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行动(1 / 1)

行动是行动研究的第二个环节,行动既是问题解决的实际操作过程,也是研究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行动的主要任务是在研究中促进工作的改革、认识的改进和行动所在环境的改善。从行动研究的整个过程来看,研究者的行动(或实践)具有实质性的意义,也是后续的考察和反思的实践基础。

(一)行动的方法

1.理解熟悉计划

课题组成员对行动研究计划和每一行动步骤进行对话、协商、讨论,达到理解熟悉、明确目的、责任分明。

2.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

通过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使实际工作人员从研究专家那里学习并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技术,同时使研究专家熟悉教育实际,获取教育教学改革信息。

3.按照“大计划、小步骤”要求采取行动

要按照“大计划、小步骤”的要求采取行动,即在总体计划的指导下,确保行动之间的连续性,避免有较长的时间间隔与较大的步骤跳跃。

(二)行动的要求

在行动研究中,研究者的行动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根据已经制订好的计划展开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因此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1.行动之前,做好准备

首先,做好思想准备。在采取行动之前,研究者需要获取有关行动及其背景、条件、效果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考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行动的动因与意义,为采取行动提供思想上的准备。其次,保证人和物到位。课题组成员在共同分析背景和行动的信息基础上,对总计划、具体行动提出修改意见,对所需资料进行核实,对考察手段进行核对,保证人和物到位。

2.处理好研究与其他工作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者兼有实践者与研究者等多重角色,可能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其他方面的干扰与阻力,影响到原定计划的实施。这就要求教师处理好行动研究与其他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执行计划时,不能唯计划是从,而要充分考虑行动中现实因素的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必要的计划调整。

3.注意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的统一

虽然行动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其首要目标,但并不因此排斥对事物规律的研究,它只是更强调理论和措施都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修正、补充甚至证伪;更强调知识和理论的源泉是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因此,在采取行动时注意行动与研究的结合,注意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