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托幼机构卫生监督的评价(1 / 1)

学前卫生学 李静 1846 字 12天前

一、托幼机构卫生监督统计报表

卫生监督统计工作是卫生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准确、及时的卫生监督信息是各级卫生部门决策者制订各种卫生监督计划的重要条件,而全面评价各级卫生监督统计工作,则是保证卫生监督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步骤。卫生统计报表是我国卫生监督和疾病防控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2002年为适应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卫生部制定并颁布了《中国卫生统计调查制度》。2007年为适应进一步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卫生部对2002年制定的《中国卫生统计调查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并更名为《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卫生部重新修订的《制度》由《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调查制度》《全国卫生监督调查制度》《全国疾病控制调查制度》《全国妇幼保健调查制度》四部分组成。新的《制度》实行统计信息网络直报。卫生统计报表有全国卫生统计报表和地方卫生统计报表,全国卫生统计报表由卫生部统计机构审核,经卫生部批准颁发,并报国家统计局备案;地方卫生统计报表由地方卫生统计机构或综合统计工作所在机构审核,经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批准颁发,并报地方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备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或指定的托幼机构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卫生部《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等的要求,对本辖区范围内托幼机构卫生情况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及时准确地填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统计报表。统计报表的填写方法,数据的核实、整理、修正和分析等都有严格规定。

关于学前儿童卫生工作的全国性报表主要有“七岁以下儿童保健和健康情况年报表”“儿童死亡报告卡”“0~4岁儿童死亡监测表”。但受学前教育被长期边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尚没有针对托幼机构的全国性卫生统计报表,这给托幼机构卫生监督统计工作的统一性、规范性带来一定的困难。然而,我国非常重视学校卫生工作,先后颁布了《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1979)、《高等学校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1980)、《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990)、《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规范》(2012)等政策指导学校卫生工作。常用的全国学校卫生统计报表有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学校常见病预防控制调查统计表”和“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统计表”,学校卫生被监督单位信息汇总表和学校卫生监督案件查处信息汇总表等。因此,在当前尚没有颁布全国性的托幼机构卫生统计报表的情况下,托幼机构卫生工作的统计可依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和《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的相关要求,并借鉴全国学校卫生统计报表的格式和内容进行(见表12-3)。

表12-3 托幼机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表

二、托幼机构卫生监督的评价方法

为保证托幼机构卫生监督的科学性,提高托幼机构卫生监督工作质量,发现托幼机构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导托幼机构卫生监督的有效深入进行,以及为各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科学的管理和决策依据,需对托幼机构卫生监督工作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托幼机构卫生监督,可及时了解托幼机构卫生现状,是托幼机构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进行卫生统计和填写报表的基础。

由于目前我国尚没有正式颁布针对托幼机构卫生监督工作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托幼机构卫生监督工作的评价只能在借鉴《学校卫生监督综合评价》(GB/T18205—2000)的基础上,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和《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的相关要求,并结合托幼机构卫生监督的实际情况进行。托幼机构卫生监督综合评价,是指对托幼机构各项卫生状况,按规定的项目进行逐项检查,测量及计分,并将其汇总,综合判定,从而做出结论。通过综合评价,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的实际情况和总体达标程度,从而促进我国托幼机构办学条件及基本卫生状况的改善,并推动国家各项卫生法规在托幼机构领域内贯彻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综合评价

1.评价项目:室外环境、活动室、寝室、卫生间和盥洗室、食堂、保健室、卫生保健人员及其他、噪声、公共浴池、游泳馆、体育馆、图书馆。

2.画记计分:在评价项目各子项目分值的括号()中画记,评价为“是”画“??”号,为“否”画“×”号,然后将画“??”号分值累加,得数为该项目得分。

3.托幼机构基本卫生状况监督合格判定:经监督综合评价后,凡是托幼机构实际得分达到标准总分的80%及以上者,并且关键项目全部通过,判为合格。各分项实际得分达到相应标准分的80%及以上者,判为分项合格(见表12-4)。

