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研究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1 / 1)

(一)实验研究法的方案评价

实验研究法的方案评价是对实验方案各部分内容的意义、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的价值判断,重点评价以下三个方面。

1.实验课题的价值

一项实验课题的价值主要是看其是否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理论价值又表现在基础性、前沿性和创新性。基础性是指该实验课题研究的因果关系问题是否是教育理论中的关键问题和核心问题。前沿性是指该实验课题是否反映了先进的教育思想,是否代表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创新性是指该课题的研究在所得结论、实验处理方法方面是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实践价值指的是实验课题是否具有实践意义,是否能给学生(学前儿童)、教师、学校及社会带来更大的发展。

2.实验假设的科学性

实验假设是教育实验的理论构想,也是确立实验目标的基本依据。实验假设的科学性与实验假设的形成过程有关。一般来说,教育实验的假设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一定的教育实践为基础,另一方面是以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为依据。因此,对于实验假设科学性的评价,一是要考察实践基础,包括所依据的教育经验事实以及对已有教育经验的解释力,二是要考察理论基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包括理论的针对性、综合性及是否具有鲜明的特色。

3.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教育实验设计的评价主要分析以下方面:实验研究的题目是否准确反映了研究的内涵及实验的自变量;实验研究目的是否清楚明确;实验假设论据是否充分,表述是否规范;对于自变量的操作是否有明确的定义和说明,是否具体到可操作的程度;因变量界定是否明确,是否分解到可观测的指标化状态;对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是否作了全面的分析,对于无关变量是否有相应的控制措施;被试的选择是否符合所要研究的问题及其适用范围,是否具有代表性,抽样方式是否合理;实验设计的类型是否符合所要研究的问题;选择和编制的测量工具是否根据因变量的可观测指标设计,对因变量的效度是否较高;所确定的统计方法是否符合所研究的问题和因变量特征;实验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规范。

(二)实验研究法的实施过程评价

教育实验实施过程的评价是对实验变量控制程度和实验所收集到的资料和数据的真实性的分析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自变量的操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无关变量的控制是否有效,通过工具所获得的实验数据是否客观、真实、有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是否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是否有详细的记录;等等。

(三)实验研究法的结果评价[13]

实验研究法的结果评价可以从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创造性和应用推广性几方面来进行评价。

1.实验结果的科学性评价

实验结果的科学性评价主要是从实验结果的形成过程进行评价。主要考察以下三个方面:在因果关系的分析上是否充分利用了数据资源,统计处理是否符合要求;在形成结果的分析过程中是否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的结论是否以实验结果为基本依据,所进行的推论是否合乎逻辑。

2.实验结果的创造性评价

实验结果的创造性评价主要考察两个方面:所验证的理论假设是否补充和发展了教育理论;实验处理方法是否有所突破。

3.实验结果的应用推广性

实验结果的应用推广性主要考察:实验结果对于学生(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实验结果对于教师发展的意义;实验结果在多大的范围,怎样的程度上可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