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幼儿饮食营养教育活动指导(1 / 1)

一、幼儿饮食营养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

(一)饮食营养教育的目标设计

幼儿饮食营养教育的目标必须依据幼儿健康教育总目标,通过实践分析将饮食营养教育活动目标明确化和具体化,使其既适宜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又具有可操作性。目标内涵不要过大,条目不要过多,一般2~3条即可。

(二)饮食营养教育活动的准备

充分的准备是幼儿饮食营养教育活动成功的基础。充分的准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的准备、幼儿的准备、环境资源的准备等。教师的准备包括:对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途径进行选择;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提前操作或练习;要根据活动需要准备相应的物质材料;同时,教师还应具备应对教育活动中出现变化的心理准备。幼儿的准备包括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准备,这是幼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学习兴趣和探究愿望得以维持的重要保证,又是他们能够更好发展的基础。同时,由于幼儿对于教育活动充满期待,这种心理准备状态有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有利于活动的进行。环境资源方面的准备包括环境的创设和物质材料准备两方面。不同主题、不同内容的饮食营养教育活动对于环境资源的需求不完全一样,有的教育活动主要在园内开展,而另外一些教育活动则需要更多地利用园外环境。园内环境的创设应安全卫生、美观合理,物质材料的准备应丰富多样,这样才能充分满足幼儿与环境互动的需要。对于在园外进行的教育活动,教师应首先充分了解和熟悉园外环境,做到合理运用。

(三)饮食营养教育活动的实施

饮食营养教育活动的实施需要考虑活动的组织方法、过程的实施进展及组织形式三方面。

有效的教育活动组织方法与受教育者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以及教育内容密切相关。因此,组织方法应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及多样性特征。在幼儿饮食营养教育活动中,动作技能的练习、演示、讲解、游戏、操作及生活事件讨论等方法都比较适合。对于年龄越大的幼儿,选择方法的余地也就越大。

幼儿饮食营养教育活动的过程一般由导入部分、主体部分和结束部分组成。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要考虑活动流程的先后顺序,使教育活动层层深入;还应考虑何时且如何提问,以启发幼儿思考;同时还要考虑活动中间的小结与活动最后总结的关系,注意是总结而不是简单的重复,要有助于幼儿归纳要点,使幼儿已有的经验获得提升。教育活动过程属于教师预先考虑充分但实际变数最大的范畴。教师一般会在头脑中或在文本上对活动过程的大致走向进行预演,同时还要设想多种情形、多种结果以准备多种应对方法。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仅要注意达成既定目标、灵活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变化,还要敏锐地发现新的、有价值的教育契机。

幼儿饮食营养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要根据活动内容、场地、材料等各种因素,将集体教育、小组活动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比如,集体教育适合于帮助幼儿理解一些知识和掌握一些技能;小组活动可以便于一些操作活动的开展和教师的指导;而个别交流则能让教师与个别幼儿互动,以实现对个别幼儿的帮助。

(四)饮食营养教育活动的分析

幼儿饮食营养教育活动要注意符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同时还应兼顾全面发展的原则。一个好的饮食营养教育活动设计不仅是饮食营养内容的整合,还应考虑与幼儿园各领域教育内容的整合,如与语言、科学、社会等领域教育内容自然而有机地整合。

二、幼儿饮食营养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一)饮食营养教育活动设计要本着需要性原则

饮食营养教育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来源于幼儿的需要,既是幼儿最熟悉的也是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需的。由于环境的不同、年龄的差异,幼儿的饮食态度、饮食行为和健康状况等不尽相同。幼儿饮食营养教育活动应从实际出发,让幼儿了解食物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形成主动、持久、自觉的行为和态度。

(二)饮食营养教育活动设计要本着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饮食营养教育活动应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饮食营养教育的内容、方法等要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要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所认知、所接受,这是教育活动开展前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例如,小班幼儿入园不久,认知水平相对较低,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在进餐中往往出现挑食、偏食的问题。对小班幼儿饮食营养教育的内容应偏重于对食物的兴趣和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方法可选择故事法、模仿法和练习法等。再比如,中大班的幼儿认知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生活经验越来越丰富,独立自理能力也增强了。对他们进行的饮食营养教育可以加强认知性和操作性,通常可以较多地采用实践操作法、情景法等。

(三)饮食营养教育活动设计要本着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是指饮食营养教育应保证幼儿的安全和健康。饮食营养教育的内容有许多,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内容选择上应将幼儿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例如,冰淇淋是幼儿喜爱和感兴趣的食物,但由于多食冰淇淋会影响幼儿的食欲和消化吸收,就不宜作为教育内容。再如,我们经常会遇到幼儿因不会剔鱼刺而放弃或拒绝吃鱼,那么教会幼儿掌握正确的剔鱼刺的方法就很有必要了。