表12-4 托幼机构基本卫生状况监督合格标准

4.托幼机构公共场所监督合格判定:经评价后,凡是实际得分达到标准分的60%及以上者,判定为合格(见表12-5)。

表12-5 托幼机构公共场所监督合格标准

5.综合评价不合格托幼机构的判定:凡经综合评价的托幼机构,实际得分未达到标准总分的80%者,判为不合格机构。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使实际得分达到标准总分的80%以上亦判为不合格机构。

①因托幼机构责任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

②因托幼机构责任发生肠道传染病暴发流行。

③托幼机构内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

④托幼机构组织儿童户外活动等因责任事故使幼儿致残及死亡事故。

⑤凡是发现有超额班级并超过《幼儿园工作规程》(国家教委,1996)中规定的班额数(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混合班30人;学前班不超过40人;寄宿制幼儿园每班人数酌减)的幼儿园。(暂缺对托儿所班幼儿数的相关规定)

(二)单一项目记分

1.室外环境:①评价指标:周围环境、园内总体布局、儿童户外活动场地、活动场地与设施安全性、建筑物安全性、托幼机构门卫(晨检)室。②采用画记计分方法记分。

2.活动室:①评价指标:面积、室内安全与卫生、室内环境、桌椅。②采用画记计分方法记分。

3.寝室:①评价指标:面积、室内环境、睡床和被褥。②采用累积记分方法记分。

4.卫生间和盥洗室:①评价指标:卫生间和盥洗室的设置、卫生间设施、盥洗室设施、水杯与毛巾。②采用画记计分方法记分。

5.食堂:①评价指标:行政许可、房屋与设施、病媒生物的控制、食品放置与留样、生活饮用水、餐具消毒、炊事员人员配备。②采用画记计分方法记分。

6.保健室:①评价指标:设立保健室或卫生室、保健室面积与设施、设备、消毒用品。②采用画记计分方法记分。

7.卫生保健人员及其他:①评价指标:卫生保健人员的配备、工作人员健康检查、设立卫生保健制度。②采用画记计分方法记分。

8.噪声:①评价指标:静园条件下≤50dB(A)。②采用画记计分方法记分,>50dB(A)不得分。

9.公共浴池:①评价指标:池水浊度≤30℃、室温25℃、照度≥50lx、二氧化碳≤0.15%、监测频率1次以上/年。②采用画记计分方法记分,其中一项指标不合格整项不得分。

10.游泳馆:①评价指标:池水细菌总数≤1000个/mL、大肠菌群≤18个/L、混浊度≤5度、余氯0.3~0.5mg/L、空气细菌数(撞击法)≤4000cfu/m3、二氧化碳≤0.15%、监测频率1次以上/年。②采用画记计分方法记分,其中一项指标不合格整项不得分。

11.体育馆:①评价指标:可吸入颗粒物≤0.25mg/m3、室内温度≥16℃、空气细菌数(撞击法)≤4000cfu/m3、二氧化碳≤0.15%、监测频率1次以上/年。②采用画记计分方法记分,其中一项指标不合格整项不得分。

12.图书馆:①评价指标:室内温度≥16℃、照度≥100lx、噪声≤50dB、空气细菌数(撞击法)≤2500cfu/m3、二氧化碳≤0.10%、监测频率1次以上/年。②采用画记计分方法记分,其中一项指标不合格整项不得分。

本章小结

托幼机构卫生监督是托幼机构卫生工作有效开展的保障。为了给学前儿童创建安全卫生的成长环境,促进学前儿童健康发展,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须依据国家相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按照卫生监督的工作程序,做好对辖区内托幼机构室外环境、活动室、寝室、卫生间和盥洗室、食堂、保健室、公共浴池、游泳馆、体育馆、图书馆等方面的卫生监督工作。

关键术语

托幼机构卫生监督;卫生监督主体;预防性卫生监督;经常性卫生监督;画记计分

思考与讨论

1.什么是托幼机构卫生监督?其作用是什么?

2.托幼机构卫生监督的依据是什么?

3.托幼机构卫生监督的主体是谁?其主要职责有哪些?

4.托幼机构卫生监督的程序是什么?

5.托幼机构应如何处理突发卫生事件?

6.我国的卫生统计报表是如何分类的?统计报表在托幼机构卫生监督工作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7.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托幼机构卫生监督评价标准应涵盖哪些方面的内容?

8.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应如何改进托幼机构卫生监督工作的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