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合适的测验工具
教育调查研究中,研究人员常常找不到合适的测验量表来收集所需的实证资料,又不方便自行编制测验量表,以致最后不得不放弃很多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因此,收集测验量表是进行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在国外,有关教育、心理的测验量表比较多,可以从心理测验年鉴、手册等参考资料上查找。比较重要的资料有:《心理测验年鉴》(Mental Measurement Yearbook)、《测验出版目录》(Test in Print)、《儿童发展测验及评价手册》(Test and Measurements in Child Development)。在国内,尚无专业书籍汇编有关测验量表,有关测验量表主要集中在心理学领域,散见于一些杂志、书籍之中,还有一些自编的测验量表常见于网络。因此需要研究人员留心收集,注意积累。
教育测验种类繁多,功能特点各不相同。因此,研究者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测验工具。选择测验工具要从现实和适用着眼,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1.测验工具的性能
以下是衡量测验性能的五个方面标准:①客观性。即指测量的科学化程度,测试结果能准确反映被试的真实情况。②标准化。最好选择标准化测验作为研究工具。③效度。效度是测验分数能正确反映测量想要得到的内容和特征。如果一个测验能真实地测出所要测量的特性,这个测验或量表就是有效的,如果测量工具无效或效度太低,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④信度。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一致性。从被试来说,在同一测验的多次测试中能获得相似的分数;从主试来说,不同的测量人员能给出相似的分数。
2.测验工具的价值
价值是测验是符合研究需要的程度,通常可以从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资源等方面作综合考虑。不要将一个态度倾向性测验作为收集诊断性研究的资料,也不要将一个适用于城市学前儿童的人格测验用于收集农村学前儿童的研究资料,更不要选择一个在研究时间、人力、物力上都无法负担的测验作为收集研究资料的工具。
(二)按标准化测验的要求施测
有了合适的测验工具,还必须按测验的规定施测。施测前,要仔细阅读测验手册,熟悉测验手册中的内容要求,准备好测验所需的材料,熟练掌握测验的操作程序,选择适宜的测验环境,避免各种偶然因素可能带来的误差,与被试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解除被试的过度紧张和不适感等。施测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测验手册上规定的标准化程序执行,指导语的解说要统一,不应以测验手册以外的词语去解释被试的疑问,避免给予被试以任何暗示,要严格控制测验时间。
(三)客观、准确地记录被试的反应
测验过程中,主试要公平地对待每个被试,评分标准要统一、客观准确、前后一致。通常标准化测验都有标准答案或评分标准供主试对照使用。主试应熟记于心,严格执行。有些标准化测验还需对评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以统一评分标准。测验结果的整理分析也应按照测验手册提示的方法执行。只有按照标准化的程序施测,测验结果才可靠,获得的资料才有意义。
(四)合理解释测验结果
标准化测验是一项严肃的、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尤其是对测验结果的解释,通常要求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主持。在解释测验结果时,要做到有依据、有分寸,不武断地作绝对性的结论,也不作无限度的推论。测验结果的解释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测验分数必须与常模相比较,了解被试在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②测验分数代表儿童被试目前的状况(除预测性测验外),被试的情况是在发展变化的。③通过测验确定儿童问题的性质。④将测验分数看做一个范围而不是某个确定的数字,对分数的解释要有一定幅度。⑤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作比较。
本章小结
调查研究法是介于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之间的一种方法。本章主要介绍了调查研究法的一些基本内容,包括调查研究的含义、研究目的、研究特点、调查研究法的类别。在依据调查手段分类的基础上,对三类典型的调查研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具体操作的内容中包含了对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测验调查的含义、适用性、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介绍,这些内容将有助于学习者掌握调查法的操作技能,为以后的研究生涯奠定基础。
思考与练习
1.如何设计问卷?
2.与问卷相比,访谈的灵活性表现在哪里?
3.测验必须具备哪些要素?
4.在访谈过程中应该如何回应?
5.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6.对你所在班级的家长进行一次关于家长对幼儿园教育与保育方面的问题看法的访谈,然后运用质的研究资料的处理程序与技巧进行分析,并尝试得出一些结论。
7.设计一份“幼儿识字现状的家长调查问卷”。
阅读导航
问卷与测验的比较[3]
问卷与测验都是心理与行为研究中最常用的收集资料的工具。两者在很多地方都有相似之处,甚至有的学者把问卷和测验等同使用。但是,从问卷与测验的定义来看,两者之间仍具有很大的差异。问卷和测验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编制过程
问卷的编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问卷的题目(问题)可采用多种形式;而测验的编制过程则要求非常严谨,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与程序。这两种工具在编制过程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标准化(standardization)的程度上,测验的编制过程一定要遵循标准化的步骤和方法。因此,在测验的编制过程中必须进行项目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等。而在问卷的编制过程中,则不一定进行这些检验。
2.收集资料的性质
问卷可收集事实性的资料,也可收集如意见、兴趣和态度等心理特征的资料;而测验则基本上是收集心理特征的资料,如智力、人格、兴趣和态度等。问卷和测验虽然都可以用来收集诸如兴趣、态度等心理特征的资料,但是问卷收集的资料都是针对特定的事件、问题或现象,如你对将来最关心的事情是什么,你对领导的态度如何等;测验所收集的资料都具有普遍性与一般性,并不收集具有特殊性的资料。因此,问卷所收集的资料,大都比较具体和客观;测验所收集的资料,则倾向于抽象与主观。
3.结果的分析
问卷主要收集比较有特殊性的材料,测验则收集具有普遍性的资料,因此问卷比测验的题目所涵盖的范围更广,也更复杂。问卷通常是一个题目测验一个概念,测验则常常是多个题目测验一个概念。所以,问卷的结果分析,常常是逐题分析,而且题目与题目的量化数据通常不具有可加性;测验结果的分析,则常常是把多个题目的量化数据加在一起,再进行统计分析。此外,测验还可以建立常模以供大规模的解释使用,问卷则通常不建立或无法建立常模,所以问卷的结果就具有局限性。因此,测验可以公开发表使用,而问卷则缺乏这方面的功能。
[1] 赵新云:《教育科学研究方法》,72~75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郑金洲等:《学校教育科研方法》,198~204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 黄希庭等:《心理学研究方法》,154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