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议纪要的概念及特点
(一)概念。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会议纪要是会议组织、领导和主持的机关用以记载会议进程、议决事项和主要精神,并传达给有关方面的正式行政公文。
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区别。
1.会议纪要是在会议记录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会议记录是对会议的原始的详尽的记录,是撰写会议纪要的基础。
2.会议纪要是对会议记录的整理、摘要,是会议记录内容的集中和提高;会议记录是存档备查用的内部材料,一般正式会议都要有。
3.会议纪要是外发公文,具有下行公文的运行性;会议记录不具有运行性,无周知性。
4.会议纪要是顺时结构;会议纪要则以整理过的总分式结构为基本框架。
(二)会议纪要的特点
1.纪要性。纪要性具体体现在:
(1)择要性:是说会议纪要只选择重要会议撰写,一般性会议是不需要写会议纪要的。
(2)提要性:是说会议纪要是在会议记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摘其要点,舍其杂芜,按一定逻辑顺序整理而成,不是事无大小,有闻必录。
(3)显要性:是说会议纪要对会议内容的表述,要突出一个“要”字,显现会议的主要精神和重点内容。
2.记载性。根据《公文处理办法》所下的定义,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有些会议的重要情况、决定或决议,或由于某种原因,或由于与出席会议的地点距离太远,无法查找会议的原始记录,那就要以会议纪要所载的内容为准,所以记载性是会议纪要的一大特点。
3.周知性。会议纪要的要求要传达并贯彻执行,有的虽不要求贯彻执行,但也要求将会议情况、议决事项和主要精神作为信息,传达或通报给有关人员以及一定范围的群众,因而具有明显的周知性特点。
二、会议纪要的分类
(一)按会议纪要形式分
1.工作会议纪要。是会议讨论有关工作,做出决定或决议后形成的纪要。工作会议纪要按会议性质,又可分为以下三种。
(1)专题工作会议纪要。是专门为研究、解决某一项或某一方面工作,内容比较集中,议程比较单一的工作会议纪要。一般只把会议概况、会议宗旨、讨论和决议事项加以概括和说明。如《××市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纪要》《××省统战工作会议纪要》。
(2)例行工作会议纪要。是内容比较复杂、议程比较多的工作会议纪要。例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同志的办公会议、例会。讨论日常行政事务工作,议题较多;有些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席会议,直辖市各方面的工作,解决彼此相关的具体问题,形成会议纪要时,就要把做出的决定和决议,按讨论顺序或重要程度,逐项或分若干部分概述。
2.座谈会纪要。是召开座谈会之后形成的会议纪要。座谈会常常是专门研究解决思想、理论、科技、教育等某一重要问题召开的,带有较强的专题性、专门性。例如《文艺座谈会纪要》《教书育人座谈会议纪要》《××省工商局长座谈会纪要》。
这类纪要,侧重于讲话、发言的内容记述和传达。可以按发言的先后顺序,把个人的发言要点整理出来;也可以按发言的内容归类,前面设置小标题加以统领。除表明发言人的姓名、身份或职位外,还要对会议的结论加以一定的阐述,具有说理性。
(二)会议纪要按内容性质分
1.决定性会议纪要。是会议经过讨论获得共识,提出对事项工作的部署意见,要求与会单位共同遵守,续签执行。带有较强的权威性、政策性和指示性。如《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2.研讨性会议纪要。侧重于汇集情况,交流经验,带有研究、探索的性质。学术会议用得最多,它不像决定性会议纪要要求贯彻执行。如《抓住机遇,扩大开放—沿长江五市对外开放讨论会纪要》。
三、格式及写法
(一)标题。主要有两种。
1.单标题。会议名称+文种。例如:“某某市经济学家、企业家座谈会纪要”“某某市省政法工作会议纪要”。
2.双标题。例如
抓住机遇,扩大开放
——沿长江五市对外开放研讨会纪要
(二)主送机关。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三)正文。正文由四部分组成。
1.开头。正文开头是对有关会议情况的概述,交代召开会议的依据(依据上级什么指示或依据工作的需要而召开);交代会议宗旨(会议讨论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交代会议的时间、地点、会期、主持人、与会人员等。开头部分一定要写的简略、概括,把会议的基本概况表示出来。否则,写的太细,会冲淡或淹没主体部分会议主要精神的介绍。
2.主体。是核心内容,以说明性文字反映会议所研究的问题、讨论的情况或意见、会议作出的决定、对今后工作的安排等。主体部分内容可以采用综合报道式。
