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认识学前教育研究成果表述的含义、特点和意义;
2.掌握撰写研究论文的基本格式和通行规范;
3.能够对他人的研究报告作出评价,重视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情境案例
牛顿的科学贡献尽人皆知,不愧为一个时代科学成果的最高体现。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牛顿由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恩格斯:《英国的状况》)在牛顿一生的这些重要科学贡献中,力学、光学、数学都与同时代人发生过首创权的纠纷,如与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关于微积分学首创权的纠纷,与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台长弗兰斯提德关于能够放大四十倍的望远镜的光学理论首创权的纠纷,与当时英国皇家学会主持人胡克关于发现万有引力首创权的纠纷。在这些纠纷中,牛顿最终都取得了胜利,原因当然很多,但都与其表述的成功密切相关。尤其是关于万有引力定律,实际上是牛顿与胡克同时发现的,只是由于牛顿用数学清楚地描述和论证了这个定律,在表述上比胡克高了一筹,从而在争夺首创权中取得了成功。当然,这只是科学史上的一例。其实,如何处理好科研成果和表述的关系,早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创立了一个又一个灿烂的表述先例。[1]
评析:任何一项研究成果最终都需要面向社会,接受社会的检验,否则研究成果无法得到承认,无法获得应有的效益。牛顿在诸多科研成果首创权纠纷中获胜的案例有力地证明了科学研究成果不仅是“做出来”的,更是“写出来”的。
研究成果表述是学前教育研究程序中的重要环节,当研究者按照计划完成了一项教育研究工作之后,总是要对整个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并选择恰当的形式,对研究成果给出明确具体、具有说服力的表述,才能使研究成果得到社会的承认和推广应用。但将研究中获得的成果以社会能接受的形式表达出来,并非轻而易举之事,需要研究者具备表述研究成果的基本能力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