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实习报告(1 / 1)

一、实习报告的概念及特点

(一)实习报告的概念。实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学习结束后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习、实训的实践过程。而实习报告则是在实习、实训结束后向教学组织部门或教师提交的书面报告。用以考查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及实习、实训过程和体会。实习报告是实习学生向实习指导教师和学校用书面形式报告自己实习的情况,反映自己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去的过程、结果、体会的文字材料。

(二)实习报告的特点。撰写实习报告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这种形式让教师掌握学生理论学习的情况,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获取客观的评价。同时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纠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因此实习报告总的特点是客观叙述及理论分析相结合。

二、实习报告的种类

(一)按实习任务划分,有课题实习报告、毕业实习报告等。

(二)按性质划分,有综合实习报告、专题实习报告等。

(三)按范围划分,有个人实习报告、小组实习报告等。

三、格式及写法

实习报告的结构由标题、正文、结束语和落款四个部分组成。

(一)标题。实习报告的标题写法一般有3种。

1.一般都直接写“实习报告”。

2.标明实习的性质、任务和范围,如“××小组实习专题报告”“个人××学科毕业实习报告”等。

3.也可以在标题“实习报告”后加副标题,如“实习报告——利用价值工程降低WG340客车门成本”。

(二)正文。实习报告的正文由实习工作概况、实习过程及体会、小结三部分组成。

实习工作概况要写明在什么时间内在何单位何部门实习,具体在什么工作岗位上工作,完成了实习单位交办的哪些工作任务,实习单位对自己所完成工作任务的评价如何。

实习过程和体会是实习报告的主体部分。先简要介绍实习单位或部门的基本情况,这要写得简略概括。然后以主要篇幅写自己是怎样实习的,即怎样以书本理论知识作指导来做具体工作的,重点是说明以下几点:

1.实习中运用了专业书本理论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些)知识点去做哪一项或几项实际工作,具体是怎样做的。用所学过的书本知识解决了实习工作中的什么问题,成效如何,自己有哪些提高。要密切联系工作实际运用专业理论加以分析论述,反映出自己专业知识达到的水平。

2.实习单位(或部门)工作中有哪些实际做法与书本理论上讲的不一致,不一致的做法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好的是指:实习单位实际工作中有些做法是针对新的发展情况采用的新的做法,而书本理论在这方面还滞后于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书本理论并不可能包罗万象,实际中某单位某项工作的做法有可能会有独到之处,从而能弥补书本理论的某些不足,实习人由此而获得的新知识和专业知识得以拓宽的情况都应在实习报告中得以阐述。不一致中不好的是指:实习单位实际工作中有些做法明显违背书本理论所阐明的正确原则,实习报告中应反映出实习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对此采取了怎样的纠正办法,还应该运用书本理论知识指出这些错误做法的弊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3.就实习中接触到的某个问题作较深入的分析探讨,提出对活动实践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看法和意见。

(三)结束语。正文的小结部分,结合实习单位对自己完成实习工作任务的评价简要地、实事求是地归纳此次实习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之处,对实习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总结自己的实习体会,分析实习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自己今后的实践活动提出指导方向。

(四)落款。即署名和日期。落款写在正文的右下方,写明实习人的班级、姓名和写作实习报告的日期。

(五)实习报告的写作思路。实习报告的主体部分要完整地叙述实习内容及过程,运用理论分析实习中遇到的情况、问题、经验及教训、实习的收获及体会。

按照性质不同,实习报告组织材料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以逻辑联系为序组织材料。适用于综合实习,如毕业实习等,此类实习报告组织材料时可结合实习任务,将实习内容分类,材料分类组织,写作中既注意叙述实习情况,又要用所学理论分析实习过程,如“师范学生毕业实习报告”,可将实习报告划分为“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等,而“教学实习”又可分为“备课”“课堂教学”“课外辅导”“教学研讨”等;“班主任工作实习”又可分为“组织班集体”“组织课外活动”“家访及学生个人谈心”等。这样写显得层次清楚,报告全面,理论和实践可以得到有机结合。