3.结束语。正文的收束,一般提出希望、号召,要求与会者或有关单位认真贯彻会议精神;也可以提出较具体的措施与要求。有的会议纪要没有结尾。
正文写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写,有的可以有头有尾,有的可以有头无尾,有的可以无头无尾,着重写主体内容。
(四)落款。落款由署名和日期组成。署名要署召开会议的机关全称,下面写成文时间,加盖公章。有时不署名,成文时间放在标题下。
四、注意事项
(一)看记录。起草会议纪要,除了起草者是会议参加者,最好是会议记录者或主管人之外,还必须认真收集会议的有关文件和材料,细致地阅读会议记录,把握会议的议题、议决事项、重要讲话、典型发言等会议主要精神。这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会议纪要反映会议的真实性;另一方面是为会议纪要写作确立主旨和选择材料。
(二)抓要点。所谓纪要,即记其要点,会议纪要不能照搬会议文件和会议记录,而要精选文件和记录的要点而写,切忌巨细不分,甚至以次要内容冲淡会议主要内容。
(三)讲条理。会议纪要对会议讨论的问题、议题、发言内容,决定等分层次、分类别、分顺序地加以归结,这样不仅能使纪要笔墨经济,而且使人感到内容明确,条理清晰。为了使会议纪要有条理性,一般用“会议指出”“会议强调”“会议决定”“会议认为”等作为每一自然段起首语。不同的会议纪要有不同的写法,但条理清晰,则是共同的要求。
五、典型文案
全国牛血清质量管理研讨会会议纪要
为贯彻执行国家药监局[2000]337号文“关于颁布执行2000年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的通知”精神,加强对作为生物制品生产用主要原辅材料之一的牛血清的质量控制及管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于2001年3月7日至9日在杭州召开了全国生物制品生产用牛血清质量及管理研讨会。
会议由中国生物制品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筹备和主持。会议邀请了生物制品和农业部的有关专家。浙江省药监局××局长等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参加会议的还有北京、上海、长春、武汉、成都、兰州生物制品所等26家牛血清使用单位及11家牛血清制备厂家的专家和代表,共计60余人。
本次全国生物制品生产用牛血清质量及管理研讨会是继全国实验动物专家研讨会之后又一次贯彻落实2000年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的重要会议,其目的在于从源头上加强生物制品生产用原辅(起始)材料的质量控制,进一步保证生物制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根据会议日程,中国兽药监察所的专家和生物制品的专家分别做了“疯牛病研究进展与风险控制”“牛血清在细胞培养中的作用与质量要求”以及“牛血清国家质量标准的建立”的专题报告,北京、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在会上介绍了牛血清在生物制品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情况;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研究所和上海赛达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分别介绍了牛血清制备的情况和目前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通过专题发言,使代表们进一步了解到国外生物制品生产用牛血清的质量标准,同时结合对执行我国制定的牛血清的质量标准进行了研讨。
通过大会发言和讨论,与会代表在加强牛血清的生产使用和质量管理方面统一了认识,达成以下共识:
一、中国生物制品标准化委员会在2000年版《中国生物制品主要原辅材料质控标准》(简称《标准》)中包括了牛血清的质量标准是很必要的,生物制品生产及牛血清生产企业均应执行此标准。
……
十、建议于2002年6月前生物制品生产用牛血清全面达到《标准》中有关牛血清的质控要求。
中国生物制品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
2001年3月14日
六、实训演练
以下是一证券交易佣金问题研讨会提纲纪要,请根据其内容写一份会议纪要:
1.会议基本情况
(1)浮动佣金制的政策为会议宗旨。
(2)会议时间、地点。
(3)主办单位和出席者。
(4)议程和会议经过。
(5)会议收获。
2.会议的主要精神
(1)适当降低佣金有利于证券市场发展。
(2)现状是低佣金券商在**,高佣金券商在安抚。
(3)“零佣金”不是长久之计。
(4)“佣金大战”不可避免,但将导致券商间恶性竞争。
3.希望和要求
(1)协调降福是较好办法。
(2)提高服务质量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