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节 演讲稿(1 / 1)

一、演讲稿的概念及特点

演讲稿也叫演说辞、演讲辞,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就某一问题宣传自己主张、表达自己的感情或阐说某种事理所发表的讲话文稿。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针对性。所谓针对性,首先是作者提出的问题是听众所关心的问题,评论和论辨要有雄辩的逻辑力量,要能为听众所接受并心悦诚服,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社会效果;其次是要懂得听众有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层次,而公众场合也有不同的类型,如党团集会、专业性会议、服务性俱乐部、学校、社会团体、宗教团体、各类竞赛场合等,写作时要根据不同场合和不同对象,为听众设计不同的演讲内容。

(二)可讲性。由于演讲要诉诸口头,拟稿时必须以易说能讲为前提。如果说,有些文章和作品主要通过阅读欣赏,领略其中意义和情味,那么,演讲稿的要求则是“上口入耳”。因此,演讲稿写成之后,作者最好能通过试讲或默念加以检查,凡是讲不顺口或听不清楚之处(如句子过长),均应修改与调整。

(三)鼓动性。演讲是一门艺术。好的演讲自有一种激发听众情绪、赢得好感的鼓动性。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演讲稿思想内容丰富、深刻,见解精辟、发人深思,语言表达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如果演讲稿写得平淡无味,毫无新意,即使在现场“演”得再卖力,效果也不会好,甚至相反。

(四)整体性。演讲稿并不能独立地完成演讲任务,它只是演讲的一个文字依据,是整个演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演讲主体、听众对象、特定的时空条件,共同构成了演讲活动的整体。撰写演讲稿时,不能将它从整体中剥离出来,要统筹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根据听众的文化层次、工作性质、生存环境、品位修养、爱好愿望来确立选题,选择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沟通。其次,演讲稿不仅要充分体现演讲者独到、深刻的观点和见解,而且还要对声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体态语的运用进行设计并加以注释,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最后,还要考虑演讲的时间、空间、现场氛围等因素,以强化演讲的现场效果。

(五)口语性。口语性是演讲稿区别于其他书面表达文章和会议文书的重要方面。演讲稿有较多的即兴发挥,讲究“上口”和“入耳”。所谓上口,就是讲起来通达流利。所谓入耳,就是听起来非常顺畅,没有什么语言障碍,不会发生曲解。具体要做到:1.把长句改成适听的短句;2.把倒装句改为常规句;3.把听不明白的文言词语、成语加以改换或删去;4.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5.把生僻的词换成常用的词;6.把容易误听的词换成不易误听的词。这样,才能保证讲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清楚明白。

(六)临场性。演讲活动是演讲者与听众面对面的一种交流和沟通。听众会对演讲内容及时作出反应,演讲者对听众的各种反映不能置之不顾。因此,写演讲稿时,要充分考虑它的临场性,在保证内容完整的前提下,要注意留有伸缩的余地,充分考虑到演讲时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应付各种情况的对策。

二、演讲稿的种类

演讲稿种类很多,篇幅不一,多至万字,少至百字。按讲话的目的和内容性质大致可分为宣传类演讲稿、公务类演讲稿、学术类演讲稿和礼仪类演讲稿。

(一)宣传类演讲稿,用来宣传方针政策、思想观念等,起引导、评论、鼓动、号召的作用。现在经常举行的专题性演讲比赛就属于宣传类演讲。

(二)公务类演讲稿,主要指在会议上以动员、布置工作和总结、交流工作经验为目的讲话所用的底稿。这类讲话通常被称为“作报告”。动员报告是领导机关有关同志为开展、推行某项工作做的报告;经验报告则是介绍、交流工作经验的讲话。

(三)学术类演讲稿,基本上指的就是学术报告,科研人员除了发表论文,还通过演讲来报告科研进展,阐述学术见解。

(四)礼仪类演讲稿,指的是人们交际、交往过程中表达感情、表示礼仪的讲话稿,比如纪念会、追悼会、欢迎会、宴会和大型会议的开幕式、闭幕式上发表的欢迎词、答谢词、开幕词、闭幕词等。这种演讲因当时的对象不同、环境气氛不同、身份地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内容、语调,表达方式也变化多样。

三、格式与写法

讲演稿一般由标题、称谓和正文三部分构成。

(一)标题。顶部首行正中写标题,字体稍大。有揭示内容型的,如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江泽民的“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有揭示主题型的,如爱因斯坦的“科学的颂歌”;有提出问题型的,如“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什么经济素质”;也有思考问题型,如“象牙塔与蜗牛庐”。

(二)称谓。标题之下另起一行顶格写并加冒号。根据受听对象和讲演内容的需要决定称呼。常用“同学们:”“朋友们:”等,也可加定语渲染气氛,如“年轻的朋友们:”等。有些重要场合还要写上与会者或会议主持者,如“各位领导:”“主席:”“主席团:”等的称呼。在有外国来宾的情况下,还要写上尊重国际习惯的称呼,如“女士们、先生们:”。

(三)正文。称谓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开始行文。正文由开头语、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1.开头语。开头语的任务是吸引听众、引出下文。有六种形式:由背景和问候、感谢语开始;概括讲演内容或揭示中心论点;从讲演题目谈起;从讲演缘由引起;从另件事引入正题;用发人深思问题开头。

演讲稿开头的方式还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即使事先已经写好,也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而进行随机应变的调整。

2.主体。主体即中心内容。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记叙性讲演稿。以对人物事件的叙述和生活画面描述行文;二是议论性讲演稿。以典型事例和理论为论据,用逻辑方式行文,用观点说服听众;三是抒情性讲演稿。用热烈抒情性语言表明观点,以情感人、说服听众,寓情于事、寓情于理、寓情于物。

3.结语。结语是讲演能否走向成功的关键,常用来总结全文、加深印象,提出希望、给人鼓舞,表示决心、誓言结束,照应题目,完整文意,在激动人心的结语中结束全文。

四、注意事项

(一)首先确定好选题,有的放矢。

(二)观点尽量集中,深刻独到,挖掘社会现象中所隐含的人生哲理。

(三)材料收集充实,新颖感人。

(四)结构环环相扣,层次分明,有条理、有逻辑。

(五)行文语言生动,通俗易懂,遣词造句简练明确,又要求表情达意、富于美感。

五、典型文案

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然而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100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奴役。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世。

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们是为了要求兑现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

……

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里。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人人生而平等的真理不言而喻。”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从前奴隶的后嗣将能够和奴隶主的后嗣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绿洲,充满自由和正义。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

今天,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能够有所转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立。

今天,我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的道路变成坦途,那圣光披露,普照天地。

这就是我们的希冀。我怀着这种信念回到南方。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

当我们让自由之声响起,让自由之声从每一个大小村庄、每一个州和每一个城市响起时,我们将能够加速这一天的到来,那时,上帝的所有儿女,黑人和白人,犹太教徒和非犹太教徒,耶稣教徒和天主教徒,都将手携手,合唱一首古老的黑人歌曲:“终于自由哩!终于自由哩!感谢全能天父,我们终于自由哩!”

六、实训演练

校团委将举行“我爱我校”大型演讲比赛活动,请大家准备一篇演讲稿,踊跃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