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生活误区,享受快乐生活(1 / 1)

——湖北卫视《生活·帮》读解

《生活·帮》倡导积极乐观、相互帮助、奉献爱心的快乐生活理念,倡导乐观快乐的生活态度,树立“阳光主题,快乐为本”的节目形象。节目秉承“直击生活痛处,倡导快乐人生”的宗旨。节目口号是“生活帮,会生活”“有事您说话,热心生活帮”。

一、节目概述

中文名称:生活·帮

节目类型:生活服务类节目

主持人:喜子、小熙、小勇、向颖

生活调查员:小艳、洪洋、向颖、馨逸、胡雨歧、小熙

播出频道:湖北卫视

开播日期:2012年1月1日

播出时间:每周三22:00、每周六至周日11:50

播出状态:播出中

《生活帮》是湖北卫视全新打造的一档生活服务类节目。该档节目以“生活帮,会生活”“有事您说话,热心生活帮”为口号,秉承“直击生活痛处,倡导快乐人生”的节目宗旨。

《生活帮》突出一个“帮”字,直面生活中的盲点、惑点、难点、闷点,全力为百姓解惑、解难、解气、解闷,共同营造放心、安心、舒心、开心的生活氛围。节目在内容选择上针对百姓生活中的惑点、难点、闷点,分别设置以下版块:一是“生活帮你办”版块,及时报道百姓反映的问题,切实帮助百姓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维护观众利益;二是“生活麻辣短剧”版块,用幽默手法辛辣讽刺生活中的假恶丑,让人过瘾解气;三是“圆梦行动”版块,帮助有梦想的人实现梦想,丰富感情,敢于表达,让所有人一起分享观众在生活中的乐趣与感动;四是公益真人秀版块——“准备好了吗”,倡导文明新风,寻找生活榜样。

《生活·帮》节目采取演播室访谈与外景拍摄的方式,也称得上一档新闻咨询类节目。此节目通过市民走访、街头调查等手段,专家点评、科学实验等方式,为市民生活提供帮助或者给出建设性意见。《生活·帮》重点关注生活、消费、养生等具有高关注度的话题内容,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引导观众树立科学生活、健康生活、快乐生活的理念。节目创办之初就力求为老百姓提供有助于生活的信息、常识和窍门,解决老百姓生活中碰到的疑问和困难。节目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品质为追求,努力成为百姓生活的小帮手。长达50多分钟的节目由30分钟市场调查、10~20分钟新鲜资讯信息组合而成,主要关注被忽略的生活常识、民生热点以及生活窍门等。

二、传播源流与路径

中国的生活服务类节目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涌现的。其中,以央视的《为您服务》《生活》及各大省级电视台的此类节目为代表,多呈现旅游、美食、职场等专业性和针对性较强的内容。近年来,以《缘来非诚勿扰》《非你莫属》等为代表的生活服务类节目也以崭新的节目形态和内容包装呈现在大众眼前,带来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一次大跨越。但是,这类节目依旧难以摆脱类型趋同、内容相似等同质化问题,替代性和可复制性不断增强。

为了避免同质化,主创人员将节目定位在民生,即帮助百姓生活层面。作为湖北卫视2012年改版后全新打造的一档生活服务类节目,《生活·帮》于2012年1月1日11:40正式开播。《生活·帮》的晚间版,《金装生活·帮》于2012年5月17日22:00开播。两者在节目版块构成上有一定的差异性,《金装生活·帮》省去了网友问答这一互动环节,整期节目在一个较为集中的主题下,从问题缘由到存在的问题再到解决方法的整个环节入手做了更为详细的解说。而周末午间的《生活·帮》更为侧重生活类信息的传达和解释,问题相对松散,环节设定和表现形式更为轻松幽默。周末档与周三档的结合,使得《生活·帮》节目在传播周期上有了新的突破,称得上是半周播节目。节目于不同却又固定的时段播出,使观众的收视习惯发生了变化,方便了观众诉求的及时表达与反馈。

三、主要社会影响

湖北卫视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生活·帮》金装版,仅推出四期,就一举击败安徽卫视《说出你的故事》、天津卫视《王者归来》、江苏卫视《一站到底》等王牌节目,雄踞同时段全国收视榜首。我们以节目看点为线索,探究《生活·帮》成功的秘诀。

1.满足观众好奇心,探寻生活真相

激发和满足观众的好奇心,是收视率的重要保障;对生活难题的破解和真相的探寻,是节目获得极大关注的动力源泉。《生活·帮》的选题广泛,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主要包括三类:一是生活中常被忽略的健康常识,具体涉及吃、穿、住、用、行各个方面,尤其以饮食和养生为主;二是与百姓生活相关的民生热点调查,具体如房产、就业、消费等;三则是生活窍门的调查。

2.劲爆的实验现场,冲突的现场调查

劲爆的实验现场和冲突的现场调查,是《生活·帮》提升可看性的一大亮点,也是生活辟谣和调查类节目惯用的手法和节目形式。只是相较于实验室的单纯实验而言,《生活·帮》更加注重现场真实感和观众的体验感。在对“山洪如猛兽,如何逃生?”这个话题的探寻过程中,针对雨季漫长,山洪频发的事实,主持人小熙亲赴湖北省恩施州,实地模拟山洪暴发场景,计算洪水的“百米速度”。强大的洪水让设立的标杆、小旗瞬间被淹没。一旦遇上洪水,是往上游还是往下游逃离才能活命?紧急情况下,人们有几秒时间能够逃生?湖北卫视《金装生活·帮》给出了科学逃离存活的案例示范。对于观众而言,这种亲眼见证的教育和示范意义可能更加深刻,而这恰好也是节目追求的主旨。