(四)饮食营养教育活动设计要本着直接性原则

直接性原则是指饮食营养教育应尽可能是幼儿直接感知的,应强调幼儿的感受和体验,避免枯燥乏味的说教和毫无意义的强迫。比如,增强幼儿对天然食物的感官认识,让他们充分地感知和欣赏,如苹果的香甜、木耳的动感、黄瓜的清香、芹菜的修长;也可将各种食物以不同卡通形象展示,让幼儿直接感受到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素、使抽象的营养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还可从不同民族进餐姿势、餐具使用等方面对他们进行进餐礼仪的熏陶。再如认识豆浆的活动,教师可以请幼儿参与到制作豆浆的过程中,比较黄豆和豆浆的不同形态和颜色,品尝豆浆的味道。通过多种感官的直接感知,幼儿会更愿意接受不同的食物。

(五)饮食营养教育活动设计要本着循序渐进原则

一般而言,个体的经验习得应该是先前经验的自然发展,后续的学习使先前的经验得到加深和扩展。在饮食营养教育活动中,首先让幼儿对各类食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才能培养其合理搭配食物的能力。因此,在选择饮食营养教育内容时应注意其中的先后顺序,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活动。

三、幼儿饮食营养教育活动示例

(一)活动名称:载满谷物的列车(大班)

1.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认识到全粒谷类食品作为早餐是健康的选择。

(2)幼儿学会分辨全粒谷类和了解它们来自哪里。

2.活动准备

(1)对全粒谷类和非全粒谷类的包装进行比较,如意大利面、荞麦食品、面包和饼干等的包装;

(2)种着小麦、玉米、大米田地的图片;

(3)火车票,全粒谷类朋友;

(4)剪刀、彩笔、胶棒、工艺棒(一个孩子一个)、胶带、火车的图片;

(5)每个孩子一个全粒谷类食物。

3.活动过程

(1)在开始活动之前,准备一些全粒谷类食物的空盒子。

(2)让孩子们坐成圈,然后读《载满谷物的哐—哐列车》书。

(3)读完书后说,“今天我们将学习关于全粒谷类食品。有人知道全粒谷类是什么吗?”给孩子们回答的机会。

然后问:“有人今天吃了燕麦、面包、烙饼或者馒头么?”

给孩子们机会来分享他们吃什么食物。说:“你们知道它们是用全粒谷类做的吗?还记得我的食谱中的谷类吗?”“我们来学习全粒谷类食物来自哪里。”

给孩子们展示小麦、玉米和大米田地的图片,同时说:“全粒谷类食物来自一些植物,如小麦、玉米、大米和燕麦等。”

再次举起一张小麦田地的图片说,“这就是生产小麦的地方。去过农家或在电视上、坐车的时候见过小麦的小朋友请举手。”

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孩子们反应。然后举起一个全粒谷类小麦食物的盒子或包装说,“这种食物在你父母买之前就来自这里(指着麦田的图片)。”

微笑着说,“全粒谷类是对我们长身体有好处的食物。”

“能够告诉我你在家吃的全粒谷类的食物名称的小朋友请举手。”

留给孩子们回答的时间。如果他们说大米、玉米饼、面条或者其他全粒谷类食物就赞赏他们。

(4)打印全粒谷类火车票和全粒谷类朋友印刷品。把单子剪开以便在以后的活动中每个孩子都可以收到一张票和一个全粒谷类朋友。

然后让孩子们坐到自己的座位,给他们彩笔和车票来着色。当他们完成后,说,“全粒谷类朋友中,你喜欢哪一个?如果你喜欢大米或者燕麦片或者玉米圆饼,请举手。”

给孩子们时间来列举自己最喜欢的食物。鼓励孩子们做一些全粒谷类朋友们在书中做的活动,这样说,“让我们站起来,表演全粒谷类朋友们的动作!”

演示这些动作,让孩子们像书中全粒谷类朋友们一样跑、转弯、上下跳、跳跃。然后说,“像玉米圆饼那样跑、转弯,像全麦面包那样转,像大米那样上下跳,像燕麦片一样跳!”

(5)让孩子们回到自己的座位,然后提供给他们全粒谷类朋友来着色。在活动中,可以演奏理查德的《快乐时光》中的歌曲《紫色列车》作为背景。在孩子们完成着色后,提供给每个孩子胶棒和工艺棒。如果有必要的话帮助孩子们把全粒谷类朋友卡片贴在工艺棒上。当孩子们完成之后说,“让我们带着我们的全粒谷类朋友们乘坐全粒谷类哐—哐火车旅行。”

发出“呜,呜”的声音同时上下挥动右臂当作开启火车长笛样子。

(6)然后开始下面活动:

①让孩子们都拿着票和贴着全粒谷类朋友卡片的工艺棒站起来。说“让我们站成一条线,全粒谷类哐—哐火车来啦!”

用很活泼的声音说,“都来登上全粒谷类哐—哐列车!请拿好你的车票!”

