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体中的大智慧(1 / 1)

——东方卫视《梦立方》读解

《梦立方》是上海东方卫视制作播出的一档新型益智类游戏闯关节目。该节目创造性地开发出一个智能化的透明“立方体”,利用光影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手段构建闯关关卡,从平衡、记忆、技巧、敏捷等各个方面,对参与者的身心状态进行综合考验。

一、节目概述

中文名称:梦立方

外文名称:The Cube

节目类型:益智类游戏闯关节目

主持人:程雷

播出频道:东方卫视

开播日期:2012年5月13日

节目时长:每期60分钟

播出状态:已停播

2012年5月13日,上海东方卫视制作播出一档新型益智类游戏闯关节目《梦立方》。该节目一经播出,便受到中国青年观众的热烈追捧,收视率悄然攀升。每期节目在视频网站上的点击量有数十万之多,贴吧、微博、论坛等平台上的粉丝观众讨论热烈。该节目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舆论氛围,其新颖独特的节目表现形式也令广大电视人眼前一亮。

《梦立方》是上海东方卫视引进英国独立电视台于2009年8月推出的同名游戏类娱乐节目(The Cube)版权后制作而成。英国原版的节目模式自2009年10月戛纳电视节开始成功销至全球多个国家。英国原版每一季节目平均收视份额达23%,首集收视份额高达26.7%,创英国近年来游戏类节目收视新高,并在2011年英国电视剧最高奖中获得最佳综艺节目奖。《梦立方》创造性地开发出一个智能化的透明“立方体”,利用光影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手段构建闯关关卡,从平衡、记忆、技巧、敏捷等各个方面,对参与者的身心状态进行综合考验。随着一关又一关的突破,参与者将获得递增的现金奖励,最后的闯关成功者,将获得节目组为其提供的实现人生梦想的机会。

二、传播源流与路径

节目选择不同职业、性别、肤色、阶层的挑战者来到录影棚中,接受《梦立方》的挑战。每一位挑战者都可拥有九条游戏生命,并拥有一次脉动简化和一次脉动试玩的机会。《梦立方》给出七关不同的游戏挑战。与英国原版节目不同的是,中国版本的奖励是实现参赛者的梦想(其他国家版本均为全七关金钱奖励)。每一个参赛者在游戏内,共有九条生命,即在整体游戏内,失误次数可达八次。换句话说,参赛者每失误一次,就损失一条生命,参赛者也就必须重新开始该阶段的游戏。所以,如果参赛者用尽了所有的生命数,他将会失去所有的累计奖金。参赛者只要在任何种类的关卡内,达到标准一次即算过关。第一关是参赛者必须要进行的,第二关之后,参赛者看完游戏介绍,可以决定要不要闯关。如果参赛者不闯关,可以保证赢得累计奖金,以确保累计奖金不会因为挑战下一关关卡而化为乌有。相对的,如果参赛者愿意挑战,则参赛者必须要挑战该关卡至成功为止;如果参赛者的生命数用尽,则该名参赛者就会失去所有累计的奖金,空手而返。该节目还创新性地引入了手机游戏同步体验的线下活动,让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的同时,还能亲身体验到手机模拟游戏的刺激,从而提升了节目与观众的互动效果。

《梦立方》的最大看点,除了花样翻新的游戏设计外,莫过于节目本身的整体包装和线下推广。东方卫视一向走国际范和高品质路线,此次东方卫视斥巨资购买了英国原版节目版权,在亚洲首次独立搭建起了智能化的透明“立方体”。该“立方体”由六面玻璃墙组成,高达5米,地底一面为全电脑控制的游戏平面,灯光效果也是简繁分明,略去观众席的反应镜头,突出舞台中央“立方体”的科技效果。“立方体”中,蓝色和红色荧光的大量运用,电波画面和金属质地的遍及,加之后期特效编辑的配合,使得整体画面干净、大方、梦幻,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大大增强了观众的视觉体验。同时,该节目大量采用了高科技手段和电影的表现手法,如高速摄影机、时间切片系统、《黑客帝国》中的“时间冻结”技术等,还融入体育比赛中的慢动作回放环节,让成功和喜悦、惊喜和激动的瞬间重新回放,增强观众的参与感。这些都是在中国电视制作史上的首次尝试,革新了电视艺术和文化,使电视节目增加了更为娱乐化、国际化的元素,使国内观众一饱眼福,开拓了对电视节目的极致想象空间。

