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是分地域的,不同地域的作品往往风格不一样,因此在欣赏的过程中,欣赏者应当区别对待。例如,中国出品的电视剧,往往会受到儒家思想和民族风俗的影响;而西方的电视剧,则会受到西方哲学思想和相应风俗习惯的影响。
就地域分类而言,电视剧可以分为中国和外国两大类。其中,每一大类又可以分为若干小类。中国类可分为内地电视剧、港澳电视剧和台湾电视剧;外国类可分为韩剧、日剧、美剧和西方剧。
(一)中国类
1.内地电视剧
中国内地的电视连续剧较为落后,但若论起剧中所展现出的气势,世界上很少有国家可以超过中国。
中国内地的历史剧评价很高,这或许跟我们的历史底蕴有关系。在国外,只有年度大制作的电影才可能出现的大规模战争场面,而在中国内地,一部优秀或准优秀的国产连续剧中大都有这种大规模的历史场面,而且拍得水准很高,其中《三国演义》更是经典。《三国演义》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之作,其主要原因在于场面波澜壮阔,人物生动精彩,情节跌宕有致,内容积极向上,且整体格局气势恢宏。
中国内地的生活剧在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方面的表达做得很到位,能够真实地展现出各阶层小人物的人生百态。当然,这些生活剧也有些缺点,如不少生活剧的条理并不够清晰,欣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把握它们。假如中国内地的生活剧可以拍得有条不紊,条理清晰,能把整个社会各个阶段都浓缩到剧中,这何尝不是一种“大气”,而且,剧中的“包袱”往往抖得比较到位,既不像日剧那样因为一集就要解决一个“包袱”,从而每句台词、每个布景都需要以点带面引动剧情,使得整个剧集显得仓促混乱;也不像韩剧那样以煽情为主要目的,一旦主角碰上个“包袱”,便不撒手,非得哭闹至极致。中国内地的生活剧整体比较健康合理,因此拥有广大的观众缘和生命力。
中国内地的偶像剧就有些差强人意。究其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演员,容貌较好,但演绎能力很差,且不肯学习;另一类演员,容貌不行,演绎能力较差,也不肯学习。就欣赏而言,中国内地的偶像剧基本无欣赏价值,美感不足,故事情节吸引力不足,乏善可陈。
2.港澳剧
港澳发行过许多经典电视连续剧,而且发展全面,综合能力很强。
很多大场面的描写,港澳剧可以很巧妙地用简单的布景和灵活的情节设计,来达到相同甚至质量更高的效果,且破绽很少,除非专业性人士,很少有人能看得出来。不过,港澳剧在拍摄外景时,偶尔会发生穿帮的镜头。例如,宫廷古装戏中会出现空调箱、收音话筒、19××年的标语等,这些镜头的出现往往会削减电视剧的好评率。
港澳剧的生产流程十分顺畅,一个演员同时接两三部戏依旧可以有规律地上下班。例如,一个节目里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哪里的演员最辛苦?”内地演员认为最辛苦的莫过于演员为了拍摄外景,要去比较偏僻的地方体验生活,深山老林里全封闭的生活几个月,夏天烤火冬天下河等。而香港演员则认为最辛苦的是一个人要同时接受4部类型完全不同的剧:早上都市言情悲剧,下午古装历史正剧,晚上综艺搞笑节目,半夜再拍恐怖悬疑片。
香港的演员少,整个演艺圈内的演员几乎都有过合作经历。不过,这并不妨碍香港电视剧的发展,每一位演员都是用镜头磨出来的老戏骨,演什么像什么,可以轻易带你入戏,让你记住角色而不是来来回回就让你记住他本身。而且每个角色都被演得很到位,又讨人喜欢,如男人坚强顾家又体贴,女人独立时尚又能干等。
3.台湾剧
台湾的连续剧良莠不齐,但总体感觉比较拖沓。
台湾剧中,励志剧青春剧比较多。不过,情节上往往有些怪异。一般而言,剧中的女二号比女一号优秀,男一号比男二号优秀。但优秀的男一号却死心塌地地爱着除善良外别无优点的女一号,丝毫不理睬近乎完美的女二号。这样的逻辑,的确有些匪夷所思。不过,从教育意义而言,编剧之所以要这么安排情节,往往是想教育年轻人对爱忠贞,保持一个健康的恋爱观。
台湾另一个优秀剧目是苦情剧。和韩剧一样,有些苦情剧过度悲情,甚至以离奇的故事情节达到煽情的目的,而且故事节奏十分拖沓,不够紧凑。电视剧中所体现的亲情、友情、爱情,很多已经超越了世伦纲常,成为博取收视率的噱头。例如,较早时期的《星星知我心》等,并无令人难忘的情节,却可以让欣赏者深受感动!