做出向身体一侧做圆圈运动的演示,同时发出火车“咣嚓咣嚓”的声音。鼓励孩子们做同样的动作。在后背上贴一个火车的照片让孩子们模仿教师的声音和动作。

②如果空间允许,摆两行椅子在中间留一个通道(2~3个椅子在通道的两边),以便孩子们在其中假装乘火车。用活泼的声音说:“都来登上全粒谷类哐—哐列车!请坐好,准备好你们的票!”走过通道收票。发出口哨声“呜,呜!”同时上下摆动右臂,让孩子们也发出火车的长笛声。

做出向身体一侧做圆圈运动的演示,同时做出火车“咣嚓咣嚓”的声音。

鼓励孩子们坐在椅子上模仿教师的动作和声音。

(7)如果是坐在椅子上,让每个孩子站起来变成火车队形。在吃餐点之前,让他们乘车到水池边洗手。说:“让我们乘车去最后一个房间洗手然后回来吃全粒谷类食物!”

提供每人一个全粒谷类玉米粉圆饼,说:“让我们快乐地吃哐—哐包。”

孩子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假装正在火车的餐车中吃。让孩子们假装正在乘车路过一个种有不同谷物和养有各种动物的农场。

鼓励孩子们想象农场中各种不同的谷类和动物。用热情的语调说:“我看到了玉米田和奶牛。你们看到了什么?”

给孩子们时间来回答。

(8)孩子们完成餐点之后,说:“我今天在全粒谷类哐—哐列车上玩得很快乐。你们快乐吗?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因为现在你们知道了,全粒谷类食物会为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多的能量,使我们有精神去思考和玩耍。”

请孩子回家与父母讨论他们的全粒谷类列车旅行!

4.活动分析

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愉快地接受全粒谷类食物对于自己的重要意义,培养孩子对于全粒谷类食物的兴趣和积极情感,有利于纠正个别幼儿挑食、偏食的问题。

(二)活动名称:小小营养师

1.活动目标

能清楚连贯地转述成人的意见和理由;学习并理解食物金字塔,能根据营养搭配知识对原来的设计纠错;懂得营养搭配合理身体才会棒的道理。

2.活动准备

(1)多种食物6英寸照片;

(2)许多食物操作卡片(人均5种)、小盘子(同幼儿数);

(3)课件:“食物金字塔”“营养搭配小知识”。

3.活动过程

(1)交流分享。

提问:昨天,我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任务,请你回家从父母那儿了解一下哪些食物有营养,都有什么营养。谁能来说说?

(2)选选、说说。

教师出示各种食物的照片,请幼儿自选一种有营养的、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提问:你选的是哪种食物,它有什么营养?请幼儿将所选的食物照片有序地展示到前面的黑板上。

运用已有经验对选出的食物进行分类。提问:第几排的第几个是什么食物,它有什么营养?米饭、面条、馒头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面食)同理依次引导幼儿说出蔬菜、水果等。

教师小结:每种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面食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鱼、肉、蛋、豆腐、奶制品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等。

(3)认识食物金字塔,初步了解人体每天所需的食物量,集体设计食物金字塔。

提问:你认为一天中,哪些食物可以多吃?哪些食物应该少吃?(幼儿发表见解,教师按幼儿所说操作食物照片,摆成金字塔形状。)

认识食物金字塔,初步了解人体每天所需的食物量。播放食物金字塔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导入:大家说得到底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听听营养小博士是怎样说的。

提问:每一层都有哪些食物?哪些食物要多吃?哪些食物要少吃?对原来的想法进行纠错。

教师:比较原来的设计,我们应该怎样修改?(请幼儿操作)

教师小结: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就像一座营养宝塔,最底层的食物应该吃得最多,越往上一层就要吃得少一点,最上面一层的食物应该吃得最少。

(4)了解食物搭配的有关知识,懂得营养搭配合理身体才会棒,幼儿交流食物搭配想法。

提问:这么多有营养的食物,怎样搭配我们吃了身体才会棒?

播放营养知识课件,介绍简单的食物搭配常识。

教师导入:让我们再一起来听听营养小博士是怎样说的?学唱营养搭配儿歌。对原来的设计纠错。

教师小结:原来食物搭配也很有学问,只有营养搭配合理,我们吃了身体才会更棒。

开展游戏“生日自助餐”,巩固对营养搭配的认识。

教师提要求,幼儿自选食物。要求:合理搭配食物(5种以内),互相谦让自觉排队。

交流操作结果,引导幼儿评价、纠错。

唱生日歌,活动结束。

4.活动分析

(1)本次活动尊重幼儿生活性学习的学习特点。首先通过让幼儿回家调查,了解几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对身体生长的好处,从而实现了“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的教学理念。

(2)充分体现了幼儿直观性学习的学习特点。活动中,将幼儿无法直接感知的知识通过“食物金字塔”“营养小知识”等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孩子面前,做到视听结合、讲练结合、动静结合,使幼儿对健康饮食有了更形象、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3)结合了幼儿体验性学习的学习特点。通过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来自由选择“食物”,“判断—选择—操作—验证,直至明了”,在自身的操作体验中,拓展了新经验。

(4)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在活动中共同交流,共同探索,共同分享,共同实践,共同提高。

(本节所有活动设计来源于青岛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官慧茗 周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