该自己拿的,再好的东西咱也不要;不贪财不好色,时时刻刻走正道,以自主自立自强的态度,活出自己作为堂堂正正之人应有的尊严来。当然,我们也要以开放、和合的态度,积极参与各项城市社区活动,别人把我们当外人,咱们自己不把自己当外人,自觉地以主人翁的姿态,将自己慢慢融入城市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