该节目还做了大量的线下推广工作,如在上海公交车上安装梦立方游戏模拟系统,并建造十几处游戏体验站,开启“梦立方街头挑战赛”活动,拍摄街头的广告牌获得大奖等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体验参与,制造了一定的舆论氛围。除了上海本地的线下活动,节目组还在北京、广州、成都等地招募选手,希望找寻拥有不同梦想和情怀的挑战者来参与挑战。一系列的推广活动,能够有效地将《梦立方》的节目理念和节目形态传播出去,吸引观众眼球,为节目播出奠定舆论基础。

三、主要社会影响

随着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蹿红,各卫视跟风举办情感相亲节目,真情实感渐渐被“收视率风向标”扭曲,一些电视台从一开始的展现真人真事,发展到聘请编剧、演员上台为收视编“故事”。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卫视有了自己的定位,原来情感节目的设置逐渐被放弃。像东方卫视的《幸福魔方》,还有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都已悄然退市。越来越多的观众希望在真人秀节目中看到更为真实的元素和体验,而不是利用虚假的情节和出位的言语来消费观众的真实情感。于是,众多电视台将真人秀重点放在梦想上面,“晒”梦想成了主流价值观的体现。《梦立方》同样如此,但它却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它不需要参与者有明星的气质,不需要会表演的才华,不需要感人的身世背景,不需要有多么感人的梦想,只要能参加节目,有挑战的勇气,有好的表现,赢得奖品,就能成为令人尊敬的“草根”明星。同时,中国版的《梦立方》将金钱的奖励改为梦想的实现,不但迎合了“草根”完成梦想的心理需求,同样顺应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需要。梦立方,代表着梦想是立体的、多元的,人人都可以有梦想,人人都能够在《梦立方》舞台上实现梦想。

四、阐述与评价

不可否认,在我国当今电视真人秀与情感类节目盛行的浓厚氛围下,益智类游戏闯关节目《梦立方》犹如给人吹来了一股清新之气,让人感到神清气爽。但由于节目创意与制作等方面的原因,该节目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也比较明显。

首先,节奏缓慢,容易让观众产生厌烦感。具体表现在节目中有些游戏固定不变,营造气氛的时间过长,加之大量重复性的语言,容易让观众感到厌烦。其实,个别游戏环节可以削减或直接略去。改进的办法是,在游戏中添加快进,只将最惊险的部分剪辑合成。将简单游戏和复杂游戏的展示时间区分开,简化规则,以普通观众能接受的最短时间为宜。

其次,故事性差,选手特色不够鲜明。虽然以“草根”完成梦想为主题,但毕竟是一档以收视率为核心的真人秀综艺节目。节目组在遴选选手的时候可以着重考虑表现欲强,具有鲜明性格特色的。重复的规则架构需要具有吸引力的故事情节加以点缀,这就需要主持人在与选手互动时,增加情感交流,添加故事情节,使得整个游戏人性化、立体化。

最后,“梦想”的元素不够突出。梦想元素的加入是节目本土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没能够很好地凸显,反而产生了事倍功半的效果,让观众产生做作的感觉。所以,在节目中,重点突出梦想元素十分必要,这是延续节目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阅读延伸

[1]王洪.《梦立方》引进和中国文化原创[N].联合时报,2012-05-18.

[2]苗棣,毕啸南.中国电视娱乐节目2012年度盘点[J].电视研究,2013(3).

[3]安书霞,祁勇.版权引进的游戏竞技类节目模式分析——以《梦立方》为例[J].声屏世界,2015(1).

[4]李欣.试论真人秀节目的可看性提升策略——以《梦立方》为例[J].现代视听,2014(6).

[5]共青团江苏省委.三维提升新媒体能量打造江苏青年“梦立方”[J].江苏教育宣传,2014(1).

[6]田恬.梦立方的魅力——论真人秀的电视语言[J].新闻研究导刊,2014(18).

[7]时一晟.众筹:中国动画融资新模式——访“梦立方”众筹CEO黄欣[J].中国电视(动画),2014(10).

[8]李雨.浅谈视觉元素在电视广告设计中的导入——从东方卫视《梦立方》谈起[J].当代电视,2015(12).

[9]唐超.从《脉动梦立方》到外滩3D灯光秀——访上海幻维数码创意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刘红[J].中国广告,2012(8).

(吴竞韡,孙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