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开发设计者需要考虑展品概念设计,构想故事线和展品名称,设计和制作互动展品,草拟标示文本,准备图形,选择和安排其他相关联的展品,选择灯光、颜色以及其他辅助展示的用品,考虑展品摆放的物理环境等。正如第二章已阐述过的,无论是动手型的还是传统型的博物馆,观众的经历和感受都会受到周边物理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与他们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有关,而且还会受到一同参观的同伴的影响,换句话说,观众的参观经历受到个人语境、社会语境和物理语境的多方面交叉影响。[1]展品开发最初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提供物理语境来强化观众的体验,帮助观众从展品中建构自己的理解能力。
动手型展品开发和设计成功的关键因素就是要为目标观众群体设置合适的学习目标。展品开发过程始于对展区和潜在展品及可开发的活动类型进行广泛的概念构想。随着每个展品理念的提炼和发展,为目标观众设立适当的、可控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目标的设定需考虑身体活动、愉悦感、行为、感觉、态度和理解能力等多项要素。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么就很难评估展品的实际效果,光从观众的感觉、认知和心智技能(指观众的情绪、学习和身体的反应)角度还不能准确地做出评估。
在展品开发中预设一定的观众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开发者心中对观众如何表现已有一定的预设。传统博物馆的展品开发大多是以“产品”为导向的,新展品开发往往由策展人负责。策展人与设计人员磋商达成最后的结果。而博物馆教育专家通常不参与这个过程。展览的目的——如果有被表述的话——会倾向于考虑安全和藏品的价值,而不是观众的活动与体验。传统博物馆的这个展品开发过程是学院式的,产品导向的。最近的一个调查表明,即使到了1996年,英国的博物馆中,仍然只有33%的博物馆在展品与活动设计阶段就注入了结构化的教育理念。[2]
在现代博物馆,尤其是互动型发现中心中,展览更倾向于以观众为中心。展品开发过程依赖于几个关键责任人的技能和知识,但其中的负责人一般都会注重教育的目标,能构思出许多推动观众参与的活动和要传播的知识。展品开发过程中会向学术界及其他领域的专家咨询,包括向博物馆策展人咨询,这样才能确保展示内容是准确的。在展品的概念设计阶段,开发者也会咨询目标观众的意见,从而确保观众既能玩得开心,又能够理解展示内容的含义。展品开发者还会咨询基金合作伙伴、赞助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等可能对展品的设计与展示内容感兴趣的人士的意见,从而从专家、公众和社会利益相关者的多维度来考虑展品的设计。
开发过程也是信息的传达过程。展品开发者是信息源,而专家咨询是为了从技术层面确保传播的信息是真实有效且合适的,确保能够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失真,观众很可能不会如信息发送者期待的那样去解码信息。展品设计者的角色就是要尽量以受众能理解的方式来编码信息,减少他们在解码过程中的干扰源,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观众能解读到设计者的原意。由于观众对展品的体验受到他们已有的社会经验及个人经验的影响,这是展览设计方无法掌控的,因此,观众所理解到的科学,肯定不会是百分百准确的。但是这并不是最重要的,设计者最主要的目的是提供鼓励个人和群体成员自由探索的环境。
在早期的科学中心中,大多数的动手型展品是由科学家设计的,有些科学家有将自己的发明和探索分享给他人的热情,因此推动了公众理解科学运动。英国科学中心界著名的学者弗朗西斯·埃文斯(Francis Evans)创造了“惊奇特匠”(wondersmith)这个词来形容他自己以及加迪夫科学博物馆的约翰·比特斯通教授以及布里斯托尔探索馆的馆长理查德·格列高利。弗朗克·奥本海默创立的旧金山探索馆在科学中心界影响巨大,此馆展品设计菜单(Cookbooks)深深影响着其他的科学中心。这些早期的科学中心最早的“产品”是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弗朗克·奥本海默不赞同展览都得有目标观众群体,他说旧金山探索馆的展品都可以有不同层面的解读,探索馆多种多样的展品总会有吸引观众的地方,足够他们在那里消耗2~3小时。[3]
探索馆里的展品设计都经过了内部的反复试错,包括“动手操作、学习、讨论、试验与修正”一系列程序。[4]展品开发的费用中有80%都花费在研发阶段,只有20%的费用用在制造上。展品的开发是由许多人协力完成的,虽然在集体讨论后会有人来主导,但总的来说是众多人合作的结果。艺术家在展品的开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的作用“不单是使展品更好看,而更重要的是相比于各学科科学家而言,艺术家更能发现事物的本质,从而使展品显示出不一样的东西”。[5]可见,展品的开发要经过概念设计、模型设计和评估的过程。展品的大小、颜色和形状不能实现标准化,而是要根据展品的功能和开发者的意图来调整。经过全面的检测与优化之后,展品才能投入使用。很少有展品是直接从探索馆的加工厂照搬的。
以旧金山探索馆为代表的早期科学中心之所以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是因为它们的展品很受欢迎。而英国的众多动手型博物馆走的却是反向道路,他们急切希望学习掌握以运行稳定、形象友好、人力投入少、维护少为特点的互动展品。因此英国关于动手型展览的研究着重于观众如何在互动的环境中学习和表现等议题上,通过大量学习美国的先驱,在英国也产生了一种新的知识。因此互动展览在英国迅速发展的十年间,出现了一批新的有技能的专家,那就是展品开发者、设计人员、制造人员和评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