(二)外国类
1.韩剧
韩国连续剧的优点:首先,韩剧场景都比较华美。如今的城市污染有些严重,难得见到蓝天白云、风和日丽的场面,这恰恰是欣赏者非常向往的。韩国剧里的阳光明媚、草绿花香正迎合了大众这种的心理。其次,韩剧很多是偶像剧,对演员的容貌要求甚高,所以就审美角度而言,看韩剧还是能够给人一种舒服享受的感觉。最后,韩剧里演员的服装五彩斑斓,充满活力。日本尽管是流行的先锋,在衣服款式、饰物搭配上都很领先,但在日剧中人物服装的色彩上并不是很大胆,女人鲜艳点的衣服也只有浅粉、嫩绿,男士则永远是黑、白、灰,而韩剧里连男士都经常穿大红、大绿、大粉、大紫的。女人就更不用提了,颜色很多,看着也不会让人产生压抑之感。
但韩剧的节奏进展比较慢,对关注剧情的欣赏者的耐心无疑是不小的考验。
2.日剧
日本的励志剧情节大多夸张而不失真实,尤其是经典细节的设置引人入胜,如《东京爱情故事》《阿信》等都曾风靡一时。而且,日剧中往往贯穿着一种强烈的“第一”情结,剧中的人物不论是反角正角、男角女角、主角配角,哪怕是普通群众,不管从事何种职业,其理想都是做世界第一。
日本最偏激的电视剧当属悬疑恐怖剧。例如,欧美剧中的鬼即便死了,也保持着自由主义观念,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和生存空间上了,人间的闲事主要采取冷眼旁观的态度。而中国剧中的鬼都比较讲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其可怕程度相当有限。而日剧则不一样,他们的鬼只要是冤死的,那么他们不仅要找仇人报仇,还会附带杀死他眼前所看到的一切生物。
3.美剧
纵观美剧50年来的发展,其成功的秘诀在于其对观众口味的把握和迎合,时刻关注收视率一直都是美剧生存的法宝,就算播放的剧集好评无数,一旦其收视率下降,立刻便会收到“下课”的通知。故而,美剧的制造商为了在日渐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往往会竭力提升所制电视剧的艺术品位,同时其创意也越来越奔放。
美剧采用季播制度。所谓季播制度指在创作初期,通常由制片人在众多的故事中选出他们认为有市场潜力的东西,采用每周播出一集这种投石问路的原则来进行制作,而且往往是先拍一集出来进行试播,拍摄出几集之后,都要让不同年龄层的观众志愿者组成一个评审团看片。如果观众看好,决定投拍后,接下来才是剧本创作。这一制度下,直接导致美剧在制作过程中,会一味迎合观众的心理。客观而言,这种制度对电视剧有利有弊。就有利点言,美剧因为迎合大众心理,故而电视剧制作公司的成活率高一些,而且制作出来的电视剧往往是市场喜欢的,且一定程度上杜绝了低品质的电视剧上市;就弊端言,正因为制片者一味迎合观众的心理,往往制作出来的电视剧娱乐性强,教育性比较弱。
4.西方剧
西方剧的风格和美剧类似,不过因为国别不一样,所以细节上会存在一些差别。比如英国剧往往注重礼节方面,法国剧则喜欢添加一些浪漫气息,而葡萄牙这些盛产葡萄酒的国家往往在电视剧中,会加入一些葡萄酒文化。
欣赏西方剧之前,欣赏者最好对其文化风俗做一番大体的了解。毕竟国别不一样,很多时候文化理念会有差异。如果欣赏者想客观去评价一部电视剧,那么之前的了解工作是相当有必要的。
延伸阅读
《生活大爆炸》评析
《生活大爆炸》(又名《天才理论传》《天才也性感》《宇宙大爆炸》)是一部在2007年9月23日由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出品的美剧,到现在为止已经播映了三季。这部美剧以四个研究量子物理学的天才科学家和一个怀揣演员梦想的餐厅金发女招待为主角,新颖的角度和独具一格的笑料令观众感到耳目一新。可以说,这部美剧不论是在欧美还是在国内都掀起了一阵“科学家热潮”,成为近年来美国电视剧中最为成功的喜剧作品。
剧中的四个天才物理学家既是科技怪才,也是名副其实的“宅男”,他们关心的话题和言行举止似乎完全与现实生活中的正常人脱节,与剧中唯一的女主角、金发女招待Penny(佩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例如,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四个天才科学家费尽心思,通过计算机将信号发送到卫星,然后再利用卫星的反射信号来遥控电灯开关。Penny很不解地问明明有开关,为什么要这么做?四个科学疯子回答道:“Because we can!”(因为我们可以做到)异于常人的思维模式让人大跌眼镜。与此同时,四个性格迥异的科学家各具特色:Sheldon(谢尔顿)被粉丝们昵称为“谢耳朵”,他是一个在11岁就读大学,智商高达187的超级天才,单纯又固执的性格常常使他做出让人感到不可理喻的奇怪行为;Leonard(勒纳德)显得优柔寡断,对邻居Penny很有好感;Howard(霍华德)是一名犹太人,每天穿着各种不同颜色的紧身裤和宽腰带;Rajesh来自印度,只有在喝了酒的情况下才敢同女性讲话。
《生活大爆炸》不仅可以让人开怀大笑,而且它的教育意义很强,整部电视剧的理念就是在快乐中普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各种科学知识,可谓是快乐优先,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