2.以实习过程为序组织材料。适用于专题实习,根据实习目的要求,按照实习过程,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如“产品营销实习报告”,可按实习过程叙述及理论分析,从“市场预测调查”“产品准备”“产品宣传及销售”“售后跟踪服务”“销售状况、财务结算”等过程,这样写可以让读者完整把握学生实习过程,考察其实习效果。

四、注意事项

(一)材料充实、客观、全面。为了让读者(教学组织单位、教师)全面了解实习者(学生)的实习情况,实习报告应全面记录、整理和如实报告自己的实习过程、理论指导实践的情况和结果、成绩和不足以及从中寻找规律性认识,因此有关实习目的、过程、结果的材料要充实、全面。要避免两种情况:一是抄袭别人的实习结论,缺乏或更改自己的实习过程;二是只谈甚至夸大自己的实习成果。报告中要用科学的数据,经科学统计的事实材料进行汇报,不能使用虚假、道听途说或偶然、单一的实践材料。

(二)条理清楚。实践是一个有目标指向,有时间规律,有成功或失败结果的完整过程,在撰写实习报告时,或按逻辑联系分类整理,或按实习的时间为序,都应把整个实习过程或实习各部分的过程整理清楚,做到有头有尾,有主有次,有先有后。实习报告反映的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其形式也必须有科学理论的严谨和务实。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习报告撰写的目的和主要内容是反映自己的实践实习过程和结果,因此写作实习报告要结合实习的理论指导,写作时分析对照理论和实际情况及结果,对自己的实习用理论的方式加以回顾总结,提出规律认识。

五、典型文案

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2009年4月8日至5月3日

二、实习单位简介:××银行,全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是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略)

三、实习岗位:大堂经理及综合柜员

四、实习过程:此次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在××银行的实习,掌握银行业务的基本技能,熟悉银行日常业务的操作流程以及工作制度等,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一)培训阶段

1.通过培训了解单位基本情况和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企业文化和营业网点安全保卫等。

2.学习掌握人民币的基本方法,鉴别钞票真伪的主要方法和数钞的基本技巧及零售业务技能操作的训练;学习银行卡及基本知识。

3.学习银行的基本业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银行的储蓄业务如定活期一本通存款、整存整取、定活两便、教育储蓄等。银行的对公业务,如受理现金支票,转账支票,签发银行汇票等。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如贷记卡、准贷记卡的开户、销户、现金存取等;联行业务;贷款业务等。

4.学习银行会计核算方法,科目设置与账户设置,记账方法的确定等。区别与比较银行会计科目账户与企业的异同。

5.学习外汇英语及中行柜台营销技巧与服务礼仪,并进行零售业务的综合操作测试。

(二)实习阶段

1.跟支行主任学习相应的理论基础知识及银行相关各种文件。

2.跟综合柜员学习银行基本业务操作。

3.跟大堂经理学习大堂营销技巧及解答客户咨询。

(三)实习内容

1.跟支行主任学习相应的理论基础知识及银行相关各种文件。(略)

2.跟综合柜员学习银行基本业务操作。(略)

3.跟大堂经理学习大堂营销技巧及解答客户咨询。(略)

五、实习的收获与体会:通过这次毕业前的实习,除了让我对××银行的基本业务有了一定了解,并且能进行基本操作外,我觉得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收获也是挺大的。作为一名一直生活在单纯的大学校园的我,这次的毕业实习无疑成为了我踏入社会前的一个平台,为我今后踏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首先,我觉得在学校和单位的很大一个不同就是进入社会以后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扎实认真的工作态度。(略)其次,我觉得尽快完成自己的角色转变。(略)再次,我觉得工作中每个人都必须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和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正所谓做一行就要懂一行的行规。(略)最后,还要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所以今后在工作之余还要抓紧时间努力学习银行相关知识,早日通过银行理财师的考试,相信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实习人:××班×××

×年×月×日

六、实训演练

根据自己的专业写一篇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