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真不太敢称自己做的这点儿小事是“开垦”,这说起来有些悲哀。去年,我在小屋旁边挖松了一块巴掌大的地,种上了土豆。今年,我把菜地扩大了一倍,仍然准备种土豆。我在外面还有三亩地,准备用来种植其他东西。我的种植计划就是这些,因为不想勉强自己,所以今后也只打算做些适合自己的时间与体力的农活。如果一味为了种植出东西而逞能,过度消耗体能,只会影响到我的文学创作。所以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度”。过度使用体力这件事,有的人觉得是非常有益的。在农村,劳动和过度消耗体力是画等号的,甚至于有些人还有“如果不耗尽体力,就不能算是劳动”“如果使用了辅助的农业器具,就是逃避劳动”这样荒谬的想法。人们应该在合理保持体力的前提下,去做一些必要的工作。一味地扩大计划,过度消耗体力,却不知道自己为何要承担这些辛苦,就会变得绝望,甚至产生想要毁灭一切的想法。这样的例子还少吗?真是让人感叹!我始终认为,做某件事时,还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减少一点工作量为好。

基于以上理由,自去年冰雪消融以后,我开始了我的开垦工作。这事虽然不怎么专业,我却乐在其中。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就这点儿活,对于新手的我来说,也够可以的。我的手掌上有长年使用凿子留下的茧,自己对于干体力活儿还是有自信的,但凿子和耙子给人留下的印记是不同的。仅仅是开垦种土豆的那块地,我的右手上就长出了三个血泡。血泡破了以后,看起来暂时是痊愈了,但这时皮下组织开始化脓。最初只是有点痒,不久就感到一阵阵的疼痛,一周都没法睡好觉。整个手腕都肿了起来,快要肿到前臂,看上去十分可怕。我赶紧到花卷镇上让花卷医院的院长帮我治病,当天夜里他就为我的右手做了手术,把脓引出来了。以后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每天都要到医院去换纱布,因此不得不借住在院长家。那时刚好是五六月,正是开垦、播种、施肥和栽培的重要阶段,由于我没在家,开垦田地的工作就耽误了。等我六月末回到山里的时候,发现青豆、四季豆、土豆等作物总算是长成形了,但杂草已把稗子的幼苗吞噬。我的右手还不方便劳动,所以很难除尽已经到处蔓延的杂草。我只能任凭这些作物在杂草间生长,看着真是有些凄惨。

北上川以西的土地,土质是强酸性的,是众所周知的贫瘠地带。这我早就知道,所以才产生了搬来居住的想法。北上川以东是一片广阔的冲积平原,土壤非常肥沃,但我听说那边民风好像不太好。当地农民会把家里多余的粮食拿出去卖掉。这样的话,人们就会觉得那边的风气不太好。我住的地方由于土地贫瘠,自给自足还不能保证,也就没人过来采购农产品了。因此,农民们还保持着老老实实、勤劳不懈的天性。太田村山口的居民性格都很好,生活中与世无争,真是非常难得的。这里的土质是强酸性的。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一般会使用碳酸钙。碳酸钙属于石灰一类,是宫泽贤治先生还在世时,东北碎石公司的产品。宫泽先生曾为推销这款产品而四处奔走。现在,碳酸钙的功用已广为人知,在东磐井郡的长坂村附近也有生产该产品的公司。碳酸钙被简称为“碳钙”,在市面上都能买到。我通过宫泽家,为村子配给到了一车分量的碳酸钙,把它们平分给了各家各户。多亏有了这个东西,村里的菠菜长起来了,大豆、红豆等农作物也生长得很好。

去年发生大旱,村里好几户人家的水井都枯竭了,因为缺水,地里的萝卜枯萎了。红豆的收成也很不景气。倒是我的地里还有些水分,红豆、茄子、芋头、番茄都长得不错。收获的红豆比预想中的要多,茄子和番茄一直到霜降前都还在结果。

我在新开垦的田地和旱地里都种了土豆。新田里的土豆收成要好些,味道也更好;种在旱地里的土豆表皮有些粗糙。我打算今年再努把力,争取能够增产。这边的土壤底部是黏土,白萝卜和胡萝卜不能尽情舒展,一般都长成两股,或者呈钩状。也有使劲往上长的,每次看到,我总感到很惊奇。我也试着种过南瓜和西瓜,但结果都大失所望。黄瓜长得很好,我每天早上把江户前的黄瓜摘下来,就着味噌和盐吃,或是做成米糠酱腌菜。村民要做大量的盐渍黄瓜,以备第二年的需求。我从今年刚去世的水野叶舟先生那里拿到的田口菜、塌棵菜、日野菜和芥菜种子,现在都茁壮成长着。

太田村附近有一片广阔的原野,叫“清水野”。从去年起,有一群四十户人家左右的开垦队到来,热火朝天地在那里创建自己的家园。我私心希望来的是从事乳畜业的农民,最好能带来一些乳制品、棉毛织物,再给我们传授一下他们的草木染色法。