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研究成果表述的主要内容是说明研究什么、如何研究、研究结果及其价值等,从这点上分析,学前教育研究论文基本上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是与一般的议论文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科学性
科学性是学前教育研究成果的生命所在。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对所使用的概念含义应符合科学理论的阐释;理论观点表述正确、完整;论证要以事实为依据,材料可靠;所呈现的数据与图表正确无误,统计方法恰当,运算正确;对结论的阐述应合乎实际,证据充分;推理要合乎逻辑,不可主观臆测或随意歪曲事实结果,做到实事求是。
(二)创新性
创新性是衡量教育研究成果质量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在研究成果表述中,要独立思考,努力体现自己的真知灼见,不能人云亦云。别人没有提出过的理论、概念、教育教学新方案,新的实验方法,别人没有观察到的现象,在实验和调查中第一次获得的新的数据等,都是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当然,提倡创新,并不是要刻意追求文章全篇都是新东西,无视前人与他人的研究成果,应该正确处理创新与借鉴的关系。
(三)规范性
规范性是实现教育研究信息处理与传播的前提的需要,也反映出作者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良的写作修养。要求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成果表述时,应遵循教育研究成果表述的基本规范。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虽无定法,但有常规可循。例如,在内容上,观点与材料的高度一致。在论证上,要采用严密的逻辑结构和正确的论证方法。论点要明确,论据要充分,论证方法要科学。在语言上,要注意学术语言和文风的规范。要求语言准确、简明,叙述要符合语法要求,注重逻辑性、层次性。在形式上,注意各种表述形式的格式标准。
(四)可读性
为了便于传播和交流,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应具有可读性。教育研究成果表述的语言阐述必须精确、通俗。在不损害规范性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简洁的语言;采用专门的名词术语时不能故弄玄虚;文字切忌带个人色彩,一般不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不仅要有创见,也要讲究辞章,达到科学与文学、科学与美学的最佳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