3.立竿见影的生活妙招

既然是生活妙招就必须巧妙且易行。《生活·帮》之所以“接地气”,原因也在于此。例如,在巧用肥皂头的实验中,节目组就提供了三种可行性方案。一是将废弃肥皂头放入微波炉加热后,制成天然皂粉;二是将肥皂头和水一起放入锅中加热,直至肥皂头融化,待肥皂水冷却后装入瓶子,制成洗手液;三是充当马桶清洁剂,即将废弃肥皂头装在丝袜里,把丝袜打结后放在抽水马桶的抽水槽中,以用来冲洗马桶。这样的方案,不仅每一种都方便易行,而且使得观众有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的余地。

4.颠覆传统的健康理念

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现代人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与此相伴随,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不断提高。针对总是存在的一些健康误区或者传统理念,《生活·帮》进行了探寻和验证。我们都知道红外线光疗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改善血瘀。例如,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慢性胃炎等都能通过红外线疗法来改善。但《生活·帮》告诉人们,这种疗法并非人人都适合,类似高热患者、出血倾向者、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切忌红外线疗法。这种对传统健康理念的关注与提醒,能够使人们避免长期的慢性伤害,而这种颠覆也会在观众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随着《生活·帮》这匹黑马的出现,此节目的效仿者也接踵而至。例如,扬州电视台生活频道就推出了一档《生活办》的节目,从节目名称到内容制作上都与《生活·帮》如出一辙。而事实证明,这种近乎复制的移植,使节目在当地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由此可见,节目的制作模式和版块设置是易被复制的,在产生影响的同时,节目组也应在原节目设置基础上推陈出新。

四、阐述与评价

《生活·帮》作为贴合民生的调查服务类节目,让四位主持人分别作为享受生活、智慧生活、实惠生活和时尚生活的代表,帮助人们获得更好的生活妙招。节目形式的有机组合及“主持群”的概念打造,成为节目区别于其他调查服务类节目的两大特色。

1.节目形式的有机组合

《生活·帮》的成功,源于它丰富的节目内容和多元的节目看点,能够满足观众好奇心,探寻生活真相。节目中,市场调查大约30分钟,包括生活方式调查、产品调查、生活调查以及话题调查等。生活实验则需要20分钟,一般对流行的、有特殊效果的产品,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常识进行现场实验。例如,冬季羽绒服热销时,节目现场检验各档次羽绒服的含绒量。新鲜资讯信息提供会占据10分钟左右的时间,主要介绍湖北民生政策、天气预报与穿衣搭配、食品种类与数量选择等内容。多种形式的有机组合,成就了《生活·帮》这档节目的综合竞争力和观赏性。

2.“主持群”的概念打造

从主持人喜子、小熙、小勇、向颖到生活调查员小艳、洪洋、向颖、馨逸、胡雨歧,《生活·帮》罕见地融入了将近十人的庞大主持团队,希望借此建立“主持群”的概念,一定程度上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主持人应当说是各有千秋:小熙无疑是《生活·帮》的最大主角,所有角色的配定、服装的安排、剧情的设计以及台词的规划等都围绕她来展开。而拥有当地知名度,类似丑角的喜子,虽然其话语缺乏内涵,但非常有表演天赋。小艳和搭档小勇无疑是剧中的配角,但两人绿叶衬托功能发挥得极好,有个性有特点,却没有突兀感,低调但容易让人记住。四个有特点有个性的主持人在录影棚里相辅相成,两个形象靓丽的外景主持在录影棚外让人大饱眼福,满足了各种观众的观看需求。“主持群”的概念打造为《生活·帮》贴上了鲜明的个性标签,但是一定要注意“主持群”内部的配合搭档,否则会使节目产生割裂感并缺乏整体性。

从《生活·帮》到《金装生活·帮》,加大了养生保健、危机处理、深度调查、体验式生活试验等内容的力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寻找选题资源、实验资源和专家资源,尤其注重寻求一线城市的实验资源和专家资源。为了拓宽收视群体,在当前35~55周岁的女性收视群体基础上,选题适当向男性观众与年轻观众倾斜。新版《生活·帮》在包装上启用全新模板,全面提升节目品质。在专注自身节目内容和品质的同时,跳脱出地方卫视的局限,通过贴吧和微博、微信等打造一个真正的全媒体的生活服务平台,这也许才是《生活·帮》节目的努力方向和发展目标。

五、阅读延伸

[1]石永军.从《生活·帮》看实验调查类节目的中国化生存[J].南方电视学刊,2013(6).

[2]邱燕,张凡杰.打造地方电视媒体强势品牌[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6).

[3]郭玉真,张冠文.真人秀栏目的中国化、本土化——兼评湖南卫视《快乐男声》[J].电影文学,2008(6).

[4]黄志祥.探索中国化“媒体融合”新路径[J].中国记者,2009(11).

[5]赵晖.科教类纪实性娱乐节目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9).

[6]黄慧.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创新路径——以湖北卫视《生活·帮》为例[J].南方电视学刊,2012(4).

[7]陈华峰.电视节目播后评价体系探析[J].电视研究,2001(7).

[8]刘智.类型化电视节目发展趋势[J].电视研究,2001(9).

[9]方健文.电视节目的突围与创新[J].当代电视,2001(11).

[10]李陈.电视节目主持“六忌”[J].当代电视,2001(11).

(王雅,孙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